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4章

  • 幼幼新書
  • 佚名
  • 3836字
  • 2015-12-26 18:09:16

《圣惠》治小兒驚啼煩熱,眠臥不安。龍齒散龍齒 麥門冬(去心焙。各半兩) 赤芍藥 川升麻 川大黃(銼碎,微炒) 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分)上件藥搗,粗羅為末、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頻服之。

《圣惠》治小兒風熱驚啼。牛黃散方牛黃(細研) 犀角屑 人參(去蘆頭) 茯神 防風(去蘆頭) 細辛 蚱蟬(去足頭炙,微炒) (醋拌,微炒) 朱砂(細研) 甘草(炙微赤,銼)上各等分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更研令勻。一、二歲兒每服一字,用竹瀝調服。三、四歲兒每服半錢,不計時候服。

《圣惠》治小兒驚啼不止。犀角丸方犀角屑(半兩) 羌活 胡黃連 龍齒(各一分)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煎金銀湯研破三丸服之,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初生及一年內,兒多驚啼不休,或不得眠臥,時時肚脹,有似鬼神所為。赤芍藥散方赤芍藥 桂心 白術 甘草(炙微赤,銼) 川大黃(銼碎,微炒)上各等分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量兒大小加減溫服。

《圣惠》治小兒驚啼煩悶,壯熱少得睡。牛黃丸方牛黃(半分) 牡蠣(燒為粉) 川大黃(銼碎,微炒) 黃芩 龍角(各一分)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盈月兒以乳汁研破、服二丸。一歲兒以薄荷湯下五丸。余以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驚啼,發啼即熱,朝夕惕惕,大便或青、或黃、或赤白。雄黃丸方雄黃(細研) 牛黃(細研) 牡蠣(燒為粉。各半兩) 真珠末(一分) 巴豆(三枚,去皮心,研出油)上件藥都研為末,煉蜜和丸如黍米粒大。小兒一月或五十日,未發時飲服三丸,母抱臥炊一斗米頃,兒當寐,身體輕,汗出即解。一服不解可再服。若小兒傷乳不安,腹中有痰乳,當微下如 雞子、鳥屎、鼻涕,勿怪,便住服藥。

《圣惠》治小兒驚啼及夜啼不止。服伏龍肝丸方伏龍肝 朱砂(各一分) 麝香(半分)上同細研,蜜和丸如綠豆大。候啼即以溫水調一丸與服,必效。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驚啼,狀如物刺。柏子仁散方(《圣惠》亦收治軀啼)柏子仁(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一、二歲兒每服一字,用粥飲調服。三、四歲兒每服半錢,一日三、四服。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寒熱,驚啼不安。雷丸浴湯方雷丸 牡蠣粉 黃芩 細辛(各三分) 蛇床子(一兩)上件藥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分為兩度,看冷暖用。先令浴兒頭,勿令水入耳目,次浴背膊,后浴腰以下。浴訖避風,以粉撲之。

《嬰孺》治小兒夜睡,忽驚啼不識母,母喚之搖頭方。

上小兒忽驚啼不識母者,是夢中見母棄之去,謂母實去故啼。但令人抱坐于暗中,令母從外把大火入來,喚之即止。所以然者,謂母去還來也。此方天下未之知,隱居效方。

《嬰孺》治小兒驚啼不安,此腹痛故也。至夜輒極,狀如鬼禍。五味湯方五味子 當歸 白術(各三兩) 甘草(炙) 桂心(各二兩)上以水二升,煮一升,為服三,量與之。

《嬰孺》治少小喜驚啼,臟氣不足,或邪氣所動。金匱銀屑鎮心丸方銀屑 虎骨 城門上雞頭(炙黃) 細辛 雄黃(以上各一分) 獨活 磁石(飛。各半分)上為末,蜜丸。兒生百日,丸梧子大,絳紗袋盛系,男左女右。十日以上兒驚者,左、右臂及兩足俱系之,亦可涂手足心,合時面東。忌雞犬、婦人見之。

《嬰孺》治少小驚啼,怕怖寒熱。細辛膏方細辛 桂心 白蘞 蜀椒 烏啄(各三分) 濃樸(五分)上以豬脂一斤,煎藥三沸,絞去滓,火炙,手摩腹背炊三斗米久,百痛寒熱皆可用之。(藥性稍溫,須兼寒熱方用之。)錢乙蟬花散 治驚風夜啼,切牙,咳嗽及療咽喉壅痛。

蟬花(和殼) 白僵蠶(直者,酒炒熟) 甘草(炙。各一分) 延胡索(半分)上為末。一歲一字,四、五歲半錢,蟬殼湯下,食后。

錢乙安神丸麥門冬(去心,培) 馬牙硝 白茯苓 干山藥 寒水石(研) 甘草(各半兩) 朱砂(一兩,研) 龍腦(一字,研)上末之,煉蜜為丸雞頭大。每服半丸,沙糖水調下,無時。

張渙∶嬰兒眠睡著,忽啼哭驚覺,面赤口干,狀若神祟。即非夜啼,乃風熱邪氣乘于心臟,名曰驚啼。宜用牛黃膏方(常服除胎熱)真牛黃(別研) 牡蠣(燒為灰,別研為粉。各一分) 人參(去蘆頭) 甘草(炙。各半兩)以上并搗,羅為細末,次用∶辰州 朱砂 水磨雄黃(并細研,水飛。各一分) 龍腦(研,半錢)上件諸藥一處研細勻,煉蜜和成膏如雞頭大。每服半粒至一粒,薄荷湯化下,乳食后。

《劉氏家傳方》∶小兒驚啼。

寫天心二字于囟門上,寫泥丸二字于丹田上。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治驚啼方。

孩兒咬齒即因驚,唇赤饒干面色青。夢里有時頻叫喚,青云散子早惺惺。青云散石蓮心(一分) 天南星(炮) 僵蠶(取直者) 蝎 郁金(皂角煮。各一錢半) 雄黃(一錢) 粉霜(半錢)上件為末。每服一字、半錢,看大、小,蜜湯調下。

軀啼第八

《巢氏病源》小兒軀啼候∶小兒在胎時,其母將養傷于風冷,邪氣入胞,傷兒臟腑。故兒生之后,邪猶在兒腹內,邪動與正氣相搏則腹痛,故兒軀張蹙氣而啼。

《嬰童寶鑒》小兒軀啼歌∶小兒胎里受風寒,生下啼呼不得安,腹痛軀張常蹙氣,良工明候細尋看。

《千金》治小兒胎寒軀啼,腹中痛,舌上黑,青涎下。當歸丸,一名黑丸方。當歸 野狼毒(各九銖) 吳茱萸(一作杏仁) 蜀椒(各半兩) 細辛 干姜(炮) 附子(炮,去皮臍。各十八銖) 豉(七合) 巴豆(去皮膜,十枚)上九味搗七種,下篩,秤藥末令足,研巴、豉如膏,稍稍內末搗,令相密和,桑 盛,蒸五升米飯下出,搗一千杵。一月兒服如黍米一丸,日一夜二,不知稍加,以知為度。亦治水癖。

《千金》馬齒礬丸 治小兒胎寒,軀啼驚癇,腹脹不嗜食,大便青黃,并大人虛冷、內冷,或有實不可吐下方。

馬齒礬一斤,燒半日,以棗膏和。大人服如梧子二丸,日三。小兒意減之,以腹內溫為度,有實實去,為妙。

《千金》治小兒忽患腹痛,夭矯汗出,名曰胎寒方。

煮梨葉濃汁七合,可三、四度飲之。

《外臺》∶《千金》小兒因宿乳不消,腹痛軀啼。牛黃丸方大附子(二枚,炮去皮) 牛黃(三銖) 巴豆(去心皮,熬) 杏仁(去皮尖,熬,別搗) 真珠(各一兩,研)上五味搗附子、真珠下篩,別搗巴豆、杏仁令如膏,內附子及牛黃搗一千二百杵,若干,入少蜜成之。百日兒服如粟米一丸,三歲兒服如麻子一丸,五、六歲兒服如胡豆一丸,日二,先乳哺了服之。膈上下悉當微轉,藥全出者病愈,散出者更服。

《圣惠》治小兒軀啼,腹脹胸滿。牡蠣散方牡蠣(燒為粉) 伏龍肝(細研) 甘草(炙令微赤) 蒼術(銼,炒熟。各一分) 麝香(半分,細研)上件藥于木臼內搗,細羅為散。每服半錢,研陳米泔澄清,煎竹茹湯調服。量兒大小增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軀啼不止。牛黃丸方牛黃(一分,細研) 代赭石 牡丹(各三分) 麝香(一錢,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下兩丸。

《圣惠》又方燒豬糞,以沸湯淋取汁,看冷暖浴兒,并與少許服之。

《圣惠》又方上以新馬糞一塊,絞取汁與服之。

《圣惠》治小兒胎寒軀啼,溫中止痛。雀糞丸方雄雀糞(一分) 牛黃(細研) 赤芍藥 芎 (各半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百日兒每服以乳汁下一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胎寒,虛脹滿,不嗜食,大便青夾白膿及欲發癇。宜服調中丸方當歸(半兩,銼,微炒) 細辛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各一分)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 野狼毒(半分,炒黃) 巴豆(二十枚,去皮心,出油盡) 杏仁(十二枚,湯浸,去皮尖,炒微黃) 豉(四合,炒微焦)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以器盛之。未滿百日兒以溫水下一丸如麻子大。一、二歲兒服兩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以利為度。

《圣惠》治小兒五十日以來胎寒腹痛,微熱而驚,聚唾弄舌,軀啼上視。此癇之候,宜服此方。

豬腎(一具,薄切,去脂膜) 當歸(一兩,銼,微炒)上只當歸一味粗搗,二味相和,以清酒一升,煮至七合,去滓。每服取如杏仁大令兒咽之,日三服,夜一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良。

《圣惠》又方衣中白魚(二七枚)上以薄熟絹包裹,于兒腹上回轉摩之,以瘥為度。

《嬰孺》治少小胎寒,腹痛軀啼。黃 散方黃 當歸 芎 干姜(各四分) 甘草(三分) 黃芩(六銖)上為末,二十日兒用乳汁和一胡豆大,日三夜一。五十日一小豆大,百日二小豆大。藥溫中無毒,若無黃耆,可缺也。兒生便服,使寒氣不得生,亦不吐,服之期年止服,妙。若寒氣 痛,啼不可忍,以水煮飲之,如服理中丸法。服藥補益之,可數十倍,節度無苦。

《嬰孺》治少小兒啼,夜不安欲驚,腹中風痛如中風,發有時,夜則甚,如有鬼禍方。

當歸 芍藥(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 桂心 白術(各二兩)上切,以水二升煮八合,服一合,日進三服,量與服之。一方無芍藥,有五味子(二兩。)《嬰孺》治少小軀啼,掣縮吐哺。當歸丸方當歸 干姜 細辛 附子(各六銖) 野狼毒(二銖) 吳茱萸(半合) 豉(三合,炒) 杏仁(二十枚,去皮炒)上為末,蜜丸黍米大。小兒一丸,日進三服。大兒二丸,量與之。亦治胎寒。

《嬰孺》治小兒胎寒聚唾,弄舌軀啼,反張怒驚。當歸散方黃 細辛 當歸 黃芩 龍骨 桂心(各二分) 芍藥(四分)上為末,乳汁調服一大豆許。日進三服,夜一服。

張渙∶嬰兒在胎之時,其母將養,一切不如法;及取涼飲冷過度,冷氣入兒腹胃,使胎氣不強,致生下羸弱多病,俯仰多啼,名曰軀啼。宜用養臟湯方川當歸(一兩) 沉香 丁香 白術 桂心 川芎(各半兩)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八分,入生姜二片,煎至四分,去滓,放溫時時滴口中。

《劉氏家傳》治小兒胎氣弱,陰陽不調,晝夜軀啼不已。

好乳香(水中坐,乳缽研細,秤) 沒藥(別研) 木香 姜黃(各四錢) 木鱉子仁(二十枚)上先將后三味同為細末,次研入上二味,煉蜜和成劑收之。每一歲兒可服半皂子大,余以意加減,煎鉤藤湯化下,無時,次用魏香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任丘市| 华蓥市| 兴山县| 阳东县| 文成县| 平谷区| 遵义县| 香港 | 慈溪市| 威海市| 三原县| 晋城| 景谷| 搜索| 霍山县| 富裕县| 河西区| 蒲城县| 宁明县| 远安县| 潜江市| 彭州市| 玉山县| 达拉特旗| 临西县| 会泽县| 湄潭县| 都昌县| 清河县| 荔浦县| 宿松县| 吴忠市| 怀化市| 黄浦区| 山东| 海口市| 香港| 鹿泉市| 饶阳县| 赤壁市| 额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