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6章

胸在內,背在外,故背者胸中之府。若背曲肩隨,則胸中之氣,不行于背,而府將壞矣。腎居腰內,故腰者腎之府。若轉搖不能,則腰骨空虛,而腎將憊矣。大筋聯屬于膝,故膝者筋之府。若屈伸不能,行則傴僂根據附,膝軟而不堅,而筋將憊矣。髓藏骨內,故骨者髓之府。若不能久立,行則振掉,則精髓內枯,而骨將憊矣。

此六腑強弱,屬于形之盛衰,故以頭背腰膝骨為府。得強則形身之府氣盛,故生;失強則形身之府氣衰,故死。此觀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之法也。

岐伯曰∶反四時者,有余為精,不足為消。應太過,不足為精,應不足,有余為消。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上二“應”,平聲。精,精強也;消,消弱也。上文切脈動靜五者,岐伯皆申明之,而參伍以決死生,未有申明,故岐伯復言以告帝。脈之大體,有余則為精,不足則為消。若反四時者,為精為消,失其常度。故春夏之時,脈應太過,太過當以有余為精,今應太過,而以不足為精;秋冬之時,脈應不足,不足當以不足為消,今應不足而以有余為消,此脈與四時之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

關,不得小便也;格,吐逆也。脈反四時,得其病情,更當以此參伍,決其死生,故復言之。此一節,論診脈之大綱,而為脈要之精微也。

帝曰∶脈其四時動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變奈何?知病之乍在內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請問此五者,可得聞乎?帝承岐伯之論,復舉五者以問。以此五者,亦脈要之精微也。

岐伯曰∶請言其與天運轉大也。萬物之外,六合之內,天地之變,陰陽之應,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人之陰陽升降,如天運之環轉廣大,故曰請言其與天運轉大也。天運轉大,包乎萬物之外,行于六合之內,天施地生,則有天地之變,人之陰陽應乎天地,則有陰陽之應。天地有四時之氣,故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夫春暖夏暑,秋忿冬怒,乃四變也,有是變,則有是氣,乃四變之動也。人之脈象,與四變之動氣相為上下也。

以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應,平聲,中,去聲。所以與之上下者,春時天氣始生,脈應軟弱浮滑,則圓轉而中規之度矣。夏時天氣正方,脈應洪大周遍,則充滿而中矩之度矣。秋時天氣始降,脈應平靜輕虛,則平準而中衡之度矣。冬時天氣閉藏,脈應沉石深重,則下沉而中權之度矣。此四變之動,而脈與之上下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善县| 怀远县| 镇宁| 屯留县| 东至县| 罗甸县| 通州区| 无棣县| 武功县| 广灵县| 通榆县| 进贤县| 江北区| 阳城县| 涞源县| 凤城市| 明水县| 弥渡县| 横山县| 张家川| 宁晋县| 库尔勒市| 东城区| 花莲市| 万源市| 固始县| 磐安县| 霍城县| 常宁市| 赤峰市| 马公市| 东明县| 南通市| 甘肃省| 望江县| 安康市| 梅河口市| 富源县| 襄城县| 呼伦贝尔市|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