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2章

咳論

咳,肺病也。形寒飲冷,則為肺咳,而五臟六腑,皆能為咳。

五臟則關于肺,六腑則聚于胃,而治各有法。

黃帝問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凡咳皆出于肺,故為此問。

岐伯對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肺朝百脈,五臟六腑之氣,皆出于肺,故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帝曰∶愿聞其狀。愿聞五臟六腑之咳狀。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于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nèi)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皮毛先受邪氣,則外寒;飲食寒氣則入肺,則內(nèi)寒,外內(nèi)合邪,因而客之于肺。是為肺咳。此言形寒飲冷而為肺咳也。

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五臟之氣,合于四時,其受病也,各以其時,當其主氣之時而受,至非其主氣之時,各傳以與之而為咳。

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治時感于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治,猶主也。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主時。主時而感于寒則受病,微則手太陰受寒而為咳,甚則足太陰受寒,而為泄、為痛。

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申明五臟,各以其時受病之意??炔俜?,故先舉其秋,肝心脾腎雖先受之,皆傳于肺而為咳。脾為陰中之至陰,寄王四時,乘至陰,即其王時也。

帝曰∶何以異之?五臟皆傳于肺而為咳,諸臟未悉其狀,故問何以異之?岐伯曰∶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肺出音聲,以司呼吸。故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喘久而唾血。

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狀,甚咽腫、喉痹。心脈起于心中,上挾咽,復從心系,上肺,氣通于喉,故心咳之狀,咳則心病,喉仲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而喉痹。

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zhuǎn),轉(zhuǎn)則兩 下滿。肝脈布脅肋,上注肺,故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痛甚則不可以轉(zhuǎn),轉(zhuǎn)則兩 下滿。

脾咳之狀,咳則右 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脾者地氣也。肺者天氣也。天氣左旋下交于地,地氣右旋上騰于天,故脾咳之狀,咳則右 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右 肩背,不可以動,動則咳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桃市| 江华| 惠来县| 西峡县| 玉门市| 塔河县| 雷州市| 开封市| 浙江省| 仪征市| 仙居县| 许昌市| 兴国县| 旌德县| 原平市| 达拉特旗| 股票| 阿克| 营山县| 滕州市| 辉县市| 阿巴嘎旗| 尚义县| 云龙县| 库尔勒市| 新竹市| 临清市| 稷山县| 休宁县| 华坪县| 巢湖市| 和政县| 亳州市| 巴塘县| 新营市| 张北县| 青阳县| 胶州市| 澄城县| 衡山县| 罗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