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3章

是以脫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數者死。數,音朔,下同。上文言生陽絕滅者死,此言生陽之氣,不能外達,不能上下者皆死。是以脫肉,乃生陽之氣,不能外達,身有病而不去者死。中部人,其氣上通于天,下交于地,中部之脈,乍疏乍數,乃生陽之氣不能上下,故亦死。

其脈代而鉤者,病在絡脈。代者,乍疏之象也。代而鉤者,乍數之象也。承上文乍疏乍數而言。若其脈代而鉤者,乃經絡內外不通,故病在絡脈;不死也。

九候之相應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則病,二候后,則病甚,三候后,則病危。所謂后者,應不俱也。總承上文而言九候之相應也。陰陽上下,其動若一,不得獨小獨大,獨疾獨遲而相失也。脈有浮中沉三候,一候后者,浮以候之,脈不應指,不應則病矣。二候后者,中以候之,脈不應指,不應則病甚。三候后者,沉以候之,脈不應指,不應則病危。申明所謂后者,應不俱也,謂浮中沉之脈,不俱應于指下也。凡此皆指而導之之法也。

察其腑臟,以知死生之期。九候以決死生,以知病之所在,故察其腑臟,以知死生之期,病在腑則生,病在臟則死也。

必先知經脈,然后知病脈。真臟脈見者,勝死。見,音現。夫察腑知病,必先知經脈,然后知病脈,察臟知死,須知真臟脈見者,至勝克之日而死。

足太陽氣絕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九候主周身形氣,而太陽經脈之氣,營運于通體,故足太陽之氣絕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其足不可屈伸者,經絕也。死必戴眼,脈絕也。太陽經脈之氣,行于通體,故論九候,而舉太陽經脈以明之。

此一節論九候以決死生,以知病之所在,必指而導之,乃以為真也。

帝曰∶冬陰夏陽,奈何?帝愿聞要道,有冬陰夏陽,以人應之之語,故復問之。

岐伯曰∶九候之脈,皆沉細懸絕者為陰,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數者為陽,主夏,故以日中死。冬陰夏陽,乃一歲之陰陽,夜半日中,乃一日之陰陽,九候之脈,皆沉細懸絕者,為陰脈,陰主冬,故以夜半死;若九候之脈,皆盛躁喘數者,為陽脈,陽主夏,故以日中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乡市| 陇川县| 台中县| 阳朔县| 西城区| 龙游县| 增城市| 吉隆县| 商都县| 鞍山市| 长兴县| 东丽区| 沛县| 平安县| 绥德县| 思茅市| 萨嘎县| 凉山| 曲阜市| 鹤壁市| 长宁县| 永登县| 安西县| 兴业县| 普陀区| 英吉沙县| 宁远县| 桐庐县| 东乡县| 香港| 利川市| 神池县| 潜山县| 纳雍县| 屯门区| 大同县| 渝北区| 浮山县| 大足县| 彰化市|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