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 幼幼新書
  • 佚名
  • 3630字
  • 2015-12-26 18:09:16

張渙云∶稟受氣血不足,不能榮于發,故頭發不生,呼為疳病,非也。宜苣勝丹方苣勝(一合,別研) 當歸(洗,焙干) 生干地黃 芍藥(各一兩,以上搗,羅為細末) 胡粉(半兩,細研)上件同研勻,煉蜜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黑豆湯下。兼化涂搽頭上無妨。量兒大小加減。

發黃第八

《巢氏病源》小兒頭發黃候∶足少陰為腎之經,其血氣華于發。若血氣不足,則不能潤悅于發,故發黃也。

《千金翼》發黃方臘月豬膏和羊屎灰、蒲灰等分敷之,三日一為,取黑止。

《千金翼》又方以醋煮大豆爛,去豆,煎令稠,涂發。

《千金》又方熊脂涂發梳之,散頭床底,伏地一食頃即出。形盡當黑,用之不過一升。

安師傳治小兒發黃極妙方。

破故紙不計多少,銀石器中慢火炒丸。

上為細末,用地黃汁煎成膏,和為丸綠豆大。每服十五、二十丸,鹽湯送下,食前。

蟲胞第九

(謂胎中頭生瘡,其瘡有蟲)《巢氏病源》蟲胞候∶小兒初生,頭即患瘡,乃至遍身,其瘡有蟲,故因名蟲胞也。

固堤張先生論小兒蟲胞∶《巢源》徒有其證,而后世不見其方。大抵是小兒初生,頭上便即有瘡,迤邐侵淫,生至身體。又其瘡有蟲,似從胞中有蟲也,故謂之蟲胞。治之之法,服去蟯蟲等藥,又洗貼頭瘡藥中藥蟲之藥,可以為效矣。

《子母秘錄》∶小兒頭身諸瘡有蟲,燒雞卵殼研和豬脂敷之。

《千金》治小兒頭瘡方。(此以下數方,皆能殺蟲。)胡粉(一兩) 黃連(二兩)上二味末之,洗瘡去痂,拭干敷之即瘥。更發,如前敷之。

《千金》又方胡粉 連翹(各一兩) 水銀(半兩)上三味以水煎連翹,內胡粉、水銀和丸敷之。

《千金》又方胡粉 白松脂(各二兩) 水銀(一兩) 豬脂(四兩)上四味合煎去滓,內水銀粉調敷之。

《千金》治小兒頭瘡。苦參洗湯方苦參 黃芩 黃連 黃柏 甘草(炙) 大黃 芎 (各一兩) 蒺藜子(三合)上八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漬布 瘡上,日數遍。

安師傳治小兒蟲胞藥方。

百部 雄黃 黃柏上三味等分為末,油調涂瘡上。

鶴節第十

《巢氏病源》小兒鶴節候∶小兒稟生,血氣不足,即肌肉不充,支節柴瘦,骨節皆露,如鶴之腳節也。

《圣惠》論∶夫腎臟者,精神之所舍,元氣之所系。若其氣強盛,則骨髓滿溢,故令肌體充盛之。若氣血不足,臟腑勞傷,真氣不守,邪氣所侵,則腎氣虛弱,骨髓枯竭,不能榮華,故令骨萎羸瘦也。

《外臺秘要》療小兒羸瘦 。常服不妨乳方甘草(五兩,炙)上一件搗,篩,蜜丸如小豆大。一歲兒服十丸,日三,盡即更合。

《集驗方》∶小兒稟氣不足,真元怯弱,肢體柴瘦。補其本氣,自然氣體充盛,肌膚盈溢。宜補腎地黃丸熟干地黃(八分,焙,秤) 山茱萸 干山藥(各四錢) 澤瀉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各三錢)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三歲以下二、三丸,溫水空心化下。

手拳不展第十一

《圣惠》論∶夫小兒手拳者,由在胞之時,其母臟腑虛為風冷所乘;兒生之后,肝氣不足,致筋脈攣縮,不得伸展,故令手拳不展也。

《圣惠》治小兒手拳不展,是肝氣不足,內傷風邪。宜服薏苡仁散方薏苡仁(三分) 秦艽(去苗) 防風(去蘆頭) 酸棗仁(微炒) 甘草(微炙赤,銼。以上各半兩) 當歸(銼,微炒) 桂心(各一分)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不計時候服之。

《圣惠》治小兒手不展,是風邪滯氣所客,令榮衛不通。宜服羚羊角散方羚羊角屑 羌活 五加皮 白蘚皮 桂心(以上各一分) 麻黃(半兩,去節、根) 甘草(半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不計時候溫服。

《圣惠》又方麻黃(半兩,去節、根) 桂心 赤芍藥 羌活 細辛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分)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張渙治小兒受肝氣怯弱,致筋脈攣縮,兩手伸展無力。宜薏苡丹方。又治手拳不展。

當歸(洗,焙干) 秦艽(去苗) 薏苡仁(湯浸,去皮研細) 酸棗仁 防風 羌活上件各等分搗,羅為細末,煉蜜和如雞頭大。每服一粒至二粒,麝香荊芥湯化下,不計時候。

腳拳不展第十二

《圣惠》論∶夫小兒腳拳者,由在胞之時,其母臟腑內有積冷,為風邪所乘,兒生之后,腎氣不足,血氣未榮,故令腳指拳縮不展也。

《圣惠》治小兒腳不展,指拳縮。宜服當歸散方當歸(銼,微炒) 麻黃(去根節。各半兩) 羌活 酸棗仁(微炒) 人參(去蘆頭) 杜仲(去粗皮,微炙,銼) 桂心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姜少許,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乳食前分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腳拳不展,筋急干細。山茱萸散方山茱萸 羌活 薏苡仁 桂心 羚羊角屑 當歸(銼,微炒) 甘草(炙微赤,銼) 黑豆(炒熟) 白茯苓 防風(去蘆頭。以上各一分) 生干地黃 麻黃(去根節。各半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每于乳食前,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圣惠》治小兒腳指拳縮。宜服生干地黃丸方生干地黃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微炒。各半兩) 牛膝(去苗) 防風(去蘆頭) 桂心 海桐皮 羌活 白茯苓 薏苡仁(以上各一分)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于乳食前以溫酒下七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張渙方》小兒稟受腎氣不足者,氣血未榮,腳指拳縮無力,不能伸展。宜海桐皮散方。治腳拳不展。

海桐皮 牡丹皮 當歸(湯洗,焙干) 熟干地黃 牛膝(酒浸焙干。以上各一兩) 補骨脂 山茱萸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八分一盞,入蔥白二寸,煎至五分。去滓溫服,食前。

語吃第十三

《千金》論∶小兒初出腹有連舌,舌下有膜如石榴子,中膈連其舌下后喜,令兒言語不發不轉也??梢哉獢嘀⒂醒鰺o害。若血出不止,可燒發作灰末敷之,血便止。

《小兒集驗方》云∶小兒語吃,本于心氣不足,舌本無力,故欲有言而舌不能運。又有成于積習而然者,是生而不吃,一旦小兒相較而吃,俗諺所謂∶學吃三日,改吃三年是也。心氣不足而舌本無力,可調之以藥。若其積習而成,則初習之時,令詳緩而語,急改之為上。

陳藏器《本草》云∶鴝鵒主吃,取炙食之,小兒吃不過一枚瘥也。臘月得者,主老嗽。

《明堂針灸經》灸翳風二穴,在耳后陷中,按之引耳中,手足少陽三會。治耳聾、口眼 斜,失欠脫頜,口噤不開,吃不能言,頰腫,牙車急痛。

通睛第十四

《龍木論》論小兒通睛外障,此眼初患時,皆因失誤筑打著頭面,額角兼倒蹙撲下,令小兒肝受驚風,遂使眼目通睛。宜服牛黃丸、犀角飲子、通頂石南散立效。牛黃丸方牛黃 白附子 肉桂 干蝎 芎 石膏(各一兩) 白芷 藿香(各半兩) 朱砂 麝香(各少許)上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臨臥薄荷湯下三丸。乳母忌熱面、豬肉等。小兒化服亦得。

又犀角飲子方犀角(一兩) 射干 草龍膽(各半兩) 鉤藤(三分) 黃芩 人參 茯苓 甘草(炙) 遠志(各一分)上為末,水一盞,散一錢,煎至五分。食后去滓溫服。

通頂石南散石南(一兩) 藜蘆(三分) 瓜蒂(五、七個)上為末,每用一粳米許,一日兩度,通頂為妙。

安師傳治小兒通睛眼方。

竹葉(四十九片) 黑豆(四十九粒) 石決明(研極細,一錢)上三物用水一盞半同煎至半盞,遂旋隨兒大小與溫服少許。令兩日盡,再煎服之。

愍塞第十五

《巢氏病源》小兒愍塞候∶人有稟性陰陽不和而心神愍塞者,亦有因病而精采暗純。皆由陰陽之氣不足,致神識不分明也。

《葛氏肘后方》療人心孔愍塞多忘喜誤。

七月七日,取蜘蛛網著領中,勿令人知。

《葛氏肘后》又方丁酉日,密自至市買遠志,著巾角中還,末服之,勿令人知。

《葛氏肘后》又方丙午日,取鱉甲,著衣帶上良。

《葛氏肘后》又方取牛、馬、豬、雞心肝,干之末,向日酒服方寸匕,日三,問一知十。

《葛氏肘后》∶孔子大圣智枕中方茯苓 人參 茯神(各五分) 菖蒲(二分) 遠志(七分)上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服。

《葛氏肘后》又方章陸花陰干一百日,搗末,暮水服方寸匕。暮臥思念所欲知事,即于眠中醒悟。

《葛氏肘后》又方上黨人參半斤,七月七日麻谷一升,合搗蒸,候氣盡遍服一刀圭,暮臥逆知未然之事。

行遲第十六

《巢氏病源》小兒數歲不能行候∶小兒生自變蒸至于能語,隨日數血脈骨節備成,其臏骨成即能行。骨是髓之所養,若稟生血氣不足者,即髓不充強,故其骨不即成而數歲不能行。

《圣惠》論∶夫小兒行遲者,是肝、腎氣不足,致骨氣虛弱,筋脈無力,故行遲也。

張渙論∶凡兒生至周歲,三百六十日膝骨成乃能行。近世小兒多因父母氣血虛弱,故令胎氣不強,骨氣軟弱,筋脈無力,不能行步。

《嬰童寶鑒》論∶小兒骨蒸,肺脈寒,長不能行。

《顱囟經》治小孩子自小傷抱,腳纖細無力,行立不得,或骨熱疳勞,肌肉消瘦。柴胡飲子方柴胡 鱉甲(米醋涂,炙) 知母 桔梗 枳殼(麩炒,去瓤) 元參 升麻上件等分并細銼。每日煎時,三歲以下取藥半兩,水五合,煎二合去滓,分兩服,空心,食前后各一服。

忌毒物。飲后用澡浴方。

《顱囟經》澡浴方苦參 茯苓皮 蒼術 桑白皮 白礬(各半兩) 蔥白(少許)上銼細。每浴時取一兩,沸水二升,浸藥后通溫與兒浴之。避風于溫處,妙。

《千金》治小兒數歲不行方。

取葬家未開戶,盜食來以哺之,日三便起行。

《千金翼》治小兒數歲不行方。

葬家未開戶時,盜取其飯以哺之,不過三日即行,勿令人知之。

《千金翼》∶牛臍中毛,主小兒久不行。

《元和紀用經》療小兒三歲不能行,由虛弱受氣不足,腰脊、腳、膝筋骨軟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都县| 禹州市| 闽侯县| 乌恰县| 英吉沙县| 宣汉县| 横山县| 肇东市| 富民县| 鄂温| 梁河县| 井冈山市| 遵化市| 大渡口区| 治多县| 报价| 镇坪县| 天等县| 益阳市| 莱阳市| 文安县| 保山市| 蓬安县| 盘山县| 苏尼特右旗| 怀宁县| 余干县| 濮阳县| 威海市| 澄江县| 永善县| 高唐县| 信阳市| 夏邑县| 赞皇县| 柯坪县| 瓮安县| 邵武市| 岑溪市| 堆龙德庆县| 临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