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78章

帝曰∶三陽為父,二陽為衛(wèi),一陽為紀,三陰為母,二陰為雌,一陰為獨使。使,去聲。干為天為父,太陽之氣如天,故三陽為父,陽明秉金氣而堅勁,故二陽為衛(wèi),少陽為初陽而煦濡,故一陽為紀,太陽既如天,則太陰當如地,故三陰為母。二陽既為衛(wèi)而御外,則二陰當為榮而居內(nèi),故二陰為雌。一陽即為紀而聯(lián)屬,則一陰主陰,盡而無陽。故一陰為獨使。上文雷公云,不知陰陽,不知雌雄,觀此,則可知陰陽之雌雄矣。

一陰一陽代絕,此陰氣至心,上下無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舊本在四肢別離下,今改正于此。此以一陰而兼論一陽,次以一陰而兼論二陽,又次以一陰而兼論三陽也。一陰,厥陰也,一陽,少陽也。少陽之氣,生于厥陰,厥陰之氣,合于少陽。今一陰一陽,不相為類,故其脈代絕。代絕者,此厥陰之氣,不合少陽,而上至心包也。合少陽則上下有常,出入有知;今厥陰之氣,至于心包,以厥陰而合厥陰,惟陰無陽,故上下無常,出入不知;少陽火氣上炎,不得厥陰之陰氣以相濟,故喉咽干燥。《宣明五氣篇》云,脾脈代。代者,脾之本脈也;今脈代絕,致厥陰少陽,不相交合,故病在土脾。

二陽一陰,陽明主病,不勝一陰,脈 而動,九竅皆沉。二陽,陽明胃土也,一陰,厥陰肝木也。二陽一陰相合,則木制其土,故當陽明主病;陽明主病,則陽明胃土,不勝一陰肝木,土不勝木,故其脈 而動。 動于下,木制其土,故九竅皆沉。

三陽一陰,太陰脈勝,一陰不能止,內(nèi)亂五臟,外為驚駭。太陰之陰,舊本訛陽,今改,三陽,太陽也。一陰厥陰也。太陽合手太陰肺氣于皮毛,故三陽一陰相合,而太陽脈勝也。太陰之脈屬肺金,故一陰肝木不能止,謂不能止太陰之勝也,金勝于上,木郁于下,故內(nèi)亂五臟,木郁肝虛,故外為驚駭。

二陰三陽,病在肺,少陰脈沉,勝肺傷脾,外傷四肢。三陽之三舊本訛二,今改。此以二陰而類三陽。次以二陰而類二陽,又次以二陰而類一陽也。二陰,少陰也;三陽,解見上文;太陽之氣主皮毛,皮毛者肺之合。故二陰三陽相合,病在肺也。二陰合三陽而病肺,則三陽有余,二陰不足,故少陰脈沉也。勝肺,猶言肺氣勝也;其勝在肺,則傷脾。申明傷脾者,非傷太陰之脾臟,乃外傷四肢也。蓋皮毛之氣過盛,則內(nèi)傷肌腠,而病及四肢,先曰傷脾,以脾主四肢,究之所傷不在脾也。

二陰二陽,皆交至,病在腎,罵詈妄行,癲疾為狂。二陰二陽相合,皆交至者,少陰陽明,交相病也;少陰屬腎,故病在腎。罵詈妄行,癲疾為狂,病在陽明也。此少陰陽明,皆交至而為病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春市| 鹿邑县| 栾川县| 长泰县| 云安县| 梁河县| 大方县| 镇原县| 墨竹工卡县| 阜城县| 敖汉旗| 德钦县| 河南省| 舞钢市| 南皮县| 新晃| 阳朔县| 潼南县| 吉安市| 四子王旗| 玛曲县| 乐昌市| 文水县| 琼结县| 凉城县| 类乌齐县| 沂水县| 平遥县| 水富县| 海阳市| 宜君县| 偏关县| 湖口县| 洛川县| 宜兰市| 汤原县| 会昌县| 西林县| 白水县| 庆云县| 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