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桑螵蛸(七個,炒微黃) 天麻(半兩) 白僵蠶(揀直者,微炒) 蝎梢 麻黃(去根、節。各一分)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朱砂(半兩,細研,水飛) 乳香(一分,研) 硼砂(研) 麝香(各一錢) 龍腦(半錢)上件都一處拌勻,煉蜜和成膏如雞頭大,用金箔裹之。每服一粒,煎荊芥薄荷湯化下。
張渙青金膏方 治吐利生風,變成慢驚。
白附子 烏蛇梢肉(酒浸一宿,焙干) 干蝎梢 天麻 青黛(研。各一分) 川附子(一枚,炮,去皮、臍) 麝香天竺黃(各研一錢)上件先將烏蛇梢肉等五味先搗為細末,次入青黛、麝香、天竺黃三味,拌勻,煉蜜成膏如皂皂大。煎人參薄荷湯化下。
張渙大青丹方 治慢驚潮發,荏苒不瘥。
蝎蛸 白附子 白僵蠶(炒炙) 木香 檳榔(各一分) 干蝦蟆(二個,燒灰)以上搗、羅為細末,次入∶青黛 續隨子(各研一分)上件同諸藥一處拌勻,用糯米飯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點麝香薄荷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寧眠散方 治慢驚潮搐,不得安臥。
天南星(炮裂) 人參(去蘆頭) 白附子(各半兩) 干蝎(二十一個) 干赤頭蜈蚣(一條,酒浸,酥炙微黃)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乳香 血竭(各研一分)上件同諸藥拌勻。每服一字至半錢,用好酒少許浸薄荷煎湯調下,每兒潮搐服之,得眠睡是驗。次用辰砂膏相兼服之。
張渙辰砂膏方 治慢驚潮搐昏困甚者。
大附子(一個重六、七錢以上者,炮,去皮、臍,去頂,刻一孔竅子,入粉霜、 砂霜各半錢入孔竅中,卻用取下附子末填滿竅子,用木炭火燒存性,次用) 天南星(半兩,炮裂) 蝎梢 羌活(各一分)上件同搗,羅為細末。次用好朱砂半兩,細研、水飛,入諸藥內,同拌勻,煉蜜成膏,和如雞頭大。每服一粒至二粒,點麝香薄荷湯入酒三、二點同化下。
張渙寸金散方 吐痢后生慢驚風及心肺中風,尤宜服之。
蛇頭(一個,酒浸,焙干) 干全蝎 麻黃(去根節。各一錢) 赤頭蜈蚣(一條,酥炙) 草烏頭(一枚,炮,削去皮)上件搗,細羅為末。每服一字,入龍腦半字,同溫酒調下。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妙圣散 治小兒慢驚風久不瘥,兩手搐搦不定。
干赤頭蜈蚣(一條,蔥汁浸一日一夜,焙干) 草烏頭尖(二七個,薄荷生姜自然汁浸一日一夜,焙干,同搗、羅為末) 麝香(一錢) 龍腦(半錢以上,二味各研細,入前藥拌勻)上件都為末,拌勻。每用半字,以筆管吹入兒兩鼻中,候兩手定,方可兼服諸驚風藥。
《九 衛生》薰陸香丸 療小兒虛風、慢驚、潮搐、螈 ,安神魂,益心氣方。
血竭(半兩) 乳香(一分)上件同研細,火上炙為丸,干時,滴水丸如酸棗大。每服一丸,薄荷酒化下。兼理婦人產后血暈,不省人事。
《旅舍備用》鉤藤飲 治小兒吐痢后,臟虛,慢驚,手足時螈 ,多睡,眼上視,乳食不進方。
鉤藤鉤子(三分) 芎 白僵蠶(去嘴、炒) 蟬蛻(去足。各半兩) 蛇皮 甘草(各炙一分) 蜣螂(五枚,炙,去頭、翅、足) 附子(炮,去皮、臍,半兩)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分三服。急驚有熱證,去附子不用。
《萬全方》治小兒慢驚風及天 、驚熱。保命丸方牛黃 腦 麝 青黛 朱砂(各研) 干蝎 白僵蠶 蟬殼(各微炒) 天麻 白附子(炮) 犀角屑 天南星(炮裂) 漿子(麩炒令黃,去瓤。各一分) 蟾酥(半分,研入)上件搗、羅為末,用 豬膽汁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薄荷湯下。又以水化二丸,滴入鼻中,令連連嚏后再服。更臨時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萬全方》治小兒慢驚風,四肢搐搦。熊膽丸熊膽 五靈脂(別研,杵為末,飛過) 附子 天南星 干蝎(三味生用。以上各半兩) 蟬殼(去頭、足,生用,一分)上件搗,羅為末,以百沸湯化熊膽、五靈脂二味,入銀器中熬成膏,和入余藥末,丸如綠豆大。未盈月兒以乳汁化破一丸,二歲以下二丸,漸大以意加之,汗出為效。
《石壁經》三十六種治慢驚,先宜用解表散方。
荊芥 杏仁(去皮、尖,或炒黃色,別研。各半兩) 京芎(二錢) 麻黃(去節) 防風 甘草(炙。各半兩)赤茯苓(半兩或三錢半)上為末。每服一錢,蔥白三寸,姜三片,水一盞,煎三、五沸,連進二服。汗出避風,或煎此湯調下。如常服,蔥湯下半錢。慢驚用平涼藥,便宜審細。
《石壁經》三十六種慢驚將發,用白術麻黃散方。白術(炮) 干葛(各一分) 麻黃(半兩,去節)上件為末。每服半錢,荊芥湯下。服后忌沖風,須有汗如水出,再進一、二服。如困睡不省,即宜下琥珀散。
又琥珀散方上色朱砂 真珠末 芍藥 鉛白霜上等分為末。每服半錢,薄荷湯調下。
《石壁經》三十六種慢驚風正發,用治心煩、噦惡方。
人參 甘草(炙) 木香 沉香 藿香葉 白術(各一分)上件為末。每服一錢,飯飲調下。
《鳳隨經》白鶴丹 治小兒慢脾風不醒,四肢冷,不食,嘔逆,漸生風疾。
白花蛇肉(半兩,酒浸,去皮、骨,炙黃焦) 白附子(生用兩個) 白僵蠶(去絲) 天南星(去皮,紅酒煮)天麻 輕粉(各一分)上為末,法酒煮面糊為丸如此○大。薄荷湯入酒一滴化下。慢驚用銀粉藥,宜審用之。
《惠眼觀證》甘乳散 定慢驚風搐搦,先用乳香,甘遂藥壓涎,定搐。凡慢驚風,未敢下涎,且用此二藥煎服,待涎不聲、不搐,方通利。(其方在搐搦門。)白附子 川烏頭(并燒存性。各一錢,先各以一兩,可燒得二錢) 朱砂 硼砂(各一錢) 腦麝(各少許)上為末。薄荷湯調下一錢至二錢。
國醫李安仁傳酒煎附子四神丹 治小兒慢驚;又治一切虛冷之疾。升降陰陽,順正祛邪,消風冷痰涎,散結伏滯氣,通利關節,破瘀敗凝澀,奔沖矢經之血,接助真氣,生續脈息,補腎經不足,利膀胱小腸秘積,固氣定喘,止逆,壓煩躁,養胃氣,療五臟虧損,下虛上壅,胸中痰飲,臍腹冷積,奔豚氣沖上下,循環攻刺疼痛,脾寒冷汗,中風痿痹,精神昏亂,霍亂吐瀉,手足逆冷,陰毒傷寒,四肢厥逆,形寒惡風,響暗睡臥,乍靜乍亂。婦人產后諸血氣逆潮,迷悶欲絕,赤白帶下,崩漏不止,應久新諸病未能辨別虛實、冷熱證候,用藥未效,悉宜此藥。分勻陰陽,氣正,便遂安和。(至不得已詳證乃服。)水窟雄黃 雌黃 辰砂 透明硫黃上四物各半斤,并別研,水飛過,滲干,再同研勻。用燒藥合子一個,看大小用。臨時先以牡丹根皮燒煙熏合子,令釅煙氣黑黃色,入前四物在內,約留離合子口下及一指,以醋調臘茶作餅子蓋定,與口子口縫平,用赤石脂泥固濟合子,用合蓋之令巖,卻用紙筋、鹽、泥通裹合子,固濟約濃一指,放令極干,初用炭火燒熱,次加少火,燒令通赤。常約令火五斤以來,漸漸添,火氣小卻添至五斤以來,照顧勿令炭濃薄不一,可添至三秤,得濟,去火,漸令冷,入在地坑內,深一尺以上,用好黃土蓋之,候三日取出,打破合子,取藥,細研,約三十兩。別人∶胡椒(末) 萆撥(末。各七兩) 真赤石脂(末,三兩) 好官桂心(末,六兩) 附子(及六錢以上者,炮去皮、臍,取末十二兩,以好法酒一斗熬至三升,然后入附子末為糊,和前藥)上丸如雞頭肉大,留少酒膏,恐藥干。候干,輕病每服一粒,重病二粒至三粒,米飲湯下,空心食前,溫酒、鹽湯亦得。小兒吐瀉,慢驚,研一粒,米飲灌下。如有固冷陳寒,宜常久服餌;如病安愈,不得多服;如覺熱渴,即加木香、桂末一錢,同和服之。趙丞相云∶此方得之國醫李安仁。安仁云∶此藥比之四神丹尤為有造化也。
《張氏家傳》治小兒慢驚方。
活大馬閘(一條,明底,經三伏者中使) 直者蜈蚣(一條,只用上截半條,活死皆可)上二味用藏瓶一個盛在內,泥固濟,火燒存性,殺研細,用麝香、薄荷、米泔水只作一服,立效。小兒量多少加減。
《張氏家傳》治中風及香港腳痹弱,不能轉側,兼治小兒慢驚。小續命湯方麻黃(湯炮三次,焙干) 桂枝 甘草(炙。各半兩) 防風(一分半) 赤芍藥 白術 人參 川芎 附子(炮裂,去皮臍) 防己 黃芩(各一分)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取八厘清汁入生姜汁再煎兩沸。溫服,日二服,夜二服。若柔疾、自汗者,去麻黃;夏間及病有熱者,減桂枝一半;冬及始春,去黃芩。
《張氏家傳》小兒慢驚、虛風。羌活膏方羌活 獨活 人參 茯苓 防風 官桂 干蝎(全) 硫黃 水銀(以上各半兩) 麝香(少許)上件八味為末,后將硫黃于銚子內熔汁,入水銀拌和勻,研為細末,再研細,煉蜜為膏。每服皂子大,荊芥湯化下。
《莊氏家傳》治小兒慢驚風,有虛積。軟金丹方胡黃連(末) 青黛 蘆薈 香墨(并研。各一錢) 膩粉(半錢) 使君子(末,五個) 天漿子(末,三個)麝香(一字)上件為末,同研如粉,煉蜜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
《孔氏家傳》睡驚丸 治慢驚。方中有睡驚丸甚多,此所犯之,藥迥不同。
白附子(末) 蟬殼(末。各挑一錢匕) 天麻(末) 朱砂(末) 大附子(炮裂,去皮、臍,為末) 青黛(末)天南星(以白礬湯浸一宿,焙干為末)雄黃(末) 全蝎(去尖毒,為末。各挑半錢七) 麝香(別研,半字匕) 腦子(一字匕,別研,入藥)上件一十一味同研令勻,入飛羅面少許,滴冷水為丸如此○大。每服一丸,以薄荷湯磨破化下。
《孔氏家傳》硫黃丸 治陰癇。有二等小兒∶小便澀,則硫黃丸入一分茯苓;若小便不澀,只一味硫黃也。
《孔氏家傳》解小兒一切傷風及慢驚。脾風膏方天麻(酒浸一宿,切、焙、為末) 朱砂(別研) 人參(末) 川芎(末。各一錢) 干蝎梢(炒為末) 白僵蠶(直者,炒為末。各三七個) 牛黃 龍腦(各別研,一字) 麝香(別研,半錢)上件九味一處又研勻,煉蜜為膏。每服半皂子大,荊芥蔥湯化下。神妙。
《孔氏家傳》小兒慢驚,脾風。(取涎。)上用天南星不拘多少,為末,用竹瀝油調下,喉涎自出。
《趙氏家傳》治小兒慢驚方。
上用天南星一個,酒浸四十九日,取出。用活蝎四十九個,逐個將天南星令蝎螫,至蝎困,即以候遍,切作片子,慢火焙干,研成末。每服一字,薄荷湯化下。
《趙氏家傳》羌活膏 治小兒胃虛生風,變成陰癇,憂齒肉蠕,目澀饒睡。又療傷風壯熱,寒壅風熱,鼻塞呵欠,精神不爽。
羌活 獨活 天麻(炙) 川芎 人參 茯苓(各一兩) 干家薄荷 直僵蠶(炒。各半兩) 全蝎(一分) 防風(一兩半)上為細末,煉蜜和成膏。每服一皂皂大,用荊芥、乳香煎湯化下。荊南太醫錢 方。
《趙氏家傳》溫驚丸 治小兒陰癇諸證方。
天南星(一個,炮) 香白芷(如天南星,炙) 京墨(天南星三分之一,燒過) 麝(少許)上為末,糊丸作小餅如○大,薄荷湯化下。丸了,外以銀箔或金箔裹之。
《吉氏家傳》治慢驚風。牛黃膏方牛黃(半字) 棘岡子(七十個,去殼) 生朱砂(半錢) 輕粉(一錢匕)上末用棘岡子肉研為膏,丸如芥子大。每服三丸,芥菜湯下。
《吉氏家傳》治小兒慢驚,饒睡,眼不開方。
鉤藤 防風(去蘆。各一錢) 蟬殼(半兩) 蝎梢 朱砂(各半錢) 麻黃(一分、去節) 麝(少許)上件末。每服一字或半錢,煎薄荷湯調下。大小加減。
《吉氏家傳》治慢驚風,喉內有涎。辰砂散方蛇黃(一個,火內 ,醋淬,用一錢,為末) 白雞糞 鼠屎 白丁香(各一錢,燒為末)上都入乳缽內,研勻。每服半錢,麝香湯調下,三歲以上麝香酒調下。不過三服,涎必下,若涎不下,難治。
《吉氏家傳》治慢驚風,化涎。牛黃散方牛黃(二錢) 朱砂 雄黃(各一錢) 南星(一個,水二盞、生姜一塊,槌碎,同煮,去姜) 金銀箔(各五片)輕粉(抄一錢匕) 麝香(半字)上為細末。每服一字,薄荷湯調下。
《吉氏家傳》治吐瀉傳成慢驚。醒脾散方濃樸(一兩,細銼,用水一盞, 砂一豆許,用水煮,取出焙干,秤一錢) 草果子(一個,面裹煨,去皮及面)人參 茯苓(各一錢) 甘草(炙) 陳皮(去白。各半錢) 白豆蔻(一個)上末。每服半錢,冬瓜子煎湯調下,棗湯亦得。
《陶善化傳》治小兒慢驚方。
上用貓糞少許,燒為末,以麝少許,米飲下。
《趙氏家傳》治小兒慢驚。萬安散方(亦治慢脾風。)全蝎(七個,以生姜自然汁浸) 好朱砂(半錢,別研) 麻黃(一錢,揀細直者,生姜自然汁浸) 薄荷(原生者,以生姜汁浸開,每蝎一個,以薄荷七葉裹遍,以麻黃經系竹筋夾,炙令黃色) 濃樸(二錢,去蘆頭、皮,生姜自然汁制) 白術(一錢,用水七分,一盞銀石器熬盡水,片開,焙干)上各持制了,為細末,再入朱砂,研細。新生兒半錢,周 以上一錢,量兒大小加減。日三服,并用金銀薄荷湯下。
安師傳治小兒慢驚風藥方。
上先研臘茶一夸,入生腦子半錢,以湯點八分一盞,用鐵杓一枚盛定,將蛇黃一個于火邊頃放,候炙極熱入杓內茶中,淬再三,至茶盡,研為細末。金銀薄荷湯調下,一歲以下半字,一歲以上一字。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治脾風方并歌∶孩兒驚久積涎生,傳入脾家事不輕。忽發如雷風雨勢,去涎方可得安寧。粉霜丸(慢驚用銀粉,須審用。)粉霜 真珠(末。各半錢) 朱砂 半夏(生姜汁浸。各一分) 白附子(一個,炒) 蝎(十四個,全者) 水銀(一錢,結砂) 腦麝(各少許)上件為末,蒸餅心為丸如此○大。每服三丸,淡姜湯吞下,大小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