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0章

  • 黃帝素問直解
  • 高士宗
  • 874字
  • 2015-12-12 16:06:49

刺癇驚脈五,針手太陰各五,刺足太陽五,刺手少陰經絡旁者一,足陽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針。足太陽,舊本訛經太陽,今改。癇,癲癇也。驚,震驚也。癇驚之病,病在于脈,故刺癇驚脈有五,其一針手太陰各五。肺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出腋上,循 內,各五者,左右各為五刺,刺之所以和金氣也。其一刺足太陽五,膀胱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 ,上額交巔,循足太陽之脈,而五刺之,所以和水氣也。其一刺手少陰經絡旁者一,心手少陰之脈,起于心中,出屬心系,心系不可刺,故刺經絡之傍,刺之所以和火氣也。其一刺足陽明一,胃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之交 中,下循鼻外,上入齒中,刺之所以和土氣也。其一取足上踝五寸,上踝五寸,膽足少陽光明穴也,刺三針,光明之上下也,刺之所以和木氣也。癇驚之病,陰陽不交,水火不齊,故為臟腑五行之刺,以足臟腑五行之義。

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暴厥而聾,偏塞閉不通,內氣暴薄也,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瘦留著也; 跛,寒風濕之病也。暴,卒也。 ,踐履也。跛,不正也。治病之法,各有內外上下之因,當從其因而察之。凡治消癉病起于內,仆擊病起于外,邪在上則偏枯,邪在下則痿厥,邪在中則氣滿發逆。此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之病,有虛有實,若肥貴人,則膏梁之疾,而為有余也,氣機隔塞而閉絕,以致上下不通,推其致病之由,則卒憂之病也。卒然厥逆,不通于上,則暴厥而聾,不通于下,則二便不調,偏塞閉不通,此暴憂內因之病,故曰內氣暴薄也。不從內暴憂外中風之病,則秉質故瘦,留著而不去之病也。若足踐履而行不正,非故瘦之疾,乃寒風濕外因之病也。凡此諸病,虛實不同,當察其因而治之。

黃帝曰∶黃膽暴痛,癲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臟不平,六腑閉塞之所生也。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帝因岐伯之言,申明臟腑受病,各有所生,知其所生,則知虛實之因,而治之不難矣。黃膽暴痛,癲疾厥狂,病雖發于一時,乃久逆之所生也。五臟之氣,貴得其平,五臟不平,由六腑不和,故六腑閉塞之所生也,頭痛耳鳴,致上下九竅不利,由谷氣少入,谷神內虛,乃腸胃之所生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治县| 永吉县| 驻马店市| 通榆县| 新龙县| 青铜峡市| 蕲春县| 蕉岭县| 临夏县| 甘德县| 上饶县| 博兴县| 阳城县| 正宁县| 格尔木市| 舟山市| 侯马市| 盐边县| 仙居县| 讷河市| 闵行区| 合川市| 建始县| 马关县| 江都市| 米易县| 策勒县| 祁连县| 方山县| 松江区| 辉县市| 宜兰县| 辉南县| 长宁县| 韩城市| 开封县| 临朐县| 临沭县| 东港市| 柏乡县| 井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