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 黃帝素問直解
- 高士宗
- 770字
- 2015-12-12 16:06:49
陰陽應象大論
陰陽者,太極初開,始為一晝之所分也。應象者,天地之陰陽,人身之陰陽,皆有形象之可應也。
天地之陰陽,應象于人身,人身之陰陽,應象于天地,五運五行,應象無方,此篇為《五營運大論》之提綱,故曰《陰陽應象大論》。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陰陽者,有名無形,本于太極,乃上天下地之道也。
萬物之綱紀。天地之大,萬物生焉,故陰陽者,乃萬物之綱紀。綱,大綱;紀,散紀也。
變化之父母。萬物之多,變化出焉。物極,謂之變;物生,謂之化;變者,化之漸;化者,變之成。變化之道,本于陰陽,故陰陽者,變化之父母。
生殺之本始。變化之父母,即生殺之本始。殺,猶死也,化則生,變則死,本始,父母之謂也。
神明之府也。陰陽主萬物變化生殺,是神明之府也。陰陽不測之謂神,陰陽昭著之謂明。府者,神明之所居也。
治病必求于本。神明所居,乃陰陽之本,故治病必求于本。如陰陽反作,病之逆從,必求于本之所在而治之。
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
陰靜陽躁。陰陽者,萬物之綱紀,故陰靜陽躁,靜而有常,則為綱,躁而散殊,則為紀。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長,上聲,下同。藏如字,下收藏同。陰陽者,生殺之本始,故陽生而陰長,陽殺而陰藏。
陽化氣,陰成形。陰陽者,變化之父母,故陽化氣,陰成形,言陽化而為氣,陰變而成形。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 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音真,余篇仿此。治病必求于本,故寒極生熱,是熱之本于寒也。熱極生寒,是寒之本于熱也。
寒氣為陰,故生濁,熱氣為陽,故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言輕清之氣,不從于上,而逆于下,則生飧泄之病矣。濁氣在上,則生 脹,言重濁之氣,不從于下,而逆于上,則生 脹之病矣。是陰陽相反,從逆失宜,故曰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知反作逆從而為病,則治病必求于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