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8章

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中針,旁五 俞,各一,適肥瘦,出其血也∶瘧脈小實急,灸脛少陰,刺指井。此言經脈之瘧而有五俞之刺法也。中針,不大不小之針也。 ,脅旁連背處也。瘧脈滿大急,經脈之氣有余也。五臟之俞,皆在于背,故刺背俞。五臟之俞,在背兩行,兩行之外,復有兩行,所謂 也,肺曰魄戶,心曰神堂,肝曰魂門,脾曰意舍,腎曰志室,故用中針,旁五 俞,各刺其一。肥者,深刺之。瘦者,淺刺之,適肥瘦,以為刺,而出其血,以瀉經脈之有余也。瘧脈小實急,經脈之氣不足也。有余瀉之,不足補之。脈小,正氣虛也,故當灸脛少陰之太溪,以啟生陽之氣。

實急,邪氣實也,又當刺足小趾至陰之井穴,先灸后刺,助正散邪之法也。

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五 俞背俞各一,適行至于血也;瘧脈緩大虛,便宜用藥,不宜用針。上文刺背俞,旁五 俞各一,乃合背俞 俞而皆刺之,故于此復明之,所謂瘧脈滿大急,刺背俞者,乃用中針,五 俞與背俞各刺其一。適肥瘦以行針,而至于出血也。瘧脈緩大虛,承瘧脈小實急,而言瘧脈不急而緩,不小而大,不實而虛也。如是,盒飯補之,不當瀉之,故曰便宜用藥,不宜用針,又不但先灸后針也。此承上文而申明之也。

凡治瘧,先發如食頃,乃可以治,過之則失時也。凡治瘧者,統承上文刺法而言也。先發如食頃,乃可治者,治之宜先也。過之者,過其食頃之時,則為失時,失時而治,治無益也。

諸瘧,而脈不見,刺十指間出血,血去必已,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諸瘧者,統承上文瘧病而言也。脈不見者,不見滿大急、小實急、緩大虛之脈也。病不在脈,但當刺手十指間,井穴,出血。血去心已。更當先其未發之時,視身之皮膚赤點,如小豆者,盡取而刺之。夫所出為井,皮膚主表,病不在脈,故如是以刺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寿阳县| 洮南市| 天祝| 呈贡县| 津南区| 商河县| 韶关市| 温宿县| 张掖市| 延寿县| 龙泉市| 赤壁市| 唐海县| 林州市| 广州市| 渝北区| 会理县| 邹城市| 博兴县| 云霄县| 睢宁县| 铁岭市| 鄂托克旗| 大城县| 柯坪县| 汝城县| 临安市| 军事| 镇雄县| 平潭县| 乐安县| 长白| 吉林市| 吴忠市| 富源县| 陵川县| 六安市| 花莲市| 崇仁县| 措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