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客于足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內食,無故善怒,氣上走賁上,刺足下中央之脈各三 ,凡六刺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嗌中腫,不能內唾,時不能出唾者,刺然谷之前,出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內,音納。賁,音奔。前左刺右右刺左六字衍文。《經脈》論云∶腎足少陰之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病則饑不能食,氣上,嗌干及痛,邪客于足少陰之絡,令人嗌痛,即嗌干及痛也,不可內食,即饑不欲食也,無故善怒,即上貫肝膈也,氣上走,即入肺中也,賁上,即氣上也,如是之病,當刺足下中央之脈,腎足少陰涌泉井穴也,中央,及中央之前,中央之后,左右各三 ,凡六刺,其病立已。若嗌痛不已,致嗌中腫,腫則不能內唾,內,猶咽也。其時亦不能唾者,當刺足少陰然谷之前,然谷之前,然骨穴也,刺出其血,其病立。邪客少陰之絡,故當左刺右,右刺左,而為繆刺以治之。
邪客于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控 ,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兩胂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為 數,發針立已,左刺右,右刺左。《經脈》論云∶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液,布胸脅,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邪客于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身盡痛之意也。控 ,不可以仰息,布胸脅,百節盡皆縱之意也。此絡脈虛實之病,當刺腰尻之解,以及兩胂之上。解,骨縫也。胂上,髁胂之上,即髀股也。申明腰尻之解,兩胂之上,腰俞是也。蓋腰尻之解,屬于腰俞,兩胂之上,即腰俞兩旁之下也,刺法當以月死生為 數,發針立已,邪客于絡,故當左刺右,右刺左,而為繆刺以治之。
邪客于足太陽之絡,令人拘攣背急,引脅而痛,刺之從項始,數脊椎,俠脊,疾按之,應手如痛刺之,旁三 ,立已。數,上聲。上文邪客于足太陽之絡,令人頭項肩痛。此不但頭項肩痛,且背拘攣而急,引脅而痛。上文刺足外踝而刺其下,此刺從項始,數脊椎,俠脊,而刺其上。上文刺足小趾井穴,此隨痛應手而刺之。上文刺外踝下三 ,而繆刺,此刺旁脊椎三 ,而不繆刺,所以不同于上文,舉一以例其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