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9章

  • 黃帝素問直解
  • 高士宗
  • 760字
  • 2015-12-12 16:06:49

一陽獨嘯,少陽厥也。陽并于上,四脈爭張,氣歸于腎。宜治其經絡,瀉陽補陰。一陽,少陽也。少陽,三焦也。靈樞本輸論云∶少陽屬腎,此論一陽,所以言腎也。一陽獨嘯,上焦之氣,獨發于上也。上焦獨發,則下焦之氣,厥逆于下,故曰少陽厥也。一陽獨嘯,則陽并于上。少陽厥也,則四脈爭張。四脈,肝脾心肺也。爭張,不和也。四脈爭張,由于腎氣之不達,故氣歸于腎,言脈之爭張,歸過于腎也。經絡內通五臟,故宜治其經絡,當瀉上焦之獨嘯,補下焦之腎厥,故瀉陽補陰。

一陰至,厥陰之治也。真虛 心,厥氣留薄,發為白汗,調食和藥,治在下俞。一陰,厥陰也。不曰一陰獨至,曰一陰至,則陰中有陽,故為厥陰之治也。真虛,猶言真假。 ,憂也。言厥陰治之真假,當憂心以審之,即太陰之用心省真也。厥陰為經脈之終,復注于肺,厥氣留薄者,厥陰之氣,留于肝而薄于肺也。薄于肺,則發為白汗。

此厥陰之治,非厥陰之病,但當調食和藥,以治其汗,治在下俞,以固其陰。

帝曰∶太陽臟何象?承上文臟氣不和,而詳明其本然之脈象,岐伯曰∶象三陽而浮也。其本然之脈象,象三陽而外浮。

帝曰∶少陽臟何象?岐伯曰∶象一陽也。一陽臟者,滑而不實也。其本然之脈象,象一陽初生,滑而不實。滑者,緊之浮也?;粚?,則生陽漸升矣。

帝曰∶陽明臟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兩陽合明,謂之陽明,故其本然之脈象,象大而且浮。

太陰臟搏,言伏鼓也。帝問三陽之臟象,而伯復告以三陰。太陰臟搏之脈象,乃天地脾肺之氣,相為搏激言,伏鼓也。伏鼓者,從下而上,從地而天之義也。

二陰搏至腎,沉不浮也。二陰搏者,心腎相搏也。心腎相搏之脈象,搏至腎而沉,沉不浮也。沉不浮者,從上而下,從心而腎,即少陽厥,而氣歸于腎之義。不言厥陰搏者,以厥陰之治也。

此與上節同義。臟氣獨至,以明經脈之別。臟象本體,以明經脈之正。知其別,必知其正,知其正,益知其別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峰县| 甘泉县| 广饶县| 信阳市| 北辰区| 广汉市| 大城县| 抚松县| 宜章县| 玉屏| 汉中市| 宣武区| 安庆市| 柳河县| 横山县| 和田县| 海伦市| 铜陵市| 七台河市| 五家渠市| 夹江县| 卫辉市| 杭州市| 桂东县| 襄垣县| 威海市| 车致| 博客| 祁阳县| 乌恰县| 峨眉山市| 桐梓县| 成武县| 木里| 诸暨市| 新源县| 凤冈县| 和龙市| 白河县| 漯河市|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