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5章

帝曰∶夫病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舍于何臟?上文夏受水寒,秋傷于風,藏于腠理皮膚之中,發則先寒后熱,名曰寒瘧。溫瘧只言先傷于風,后傷于寒,未言所受之時,未明所藏之處,帝欲詳明溫瘧之由,故問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舍于何臟,上文因寒瘧而及溫瘧,故寒瘧詳而溫瘧略,此問溫瘧而兼寒瘧,故下文但論溫瘧,而不復言寒瘧也。

岐伯曰∶溫瘧者,得之冬中于風寒,氣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于腎,其氣先從內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衰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后寒,名曰溫瘧。上中,去聲。藏如字,下同。溫瘧者得之冬,中于風寒,邪氣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在骨髓,氣行經脈,故邪氣不能自出,至夏因遇大暑,暑熱上炎,則腦髓爍,暑行肌肉,則肌肉消,暑開腠理,則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勞其形體,則骨髓之邪氣,與汗皆出而為瘧,此病邪藏于腎,其氣先從內之骨髓,而出于肌肉腠理之外也。如是者,大暑消爍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陽熱衰,則氣復反入,既衰反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后寒,名曰溫瘧。寒瘧已悉于前,故不復論。

帝曰∶癉瘧何如?因溫瘧而復問但熱不寒之癉瘧也。

岐伯曰∶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于身,厥逆上沖,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于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反于陰,故但熱而不寒,氣內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故命曰癉瘧。反,舊本誤及,今改。癉瘧者,其人肺素有熱,肺主氣,肺熱則氣盛于身,肺氣不能外出于皮毛,則厥逆上沖。上沖者,中氣實,而不能外泄也,肺熱而實,因有所用力,勞其形體,則腠理開,腠理在皮膚之內,分肉之間,因其開也。風寒復舍于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為瘧病,發則陽氣盛,故先熱,陽氣盛而不衰,故但熱不寒,則病癉瘧矣。上文溫瘧,氣復反入,故先熱后寒,癉瘧,其氣不反于陰,故但熱而不寒,申明氣不反陰,但熱不寒者,邪熱之氣,內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是以氣不反陰,但熱不寒,故命曰癉瘧,所以詳明癉瘧之所藏者如此。

帝曰∶善。由癉瘧而推之,則上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亦火熱之氣內藏于心,帝故善之。

此一節,論寒瘧溫瘧癉瘧之所由來,及治瘧早晏之法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治县| 绍兴市| 广南县| 芷江| 彭泽县| 清水河县| 德保县| 葵青区| 平邑县| 甘孜| 德兴市| 拜城县| 永康市| 廉江市| 都昌县| 清丰县| 剑阁县| 乐都县| 阿克苏市| 霍城县| 长宁区| 英吉沙县| 贵南县| 甘孜县| 泸溪县| 西畴县| 五莲县| 明水县| 弥渡县| 乐陵市| 阿拉善盟| 基隆市| 贡山| 诸暨市| 英吉沙县| 勃利县| 射洪县| 博乐市| 射阳县| 沙坪坝区| 江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