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2章

諸浮不躁者,皆在陽,則為熱;其有躁者,在手。諸細而沉者,皆在陰,則為骨痛;其有靜者,在足。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脈也,泄及便膿血。諸過者切之,澀者陽氣有余也,滑者陰氣有余也。陽氣有余,為身熱無汗;陰氣有余,為多汗身寒;陰陽有余,則無汗而寒。此復以浮沉代澀滑之脈,而明陰陽內外之病也。左右三部諸脈,俱浮而不躁疾者,皆病在陽,陽病則為外熱。其有浮而躁疾者,亦在手之經脈。手,陽也。左右三部諸脈,細而沉者,皆病在陰,陰病則內為骨痛。其有沉細而靜者,亦在足之經脈。足,陰也。諸脈數動一代者,數動為陽,故病在陽之脈也,數動一代,則陽中有陰,故當病泄及便膿血。諸有過之脈,必須切之,乃得其真,諸脈澀者,內之陰血不足,陰血不足,則外之陽氣有余也,諸脈滑者,陽氣從陽入陰,陽氣入陰,則內之陰氣有余也,陽氣有余則病在陽,不得陰氣以和之,故身熱無汗。陰氣有余,則病在陰,不得陽熱以相濟,故多汗身寒。若陰陽皆有余,陽盛則無汗,陰盛則身寒,故無汗而寒。

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推,退平聲。承上文上下外內之病,而言診脈,亦有外內上下之法也。推而外之者,醫之手指,向外以按之。脈偏盛于內而不外,此有心腹之積病也。推而內之者,醫之手指向內以按之,脈偏盛于外而不內,此身形有邪熱也。推而上之者,醫之手指向寸關尺之上以按之,脈隨應指,上而不下,此上盛下虛,故腰足當清冷也。推而下之者,醫之手指向寸關尺之下以按之,脈隨應指,下而不上,此下盛上虛,故頭項當強痛也。若按之至骨,不應于指,脈氣少者,此陰盛陽虛,生陽之氣不能上行,當腰脊痛而身有痹病也。承上文上下外內之病,而言診脈,亦有外內上下之法也,以上答帝知病乍在內乍在外之問者如此。

此一節,承上文五者之問,而一一以對,亦為脈要之精微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山县| 洛宁县| 潮州市| 山东省| 临桂县| 广汉市| 连南| 长宁县| 阳曲县| 辉南县| 东莞市| 岑溪市| 宝丰县| 平阳县| 溧阳市| 民勤县| 渭源县| 察哈| 宜宾市| 五家渠市| 伊通| 彰化市| 澎湖县| 永德县| 朝阳县| 称多县| 泸西县| 江西省| 航空| 怀宁县| 澜沧| 嫩江县| 宜兰市| 莲花县| 和平区| 东台市| 泉州市| 花垣县| 西吉县| 乌拉特中旗| 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