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2章

大奇篇

大,推展也。帝承上編奇病而推展之,故曰大奇。上編胞絡脈絕,乃先天受病,其病發于天癸未至之時,此篇首言肝滿腎滿肺滿,則天癸已至,形氣充足,而為后天之病,病臟腑經脈,甚則死不可治,所以大奇病之說也。

肝滿,腎滿,肺滿皆實,即為腫。帝承上編胞絡脈絕,先天受病之意,而言肝滿腎滿肺滿,則天癸已至,形氣充盛,而為后天之病。

女子天癸,肝所主也。男子天癸,腎所主也。通體形氣,肺所主也。今肝腎肺滿,滿則為實,故曰皆實,實則壅滯,故曰即為腫。

肺之壅,喘而兩 滿。壅,壅通,下同。壅,壅滯也,以明即為肺者,壅滯之意也。

肺主呼吸,其脈橫出腋下,肺之壅,則呼吸不利,其脈不能出腋,故喘而兩 滿。

肝壅,兩 滿,臥則驚,不得小便。肝脈上貫于膈,布脅肋。肝壅,故兩 滿。人臥則血歸于肝,肝壅故臥則驚。肝主疏泄,肝病則閉癃,故不得小便。

腎壅,腳下至少腹滿,脛有大小,髀 大跛,易偏枯。腎脈起于足心,上至少腹。腎壅,故腳下至少腹滿,左右脛骨,有大小之不同,其髀 則腫大而跛易。

跛易,行步不正,易其常度也。脛有大小,髀 跛易,乃精髓不周于身,故偏枯。偏枯,不周之意。此一節言肝滿腎滿肺滿,為腫為壅,而發為后天之奇病也。

心脈滿大,癇螈筋攣。脈者心之所主,心者神之所居,心脈滿大,則神機不利,故癇螈驚攣,神氣不通于心包則癇,神氣不行于骨節則螈,癇則筋攣于內,螈則筋攣于外也。

肝脈小急,癇螈筋攣。肝者血之所藏,肝脈小急,則血不充身,故亦癇螈筋攣,是知癇螈筋攣之病,有因神氣之內虛,有因肝血之不足矣。

肝脈騖暴,有所驚駭。騖,音務,余篇同。騖,猶疾也。暴,猶促也。肝脈疾促,陰血虛而陽熱盛也。血虛熱盛,故有所驚駭,上文肝脈小急,血虛陰盛則癇螈筋攣,此肝脈騖暴,血虛陽盛則驚駭也。

脈不至,若螈,不治自已。承上文癇喑驚駭而言,當癇驚之時,其三部之脈,一時不至,口無言而苦喑,有屬不治者,有屬自己者。

二陰急,為癇厥,二陽急,為驚。舊本在三陰急為疝下,今改正于此。急,不和也。承上文不治自已之意,而言二陰心腎不交,經脈不和,而為癇厥之喑,則不治。二陰,少陰也。陽明胃絡不通于心,經脈不和,而為驚駭之喑,則自已。二陽,陽明也。此臟脈陰陽經氣不和,發為癇驚之奇病也。

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腎脈小急,腎臟虛寒也。肝脈小急,肝臟虛塞也。心脈小急,心臟虛寒也。臟氣虛寒,小急而脈不鼓,則皆為瘕。言腎肝與心皆可為瘕。瘕,假也。假寒氣而成形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寿县| 神木县| 新乐市| 镶黄旗| 随州市| 益阳市| 重庆市| 山西省| 常熟市| 松滋市| 高密市| 安乡县| 遂川县| 昌邑市| 收藏| 河东区| 周口市| 黔东| 泸西县| 平远县| 沭阳县| 阿瓦提县| 堆龙德庆县| 民勤县| 临沭县| 临夏县| 濉溪县| 乌什县| 铜陵市| 井研县| 凉城县| 和静县| 二连浩特市| 大厂| 大悟县| 惠东县| 秦安县| 包头市| 临武县| 宜宾县| 万山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