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余聞九針,上應天地四時陰陽,愿聞其方,今可傳于后世以為常也。伯解九針之言,故常復言九針。上應天地之四時陰陽,愿聞其相應之方,令可傳于后世,以為針法之常也。
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六律七星八風九野,身形亦應之,針各有所宜,故曰九針。靈樞九針論,岐伯有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時,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風,九以法野之說。故此言之,而言人之身形亦應之。至用針之法,各有所宜,故曰九針,此九針可傳于后世認為常也。
人皮應天。所謂身形亦應之者,人皮包乎通體,一如天包地外,故人皮應天。
人肉應地。人肉敦濃,一如地之廣濃,故人肉應地。
人脈應人。人脈上法天時,下則地理,一如人之戴天履地,故人脈應人。
人筋應時。人筋十二,足筋起于足指,手筋起于手指,手足為四肢,一如十二月分四時,故人筋應時。
人聲應音。人聲清濁高下不同,一如五音分五行,故人聲應音。
人陰陽合氣應律。人手足三陰三陽,陰陽合氣,相為表里,一如陰律陽律之調和,故人陰陽合氣應律。
人齒面目應星。人齒排列,面目光明,一如星之明朗排列,故人齒面目應星。
人出入氣應風。人氣出入,編行周身,一如風之偏行六合,故人出入氣應風。
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野。人有九竅,周身三百六十五絡,一如地有分野,復有山河道路,故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野。凡此申明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六律七星八風九野,而人之身形亦應之也。
故一針皮。所謂針各有所宜者,一曰 針,針皮。
二針肉。二曰員針,針肉。
三針脈。三曰 針,針脈。
四針筋。四曰鋒針,針筋。
五針骨。五曰 針,針骨。
六針調陰陽。六曰員利針,主調陰陽。
七針益精。七曰毫針,主益精。
八針除風。八曰長針,主除風。
九針通九竅,除三百六十五節氣。九曰大針,主通九竅,并除三百六十五節壅滯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