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3評論

第1章

(求端探本)凡一門

求子方論

《詩·周南·國風》∶ ,后妃之美也。和平,則婦人樂有子矣。王氏《詩義》以為 ,以為藥,能使人有子。《爾雅》云∶ ,馬 。馬 ,車前也。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帝日∶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數然也。岐伯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癸謂任癸,北方水,脈名也。任脈、沖脈皆奇經脈也。腎氣全盛,沖任流通,經血漸盈,應時而下。天真之氣降,與之從事,故云天癸也。然沖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資,故能有子。所以謂之月事者,平和之氣,常以三旬而一見也,故愆期者謂之有病。)丈夫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男女有陰陽之質不同,天癸則精血之形亦異。陰靜海滿而去血,陽動應合而泄精;二者通和,故能有子。《易·系辭》曰∶男女合精,萬物化生,此之謂也。)《千金》論曰∶夫欲求子者,當先知夫妻本命五行相生,及與德合并。本命不在子休廢死墓中者,則求子必得。若其本命五行相克及與刑殺沖破,并在子休廢死墓中者,則求子了不可得,慎無措意。縱或得者,于后終亦累人。若其相生并遇福德者,仍須根據法如方,避諸禁忌,則所誕兒子,盡善盡美,難以具陳矣。禁忌法,受胎時日,推王相貴宿日法,(并載本門中。)《千金》論曰∶凡人無子,當為夫妻俱有五勞七傷,虛羸百病所致,故有絕嗣之殃。夫治之法,男服七子散;女服紫石門冬丸及坐導蕩胞湯,無不有子也。(四方并見本門中)《千金》論曰∶古者求子,多用慶云散、承澤丸。今代人絕不用此,雖未試驗,其法可重,故述之。(二方并見本門中)《千金》論曰∶陰陽調和,二氣相感,陽施陰化,是以有娠。而三陽所食則多生女。但妊娠二月,名曰始膏。

精氣成于胞里,至于三月,名曰始胎。血脈不流,象形而變,未有定儀,見物而化,是以男女未分,故未滿三月者,可服藥方術轉之,令生男也。(方術并見本門中。)《千金》曰∶御女之法,交會者當避丙丁日及弦望晦朔、大風、大雨、大霧、大寒、大暑、雷電霹靂、天地晦冥、日月薄蝕、虹 地動。若御女者,則損人神不吉,損男百倍,令女得病,有子必癲癡頑愚,喑啞聾聵,攣跛盲眇,多病短壽,不孝不仁。又避日月星辰、火光之下、神廟佛寺之中、井灶圊廁之側、冢墓尸樞之傍,皆悉不可。夫交合如法,則有福德大智,善人降托胎中,仍令性行調順,所作和合,家道日隆,祥瑞競集。若不如法,則有薄德愚癡,惡人來托胎中,仍令父母性行兇險,所作不成,家道日否,殃咎屢至。夫禍福之應,有如影響,此乃必然之理,可不再思之。若欲求子者,但待婦人月經絕后一日、三日、五日,擇其王相日,及月宿在貴宿日,以生氣時夜半后乃施瀉,有子皆男,必壽而賢明高爵也。以月經絕后二日、四日、六日施瀉,有子必女,過六日后勿得施瀉,既不得子,亦不成人。

王相日春甲乙 夏丙丁 秋庚辛 冬壬癸月宿日正月一日 六日 九日 十日 十一日 十二日 十四日 二十一日 二十四日 二十九日二月四日 七日 八日 九日 十 日 十二日 十四日 十 九 日 二十二日 二十七日三月一日 二日 五日 六日 七 日 八 日 十 日 十 七 日 二 十 日 二十五日四月三日 四日 五日 六日 八 日 十 日 十五日 十 八 日 二十二日 二十八日五月一日 二日 三日 四日 五 日 六 日 十二日 十 五 日 二 十 日 二十五日 二十八日 二十九日三十日六月一日 三日 十日 十三日 十八日 二十三日 二十六日 二十七日 二十九日七月一日 八日 十一日 十六日 二十一日 二十四日 二十五日 二十六日 二十七日 二十九日八月五日 八日 十日 十三日 十八日 二十一日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二十四日 二十五日 二十六日九月三日 六日 十一日 十六日 十九日 二十日 二十一日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二十四日十月一日 四日 九日 十日 十四日 十七日 十八日 十九日 二十日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二十九日十一月一日 六日 十一日 十四日 十五日 十六日 二十九日十二月四日 九日 十二日 十三日 十四日 十五日 十七日 二十四日春甲寅乙卯 夏丙午丁巳秋庚申辛酉 冬壬子癸亥若與此上件月宿日相合者尤益。

《千金》黃帝雜禁忌法曰∶人有所怒,血氣未定,因以交合,令人發癰疽。又不可忍小便交合,使人淋,莖中痛。面失血色,及遠行疲乏來入房,為五勞虛損少子。且婦人月事未絕而交合,令人成病得白駁也。

《圣惠》∶夫婦人無子者,其事有三也。一者墳墓不嗣,二者夫婦年命相克,三者夫病婦疹,皆使無子。若是墳墓不嗣,年命相克,此二者非藥能益。若夫病婦疹,須將藥餌,故得有效也。然婦人挾疾無子,皆由勞血,血氣生病,或月經澀閉,或崩血帶下,致陰陽之氣不和,經血之行乖候,故無子也。診其右手關后尺脈浮則為陽,陽脈絕,無子也。又脈微澀,中年得此為絕產也。少陰脈如浮緊,則絕產。惡寒尺寸俱微弱者,則絕產也。

《圣惠》∶夫婦人子臟虛冷無子者,由將攝失宜,飲食不節,乘風取冷,或勞傷過度,致風冷之氣乘其經血,結于子臟,子臟則冷,故令久無子也。

《葛氏肘后》婦人崩中漏下青黃赤白,使人無子方。

禹余糧 赤石脂 牡蠣 桂心 烏賊魚骨 灶下黃土上為末,各等分。以粥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葛氏肘后》又方干姜 經墨(各一兩)上末為丸。酒下日三丸,神效。

《葛氏肘后》又方鹿茸 當歸(各二兩) 蒲黃(半兩)上搗篩。酒服一錢匕,稍加至方寸匕。

《葛氏肘后》又方上好墨末一匕,飲服。

《葛氏肘后》又方上燒露蜂房末三指撮。酒服之,大神效。

《葛氏肘后》又方上常炙豬腎脂食之,面裹煮吞之,亦佳。

《葛氏肘后》婦人無病,觸禁久不生子,常候月水絕后一日交接為男,二日為女,三日為男,四日為女,五日為男,六日為女。過此則女間閉不成,勿復交接,更時后日,徒然無益,浪辛苦也。

柏子仁(一升) 茯苓(米酒二升)上搗,合乳和服十丸,即佳。

《葛氏肘后》又方大黃(七分) 黝參(五分) 皂莢 杏仁 吳茱萸(二兩) 半夏 前胡(各一分)上搗蜜丸,服二十丸,不過半年有子,根據前法即定男女也。

《千金》七子散 治丈夫風虛目暗,精氣衰少亦無子,補不足方。(《千金翼》同。)五味子 牡荊子 菟絲子 車前子 菥 子 石斛 薯蕷 熟地黃 杜仲 鹿茸 遠志(各八銖) 附子 蛇床子芎 (各六銖) 山茱萸 天雄 人參 茯苓 黃 牛膝(各五銖) 桂心(十銖) 巴戟天(十二銖) 蓯蓉(十二銖) 鐘乳粉(八銖)上二十四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二;不知,增至二匕,以知為度。禁如藥法。不能酒者,蜜和丸服亦得。一方加覆盆子八銖。求子法一根據前篇。

《千金》

樸消蕩胞湯

治婦人立身已來全不產,及斷緒久不產三十年者方。

樸消 牡丹 當歸 大黃 桃仁(生用。各三銖) 細辛 濃樸 桔梗 赤芍藥 人參 茯苓 桂心 甘草 牛膝橘皮(各二銖) 虻蟲(十枚) 水蛭(十枚) 附子(六銖)上十八味 咀,以清酒五升,水五升合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每服相去三時,更服如常。覆被取少汗,汗不出,冬日著火籠之,必下積血,及冷赤膿如赤小豆汁。本為婦人子宮內有此惡物令然,或天陰臍下痛,或月水不調,為有冷血不受胎。若斟酌下盡,氣力弱,大困不堪,更服亦可,二三服即止。如大悶不堪,可食酢飯冷漿一口即止。然恐去惡物不盡,不大得藥力。若能忍服盡大好,一日后仍著道藥。(《千金翼》不用桔梗,甘草。)《千金》治全不產及斷緒,服前樸消湯,后著坐導藥方。

皂莢 山茱萸(《千金翼》作苦瓜) 當歸(各一兩) 細辛 五味子 干姜(各二兩) 大黃 礬石戎鹽 蜀椒(各半兩)上十味末之,以絹袋盛,大如指,長三寸,盛藥令滿,內婦人陰中。坐臥任意,勿行走急,小便時去之,更安新者,一日一度,必下青黃冷汁,汁盡止即可。幸御自有子,若未見病出,亦可至十日安之。一本,別有葶藶、砒霜各半兩,此藥為服樸硝湯恐去冷惡物出不盡,以導藥下之,值天陰冷不疼,不須著導藥。有著鹽為導藥者,然不如此藥。其服樸硝湯后即安導藥,經一日外服紫石門冬丸。

《千金》

紫石門冬丸

治全不產及斷緒方。

紫石英 天門冬(各三兩) 當歸 芎 紫葳 卷柏 桂心 烏頭 干地黃 牡蒙(《千金翼》作牡荊,《外臺》作牡蒙) 禹余糧 石斛 辛夷(各一兩) 人參 桑寄生 續斷 細辛 濃樸 干姜 食茱萸 牡丹牛膝(各三十銖) 柏子仁(一兩) 薯蕷 烏賊骨 甘草(各一兩半)上二十六味末之,蜜和丸,酒服如梧桐子大十丸。日三,漸增至三十丸,以腹中熱為度。不禁房室。夫行不在不可服,禁如藥法。比來服者,不至盡劑即有娠。

《千金》

白薇丸

主令婦人有子方。

白薇 細辛 防風 人參 秦椒 秦艽 桂心 牛膝 白蘞(一云白芷) 蕪荑 沙參 芍藥 五味子 白僵蠶牡丹 蠐螬(各一兩) 干漆 柏子仁 干姜 卷柏 附子 芎 (各三十銖) 紫石英 桃仁(各一兩半) 鐘乳 干地黃 白石英(各二兩) 鼠婦(半兩) 水蛭 虻蟲(各十五枚) 吳茱萸(十八銖) 麻布叩復頭(一尺,燒)上三十二味末之,蜜和丸,酒服如梧子大十五丸。日再,稍加至三十丸,當有所去,小覺有異即停服。

《千金》

慶云散

主丈夫陽氣不足,不能施化,施化無成方。(《千金翼》同)覆盆子 五味子(各一升) 天雄(一兩) 石斛 白術(各三兩) 桑寄生(四兩) 天門冬(九兩) 菟絲子(二升) 紫石英(二兩)上九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先食,日三服。素不耐冷者,去寄生加細辛四兩;陽氣不少而無子者,去石斛加檳榔十五枚。

《千金》

承澤丸

主婦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絕產方。(《千金翼》同)梅核仁 辛夷(各一升) 葛上亭長(七枚) 澤蘭子(五分) 溲疏(三兩) 本(一兩)上六味末之,蜜和丸。先食服,如大豆二丸,日三,不知稍增。若腹中無堅癖積聚者,去亭長加通草一兩。

惡甘者,和藥先以苦酒搜散,乃內少蜜和為丸。

《千金》

大黃丸

主帶下百病無子,服藥十日下血,二十日下長蟲及清黃汁,三十日病除,五十日肥白方。

大黃(破如米豆,熬令黑)柴胡 干姜 樸硝(各一兩) 芎 (五兩) 蜀椒(二兩) 茯苓(如雞子大一枚)上七味末之,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先食服七丸,米飲下,加至十丸,以知為度,五日微下。

《千金》治女人積年不孕。

吉祥丸方

天麻 柳絮 牡丹 茯苓 干地黃 桂心(各一兩) 五味子 桃花 白術 芎 (各二兩) 覆盆子(一斗) 桃仁(一百枚) 菟絲子 楮實子(各一升)上十四味末之,蜜和丸如豆大。每服空心飲,若酒下五丸,日中一服,晚一服。

《千金》硝石大黃丸 治十二 瘕及婦人帶下絕產無子,并欲服寒食散而腹中有 瘕實者,當先服大丸下之,乃服寒食散。大丸不下水谷,但下病耳,不令人困方。

硝石(六兩。樸硝亦得) 大黃(八兩) 人參 甘草(各二兩)上四味末之,以三年苦酒三升置銅器中,以竹箸柱器中,一升作一刻,凡三升作三刻,以置火上。先內大黃,常攪不息,使微沸盡一刻,乃內余藥,又盡一刻,有余一刻,極微火,使可丸如雞子中黃。欲合藥當先齋戒一宿,勿令小兒、女人、奴婢等見之。欲下病者用二丸,若不能服大丸者,可分作小丸,不可過四丸也。

欲令大,不欲令細,能不分為善。若人羸者,可少食,強者不須食,二十日五度服,其和調半日乃下。若婦人服之下者,或如雞肝,或如米汁,正赤黑,或一升,或三升,下后慎風冷;作一杯粥食之,然后作羹 ,自養如產婦法,六月則有子。禁生魚、豬肉、辛菜。若寒食散者,自如藥法,不與此同,日一服。(寒食散方未見。)《千金》治月水不利閉塞,絕產十八年,服此藥二十八日有子。

金城太守白薇丸方。

白薇 細辛(各三十銖) 人參 杜蘅(《古今錄驗》用牡蠣) 牡蒙 濃樸 當歸 紫菀 白僵蠶 半夏(各十八銖) 蜀椒 防風 附子(各一兩半) 沙參 干姜 秦艽 牛膝(各半兩)上十七味末之,蜜和,先食服如桐子大三丸。不知,稍增至四、五丸。此藥不長將服,覺有娠則止,用之大驗。(崔氏有桔梗、丹參十八銖。)

《千金》

白薇丸

主久無子或斷緒,上熱下冷,百病皆治之方。(《千金翼》同)白薇 干姜 蜀椒 干地黃 車前子(各十八銖) 石膏 紫石英 本 子 卷柏(各三十銖) 芎 蛇床子 當歸(各一兩) 太一余糧 白龍骨 麥門冬 遠志 澤蘭 茯苓 赤石脂(各二兩) 覆盆子白芷 桃仁 人參(各一兩半) 細辛(三兩) 蒲黃 桂心(各二兩半) 橘皮(半兩)上二十八味末之,蜜和,酒服十五丸,如梧子大。日再漸增,以知為度,亦可至五十丸。慎豬、雞、生冷、酥、滑、魚、蒜、驢馬牛肉等,覺有娠即停,三月止。擇食時,可食牛肝及心。至四月、五月不須,不可故殺,令子短壽,遇得者大良。

《千金》治婦人絕產,生來未產,蕩滌腑臟,使玉門受子精。

秦椒丸方

秦椒 天雄(各十八銖) 元參 人參 白蘞 鼠婦 白芷 黃 桔梗 露蜂房 白僵蠶 桃仁 蠐螬 白薇細辛 蕪荑(各一兩) 牡蒙 沙參 防風 甘草 牡丹皮 牛膝 卷柏 五味子 芍藥 桂心 大黃 石斛白術(各三十銖) 柏子仁 茯苓 當歸 干姜(各一兩半) 澤蘭 干地黃 芎 (各一兩十八銖) 干漆白石英 紫石英 附子(各二兩) 鐘乳(二兩半) 水蛭(七十枚) 虻蟲(一百枚) 麻布叩復頭(七寸燒)上四十四味末之,蜜丸。酒服十丸,如梧子。日再,稍加至二十丸。若有所去,如豆汁,鼻涕,此是病出,覺有孕即停。

《千金》治婦人始覺有娠,養胎并轉女為男。

丹參丸方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2-27 09:45:41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县| 宁安市| 鄯善县| 响水县| 班戈县| 澄城县| 贺兰县| 荣昌县| 尤溪县| 漾濞| 大余县| 东至县| 哈尔滨市| 神木县| 宿松县| 苍南县| 左贡县| 南雄市| 惠东县| 台北县| 库车县| 周至县| 鸡东县| 灌云县| 宝清县| 平阴县| 涟水县| 阳春市| 钟祥市| 郴州市| 鹿邑县| 东山县| 凌海市| 西盟| 长泰县| 宣威市| 溧阳市| 富阳市| 银川市| 沭阳县|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