最新章節
書友吧 5評論第1章
序
著書家書成必序,序者,序著述之由,約以數語明此書之有裨于世也。余于《黃帝素問》一書殫注十載告竣,名曰《直解》。自謂有是經宜有是解,有是解宜付剞劂,會于吾心,質之古人,吾事畢矣,又何序焉?孔安國序《尚書》云∶伏羲、神農、黃帝書謂之三墳,皆言道也。《素問》以陰陽之理,闡天人之道,天地陰陽俱于人身,人身陰陽同于天地,茍非其人,此道不明。今以軒岐論而問之儒,儒必不知,諉諸醫;復以軒岐所論而問之醫,醫且茫然,無以對。嗚呼!《素問》之傳數千百年矣,數千百年之不明,何日明之!儒與醫之不知,何人知之!且夫軒岐開醫道之原,而軒岐經論不彰;方技為旁門之術,而方技偽書日盛。醫安茍簡,畏其所難,必以軒岐《內經》教醫,天下其無醫哉!嗟嗟!是猶楊墨之言,充塞兩間,一旦語以孔孟之學,必譏其迂遠而不切于用矣。誠如是,則余以是解解軒岐,亦即以是解質軒岐,不必質天下也已,又何序焉?雖然,序之而不欲序傷之也。心焉傷之,無可語者。然豈竟無可語者,聊存數言,以俟后之君子。
時康熙乙亥之春 錢塘 高世 士宗題于侶山講堂
凡例九條
一、素問內經,乃軒岐明道之書,開物成務,醫道始昌。雖秦煽毒,而醫書獨全。后之注者,或割裂全文,或刪改字句。剽竊詭道,實開罪于先圣。如靈素合刻,篡集類經是已。惟王太仆、馬元臺、張隱庵注釋,俱屬全文。
然字句文義,有重復而不作衍文者,有倒置而未經改正者,有以訛傳訛而弗加詳察者。余細為考校,確參訂正,庶幾補圣經,下禪后學。
二、六經文史,歷代有囗卿大儒互參考訂,奕世宗仰。至醫門經論,未得名儒碩士閱鋟梓,故茫無征信,即《素問》一經,各家雖有注釋,余詳觀之,非茍簡隙漏,即敷淺不經。隱庵集注,義意艱深,其失也晦。
余不得已而更注之,顏曰“直解”,世之識者尚其鑒諸。
三、隱庵先生有集注之刻,不便雷同,故曰“直解”。注釋直捷明白,可合正文誦讀,非如張太岳《四書直解》,其訓詁有不可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