踵魚腹之外側,但循結絡之累累然,乃刺之,其厥陰腰痛之病,當令人善言,《靈樞·九針論》云,肝主語,本經《宣明五氣篇》云,肝病為語,言即語也。病當令人善言,則默默然不慧,默默不慧,肝氣虛矣。刺治之法,仍在 、在踵、在魚腹之三 ,肝虛故淺刺累累之路,不言出血也。此一節言足三陽三陰之脈,令人腰痛,而有取刺之法也。
解脈令人腰痛,痛引肩,目 然,時遺溲,刺解脈在膝筋肉分間, 外廉之橫脈,出血,血變而止。解,音蟹,下同。解,散也。解脈,周身橫紋之脈散于皮膚間,太陽之所主也。解脈令人腰痛,不能從腰而散于上,故痛引肩,不能從肩而散于頭,故目 然。膀胱水府之氣不出于皮毛,故時遺溲。刺解脈在膝后筋肉相分之間乃 中外廉之橫脈,當刺出其血,血紫黑而變赤,即當止之,不可多出也。
解脈令人腰痛,為引帶,常為折腰狀,善恐,刺解脈在 中,結絡為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見赤血而已。折,音舌。解脈散于皮膚,不但行于上下,且迥繞周身,故解脈令人腰痛,為腰引帶,痛則常為折腰狀。腰者腎之外候,腎氣不充于腰,故善恐。刺解脈,在太陽正經之 中,視其結絡為黍米,乃刺之。結絡,則絡脈結而不榮,故血射以黑,見赤血而已,即上言血變而止之謂也。此言解脈腰痛,常循太陽 中之絡脈以刺之,而出其血也。
同陰之脈,令人腰痛,痛如小錘,居其中,怫然腫,刺同陰之脈在外踝上絕骨之端,為三 。陽蹺之脈,起于跟中,循外踝上風府,從陰出陽,故曰同陰。同陰之脈,令人腰痛,則痛如小錘居其腰中,外則怫然而腫,刺同陰之脈,當在外踝上,并絕骨之端,為三 也。
陽維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腫,刺陽維之脈,脈與太陽合。 下間,去地一尺所。陽維維于陽,今陽維腰痛,不能維于陽,故痛上怫然腫,刺陽維之脈,其脈與太陽相合,在 下間去地一尺所,乃陽維之 ,太陽承山穴也。夫陽維與太陽合,則陰維與少陰合關。
衡絡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則恐仆,得之舉重傷腰。衡絡絕,惡心歸之,刺之在 陽筋之間,上 數寸橫居,為二 ,出血。衡,與橫同。 ,浮 也。陽,會陽也。帶脈橫絡于腰,故曰橫絡之脈,腰痛不可以俯仰,言不可以俯而復仰也。如俯而仰,則恐仆矣,此得之舉重傷腰,橫絡脈絕,周迥無所束,惡血聚而歸之,故痛也。刺之在浮 會陽大筋之間,申明會陽之穴,上浮 數寸,橫居臀下也,刺浮 會陽為二 ,而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