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4章

  • 黃帝素問直解
  • 高士宗
  • 802字
  • 2015-12-12 16:06:49

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淫氣乏竭,痹聚在肝。淫氣肌絕,痹聚在脾。溺,鳥去聲。申明躁則消亡者,如淫亂之氣,使人喘息而躁,則痹聚在肺,而肺氣消亡矣。淫亂之氣,動人憂思而躁,則痹聚在心,而心氣消亡矣。淫亂之氣,令人遺溺而躁,則痹聚在腎,而腎氣消亡矣。淫亂之氣,使氣血乏竭而躁,則痹聚在肝,而肝氣消亡矣。淫亂之氣,使肌肉斷絕而躁,則痹聚在脾,而脾氣消亡矣,此淫氣內亂,致有五臟之痹,以明靜則神藏,躁則消亡之意。

諸痹不已,亦益內也,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易,去聲,下同。益,增也,申明腸胃乃傷者,諸腑痹不已,亦增五內之病也。其腑痹而風氣勝者,風以散之,不但不增內病,而其人之痹且易已也,以明腸胃乃傷之腑痹,重則益內,輕則易己之意。

帝曰∶痹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其病且有死者,有疼久者,今有易已者,其故何也?并舉以問,殆欲詳明易已之痹。

岐伯曰∶其入臟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痹時有死者,乃入藏者死,或疼久者,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若其易已者,乃留于皮膚間者,易已。

帝曰∶其客于六腑者何也?帝欲詳明六腑之易已,故為是問。

岐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是為六腑之痹,故申言此亦其食飲居處,猶言食飲自倍,居處失宜,以為腑痹之病本也。

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中,去聲。五臟皆有合,而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濕三氣中其俞,而食飲無節以應之,則風寒濕之邪,循俞穴而入,各舍其腑也,與五臟之病久不去,復感于邪,內舍于其合者,同一義也。

帝曰∶以針治之奈何?以針治六腑之痹,奈何?岐伯曰∶五臟有俞,六腑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各隨其過,則病瘳也。不但六腑有俞,而五臟有俞,不但五臟有合,而六腑有合,循其六腑經脈之分行,各有所發之部,各隨其所過之路,因而針之,病可瘳也,此腑痹之所以易已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市| 永宁县| 包头市| 凤城市| 巢湖市| 申扎县| 德惠市| 德令哈市| 集安市| 凤台县| 盐亭县| 太白县| 乌海市| 金秀| 金寨县| 准格尔旗| 石城县| 化州市| 贵阳市| 酒泉市| 深圳市| 马山县| 兴海县| 罗平县| 凤阳县| 霍城县| 阳东县| 丰宁| 岳阳县| 嘉善县| 托克逊县| 静宁县| 旌德县| 鹤山市| 岐山县| 汾西县| 资阳市| 江陵县| 德令哈市| 郑州市|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