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57章

  • 黃帝素問直解
  • 高士宗
  • 993字
  • 2015-12-12 16:06:49

夫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標與本,易而弗損,察本與標,氣可令調,明知勝復,為萬民式,天之道畢矣。易,去聲。承上文而言標本之道,至精至微,所該者廣,故要而能博,小而能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也。故一言標與本,則施治平易而弗之損,察一本與標,則六氣雖病而可令調,知標本則知勝復,可為萬民之式,而上天之道畢矣。

帝曰∶勝復之變,早晏何如?承明知勝復之言,而探勝復早晏之變。

岐伯曰∶夫所勝者,勝至已病,病已慍慍,而復已萌也。夫所復者,勝盡而起,得位而甚,勝有微甚,復有少多,勝和而和,勝虛而虛,天之常也。勝者復之基,夫所勝者,勝氣至,則已病。病方已,中猶慍慍之時,而復氣已萌也。故夫所復者,必勝氣盡而復始起,得位而復方甚。然所勝之氣有微甚,則所復之氣有少多,故勝和而復亦和,勝虛而復亦虛,此天之常數為然也。

帝曰∶勝復之作,動不當位,或后時而至,其故何也?當,去聲。帝必欲詳明勝復早晏之變,故復問之。動不當位,氣之早也。后時而至,氣之晏也。

岐伯曰∶夫氣之生,與其化衰盛異也。寒暑溫涼盛衰之用,其在四維。故陽之動,始于溫,盛于暑;陰之動,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曰∶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謹按四維,斥候皆歸,其終可見,其始可知。此之謂也。差,音雌。下同。一歲四時,春溫夏暑,秋涼冬寒,萬物生化,有盛有衰。故夫氣之生物,與其化物,有衰盛之異也。氣之寒暑溫涼,為生化盛衰之用。生化盛衰,其在氣交之四維。四維者,冬春之交,春冬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也。氣交先期而甚,則勝復早而盛,氣交后期而微,則勝復晏而衰。故陽之動始于春氣之溫,盛于夏氣之暑。陰之動始于秋氣之清,盛于冬氣之寒。春夏秋冬,四維之交,或先或后,各差其分。分,猶度也。差其分,而勝復有早晏也。故舉《脈要精微論》之言。《大要》曰∶彼春之暖,而為夏之暑;彼秋之忿,而為冬之怒。由此言之,則當謹按氣交之四維。氣交之候,猶斥候也。謹按四維,則斥候皆歸,其終可見,其始可知,即此勝復早晏之謂也。

帝曰∶差有數乎?春夏秋冬,各差其分,則差有數乎?岐伯曰∶又凡三十度也。三十度,一月也。十二月而得春氣,三月而得夏氣,六月而得秋氣,九月而得冬氣,其氣至早,所差凡三十度。正月未溫,猶得冬氣;四月未夏,猶得春氣,七月未秋,猶得夏氣;十月未秋,猶得秋氣。其氣晏至,所差亦三十度,故曰∶又凡三十度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龙县| 潜江市| 临泽县| 武强县| 兴仁县| 盐城市| 嵩明县| 于都县| 白河县| 惠来县| 溧阳市| 合江县| 怀仁县| 永州市| 兰州市| 博湖县| 宁海县| 易门县| 离岛区| 曲阳县| 马鞍山市| 毕节市| 吴江市| 泰安市| 石嘴山市| 广昌县| 常州市| 周宁县| 永康市| 滁州市| 文登市| 和林格尔县| 道孚县| 平舆县| 阜阳市| 甘谷县| 凤山市| 游戏| 门源| 翁源县| 台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