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移其位者病。迭,代也。間氣加臨其主時正位之氣,代為移易,間氣乘主,非其時而有其氣,故病。
失守其位者危。失守其位者,非其主氣之時而乘侮之,虛其本位而失守也。如初氣厥陰風木,燥金之氣乘所不勝而侮之,則金失守其位,至陽明燥金主氣之時,不能自旺故危。危,無以自立也。
尺寸反者死。少陰君火不司氣化,五運南北之政,則司天在泉,尺寸當不應(yīng),而響應(yīng)者,失其常也,故死。
陰陽交者死。《評熱病論》云∶“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先立其年,以知其氣,左右應(yīng)見,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順。應(yīng),平聲。
結(jié)上文左右間氣加臨,必先立其主氣之年,以知其間氣之左右應(yīng)見,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順。
帝曰∶寒暑燥濕風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萬物何以化生?天地人萬物,皆有寒暑燥濕風火之六氣,故舉六氣之合于人,而化生萬物以問。
岐伯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氣。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氣為柔,在臟為肝。此下皆申明六氣合于人身,而化生萬物之意。文同《陰陽應(yīng)象大論》,解在本篇。此則曰,化生氣,化生五味之氣也,在氣為柔,風木之氣柔和也。
其性為喧,其德為和,其用為動。日暖曰喧,春時天日始暖,故其性為喧。陽和始布,故其德為和。性喧德和,氣機旋轉(zhuǎn),故其用為動。
其色為蒼,其化為榮,其蟲毛。彼蒼者天,色之青也。其化為榮,物始生也。其蟲毛,森森之象也。
其政為散,其令宣發(fā),其變摧拉,其眚為隕。散,敷布也。其政敷布,則其令宣發(fā)。摧拉,解散也。隕,崩墜也。眚,災害也。其變摧拉,則其眚為隕。
其味為酸,其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肝,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曲直作酸,故其味為酸。肝志善怒,故其志為怒,而怒則傷肝。悲者,憂之類,肺之情,金能平木,故悲勝怒。風氣傷肝,而燥勝風,酸味傷筋,而辛勝酸,皆金能平木之意。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氣為息,在臟為心。解見《陰陽應(yīng)象大論》。此則曰,在氣為息,呼吸之息,乃陽熱之氣也。
其性為暑,其德為顯,其用為躁。炎夏曰暑,南方火熱,故其性為暑。火氣彰明,故其德為顯。性暑德顯,氣機迅疾,故其用為躁。
其色為赤,其化為茂,其蟲羽。丹天之氣,色之赤也。其他為茂,物之盛也。其蟲羽,飛動之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