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水發而雹雪,土發而飄驟,木發而毀折,金發而清明?;鸢l而曛昧,何氣使然?舉上文郁發太過之氣,問何氣使然。
岐伯曰∶氣有多少,發有微甚,微者當其氣,甚者兼其下。微其下氣而見可知也。見,如字。多,太過也。少,不及也。五運之氣,有太過不及,則其發也,有微有甚。微者當其氣,得其本位之氣也。甚者兼其下,兼得下時之氣也。兼下者,時未至而氣先至也。故微其下氣而見于氣交之先,則微甚可知也。
帝曰∶善。五氣之發不當位者何也?土金水木火五氣之發,有愆期而不當位者,何也?岐伯曰∶命其差。差,不及也。運氣失郁后復,故令其差。命,命也。先郁,故令其差也。
帝曰∶差有數乎?數。如字。不及而差,有度數乎?岐伯曰∶后皆三十度而有奇也。奇,音箕。后,不及也。一歲三百六十五度。三十度而有奇,約一月也。
帝曰∶氣至而先后者何?非郁復之氣,氣至而先后者何?帝伯曰∶運太過則其至先。運不及則其至后,此候之常也。運氣太過,其至先,運氣不及,其至后。上文六十歲中,言之詳矣。此乃候之常也。
帝曰∶當時而至者何也?不先不后,謂之當時。
岐伯曰∶非太遇,非不及,則至當時。非是者眚也。至當其時,謂之平氣,非是者眚也。亦候之常也。
帝曰∶善。氣有非時而化者,何也?非時而化,非其時而化其氣也。上文論運氣之太遇不及。此舉時氣之非時以問。
岐伯曰∶太遇者,當其時,不及者,歸其已勝也。太過者當其時,如春溫夏熱,秋涼冬寒,至不愆期也。不及者歸其已勝,如春時雨濕,木勝土也。冬時溫熱,水勝火也。皆歸其已勝之氣也。
帝曰∶四時之氣,至有蚤晏。高下左右,其候何如?春夏秋冬四時之氣,積候而成,而氣至有早晚。如西北地高,氣至晏,東南地下,氣至早,東南居左,氣至早,西北居右,氣至晏。早晏高下左右,其候何知。
岐伯曰∶行有逆順,至有遲速,故太過者,化先天,不及者,化后天。遲,猶晏也。速,猶早也。氣行有逆順。則至因有遲速,順行則速,速主太過,故太過者,氣化先天時而至;逆行則遲,遲主不及,故不及者,氣化后天時而至。知行之逆順,至之遲速,則知高下左右之早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