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 幼幼新書
  • 佚名
  • 5132字
  • 2015-12-26 18:09:16

凡色赤在左顴者,心熱。在右顴者,肺熱。在兩目者,肝熱。(其色在于兩目,眼周遭也。)在口四畔者,脾熱。在兩耳前后者,腎熱。凡白色在右顴者,肺氣盛。左顴者,微邪干心;口四畔者,氣不順。凡黃色在口及人中,并左右兩邊黃者,脾有疾。黃色微者,胃氣不和。凡青色在兩眼,(目中白人也。又在目坑者,亦同也。)是驚欲發。在左顴上,心多驚悸。右顴上者,風入肺為咳嗽而喘。凡黑色滿面者,腎冷,必下黑糞。此者辨五臟病色,更識春夏秋冬四季,斷其病狀,須在審詳,勿令誤矣。

面黃白色,有積。面青白色,有驚。面色赤,身熱者,傷寒。面色赤,耳尖冷,身熱者,疹痘。面色青黑,或時吐白沫者,客忤。非時面上紅赤變易不定者,驚。眼睛黃者,有積。面黃,兩顴小赤者,驚疳。面青黃,鼻癢,目昏者,風疳。面青黑,色夭糾,啼呼者,中寒之患。初生,面目上、鼻口左右悉黃為血 。人中鼻下青,乳不消。痢下青者,衣薄中寒。諸陽皆會于面,陽衰本有風邪,夾冷者面青。鼻下兩邊赤者,名赤鼻。

面青白,軀身哭者,胎中受邪。面青者,肝癇。面赤者,心癇。面白者,肺癇。面黃者,脾癇。面黑者,腎癇。

心風∶唇赤,汗流,面赤。肝風∶兩目連額并唇青面黃。脾風∶腹滿,通身黃。腎風∶脅有 ,面黑。肺風∶胸滿,鼻下目下色白。

面赤或壯熱,四肢煩,手足心熱,為心腹熱痛。面色或青或白,甚者至面黑,唇、口、爪皆青,是心腹冷發痛。鼻上赤色是風疳。

小兒傷寒,鼻燥喘息,鼻氣有聲者,必衄候。

凡色者,應其春青,夏紅,秋白,冬黑,在四季而黃,此五色為平也。

凡春得黃色,夏得白色,秋得青色,冬得赤色為微邪。雖有病,不治而自愈,亦為欲瘥之候。

凡春得白色,夏黑,秋赤,冬黃,四季青,此五色為惡色,見之雖不患亦大兇。

《嬰童寶鑒》面部異色∶青色如橫針眼下,死。鼻上色青,腹中痛,死。面青目黑是肝氣所傷,榮衛不通,難瘥。青色連目入耳,死。赤色入口三日死,赤色入眉上,入目,死。黑色從眉繞目者七日死。黑色入口二日死。黑色繞口者死。鼻上黑色患水腫,人中黑色者死。鼻色白為吐血死,亦破傷出血后死。白色繞眉,患肺疾。黃色,鼻上臍中寒極。

《嬰童寶鑒》年上色(謂鼻準上,中為年上,上為壽上∶)鼻準頭上微微高處名曰年上。(看年兇吉。)更上一位,亦有微起處名曰壽上。(看夭壽也。)上得青色,白色,黑色,赤色,并不可治。雌黃色如金者平。

又曰∶春色白,秋兇。夏色白,冬兇。

《嬰童寶鑒》四墓色(從兩眉間直上至發際,左為父墓,上為母墓,口吻直下為男女墓∶)四墓上有四季正色者平。

春得青平,白在四墓七日死。夏得赤平,黑在四墓四日死。秋得白平,赤在四墓四日死。冬得黑平,黃在四墓者死。

四季黃平。青在四墓者死。

察形色治病第九

《秘要指迷》形證秘要指迷形《惠眼觀證》云∶虛實之狀,不拘肥瘠,系乎氣色。有肥而氣怯,瘠而氣壯。怯則色軟,壯則色盛。由此觀之,五臟之色皆見于面。肝青,心赤,肺白,脾黃,腎黑。雖然肝王于春,心王于夏,肺王于秋,脾王于四季,腎王于冬。設或不春,不冬,有時而變面青黑,又非系乎肝腎也。時非四季,有時而變面黃赤,亦非系乎心脾也。時非在秋有時而變面色白,亦非系乎在肺也。忽然青黑者,主乎痛。忽然黃赤者,主乎熱。忽然白色者,主乎冷。

此由氣有閉滯,非系乎時也。泛常而色見于本部者,又非此論也。

心肺系乎兩臉,脾則見乎唇之四際,肝則見乎眼之四傍,腎則見乎兩鬢之際。始見于本部,又形于他位,前所謂不可一端而取也。

至如脾主唇之四際,其色白則主吐瀉。或痢病之日久,忽然紫黑,此心腎之氣傳之于脾,主乎敗絕,不三日而死也。眼之四傍,其色青則主驚涎閉結,微微白色交侵則肺之克肝,亦死候也。由是推夫五臟之氣遍行于面,不可執一而視也。

《惠眼觀證》云∶小兒之病,其實者面色紅赤,風之欲生則或先搖頭,或自扎眼。虛者面色淡黃夾白,氣之怯則頭軟弱,眼目昏昏。又有實而氣血閉者,面色青黃,夜睡多汗,加之唇干氣粗,脅下刺痛,晚或躁悶。又有虛而大小便澀滯,眼遲息緩者,此脾有滑積,其形候如此。由目力觀之,切忌小兒睡起與夫啼聲方斷,此古人深戒也。凡有重病,氣色未定則先將手候太沖,兼掐腳心,或不知病,乃一絕也。又看眼色如何,果混濁而不名譽則死矣。

《惠眼觀證》又云∶小兒生下三朝七日,面蔥白色者,為胎氣不足,近不可過六十日,遠不過 。

壽上一點青色,驚著胎氣。凡因驚后,兩眼皮上筋起,赤則驚積,青則疳積,紅則風積。鼻心紅色直上此心熱,主發癰瘡,或夜啼,睡臥不穩,或熱,或痢病。兩眉心青氣起,主著仆,不然被打驚著。眼坑下紅色起,主心驚,因人叫喚,或雞犬驚著萬一,胸膈煩,夜或熱。兩眼尾青筋直上發際,主肝氣怯弱。如有疾病,其筋愈青,面色愈白,主慢驚搐搦候,大腸亦冷。唇紅面赤,主有傷壯熱,又更啼哭,必傷寒頭痛外候,用手按太陽穴,見動來抵手是也。臉青唇黑,若元有驚候則主驚氣結痛,須發驚也。如本無驚,忽然青者,唇反干燥,其聲直叫,此因冷物傷脾。唇之四外淡白色,主脾虛吐瀉及患痢。如已吐瀉,有黑色繞上唇者,必死。若患痢重,則唇上一路干白。唇之四外黃,主食傷脾。唇之四際青色淡淡起者,主脾胃有涎,即發傷寒,脾虛引起潮熱。唇之四外赤色,主心脾受熱,氣血壅滯,或發口瘡。兩臉上有絲紋淡紅夾赤,此因肺受熱,主嗽或血不潮心,夢多驚叫,睡臥不安。眼坑下青黑色繞轉,主肝氣敗絕涎生。又面臉上有紅絲,從下直上眼尾,此心肺極熱生丹瘡。眼睛黃色,主肺有粘積。眼睛青色,主肺有風氣并脾氣。又白,即主渴候,遍身黃腫如熟李?;蛞驗a痢,手足浮腫。若面色變動,或青或赤,耳葉冷,腹內痛,好吃冷水,主發疹痘。兩耳畔青黑,筋橫過發際,主臍下痛及疝氣腎吊也。生下一月或二月,面色忽微微青白,偃身哭者,主胎中受邪氣。非時面赤,或壯熱。

四肢煩,手足心熱,主心腹熱痛,遍身虛腫。面色青黃,頭皮光腫者,主熱疳候。氣入,四肢皮上粟瘡。唇口微微青黃,主肝臟風熱,及脾有滑積,或腹痛瀉。生下頭腫,胎氣不足。眼澀睛赤,揉眼揩眼,面青黃多淚,主風疳在肝臟。

《惠眼觀證》∶小兒氣色言之難矣。在視之精熟,方知子細。全黃色中有黃而色似乎黯者,唇似微白,主乎疳氣?;虻S而青者,主肝脾皆虛,或有潮熱,或患瀉痢。小兒疾患須先看脾氣,此一臟生病最多,何哉?吃物無度,冷熱無節,因而傷損?;驗a,或滯,或痢,以致肌肉羸瘦,往往傳變于丁奚、哺露。雖二候一同,肚高腳細,頭發干枯。但丁奚者,有蟲。哺露者,腹高青筋,吃物不變是也。

《惠眼觀證》辯形色∶大抵氣色各隨其時而言之,至如淡淡青黃,脾胃虛怯而致。此在春與冬末看之,多患傷寒、疹痘。在秋于夏末觀之,多患吐瀉、瘧痢。蓋病有陰陽,各以時候擊觸而成。此則言其大概無所出也,宜常記之。

又唇之上一路白,主吐。唇棱上一道白,及唇尖微騫,主痢。唇四際青,主瀉。唇下一抹黃,主傷。唇上黑色者,胃氣絕,必死。眼下臉赤,主睡不穩,多啼叫。眼白芨青,主驚。

《保生論》辯小兒生死形色法∶兩眉(屬木)──青色(吉),黃色(主霍亂)。兩眼(左太陽,右太陰)──黑睛黃(主傷寒),白睛黃(有積)。

兩風池氣池──青色(主風候,)紅色(主發熱),紫色(主吐逆)。印堂──紅色(主夜啼),青色(主溺瀉)。壽上、年上──青色(主第二次受驚),赤色(主瀉后發躁)。微黃(平)。山根──青色(主發熱生驚),黑色及黃色甚者(主死)。

人中──黑色(主蛔蟲咬心,)患久,人中縮者(主死)。承漿地閣──黃色(主霍亂),黑色(主風雨驚),赤色(主痢血)。止口──紅黃色(平),白色(脾絕),黑色繞口(主死)。兩頤──黑色(主滯頤疾),赤色(主斑瘡眼)。兩頰──赤色(主傷寒),右赤色(肺臟熱,主生喘),左赤色(心臟熱,口生瘡)。兩金匱──青色(第三次驚,主生風候)。

兩耳前──青色(主驚)。兩太陽穴──青色(第一次驚)。紅色(主血淋)。兩顴──赤色(主五臟皆有熱),赤色連耳入目,七日亡。

黑色繞口者,二日亡。黑色從眉入目者,當日亡。鼻干黑色者,二日亡。眉青目黃者,必亡。面黑唇紅者,必亡。眉青唇黑不食者,必亡。

《莊氏家傳》察小兒氣色候∶凡察小兒氣色,先安定自己神色,勿令散亂,兼忌孩兒初睡起及啼哭聲未絕,并未可察視。

面青,肝病。赤色,心病。白色,肺病。黃色,脾病。黑色,腎病。兩目青色,主肝風驚癇。兩耳前后黑,主腎熱,風虛多啼,不得睡。兩目赤色,主肝臟積熱。左額上有丹絲紅紋,心積熱。右額上白色,肺邪干心。

右額上白色,肺臟邪熱。左頰上赤者,肝熱。右頰赤者,腎積熱??谒呐宵S如橘,脾積熱??谒呐锨嗌?,兼有青筋,主驚??谒呐习咨?,榮衛氣滯。兩目黃,主積食不化、疳、蛔。人中左右兩傍黃,主胃逆。面青,愁思客忤覺驚。人中青者,主下痢。面赤紅,主傷寒。面赤頭熱清涕,傷寒疹痘瘡。面青,兩鼻下赤,主盜汗,伏冷,陰證。面非時紅,或紅,或赤變移者,主時中受邪驚。面黃,兩額微赤,主驚疳。面青黃,鼻癢,目昏者,風疳。眼上赤色,啼叫用力,吐乳不受,手足冷者,死。眼下青色,如橫針者,死。黑色從眉繞目者,七日死。

長沙醫者毛彬傳面部察色∶黑色發于年壽,驚氣伏脾?;蛏滹L池,肝生風逆?;蜻B氣池,大腸冷滑。印堂黑,耳花黑,皆死候也。余部皆心不調,但順榮衛,別觀所定處。

赤色發于顴上,心臟伏熱?;蜻B氣池,傷寒之候。風池上作輪,急驚將起?;蛴谀陦凵弦姵啵切钠O熱,口內生瘡。或臉上赤,胃熱,或生干逆,或吐蛔蟲?;蛏蠜_印堂,下達頤門,皆不好也。

青色發于風池者,肝虛風候。下繞氣池,吐痢日久。或當年壽,上沖印堂上下,傷寒夾驚之候。當文武之臺入眼,慢驚風起。頤門久見者,皆久積痞氣。

黃色發于頤門,脾虛疳積。年壽上黃,大腸冷。有黃到準頭,脫肛。風池黃,脾風將起。氣池黃,胃弱困重生蛔。臉堂上下黃,脾困之候?;蚰陦?、印堂黃,皆吐瀉脾虛也。黃繞金匱、承漿,脾毒積痢候。

白色發人中,或如縑素之垂雪,當人中止者,初變蒸也。當風氣二池,皆肺壅咳嗽?;蛭奈涠_上氣滯,多成積瀉?;蛉酥兄鄙系綁凵希勿釋⑸跻?。

面部皆青,肝絕。皆赤,心絕。皆黃,脾絕。皆白,肺絕。皆黑,腎絕。

心絕,舌縮,魚口。腎絕,筋拘,逆冷。脾絕,胃逆,谷不化。肺絕,喘促,脫肛。肝絕,搐搦,生涎。

并死候也。

治病要法第十

唐·孫真人《玉關要訣》風盛之脈須與解之。驚熱之脈須與利之。傷冷之脈須與溫之。積聚之脈(一云積熱)。須與下之。或虛中有積熱,先與利熱,后與治虛。熱里有虛,先與補虛,然后退熱,次調胃氣,即無誤矣。

《惠眼觀證》論治病∶夫驚啼者,皆因滯,風熱在心,恐生其涎,必當取下。夫驚熱,但治脾驚,化心下涎,必自安也。夫疳熱者,皆傷脾胃,受積傳邪心腎,必先解邪熱,次服疳藥。夫驚瀉者,必當勻氣。夫傷寒者,微微用湯解表里。

夫疳有五種,在意消息。

若麻痘已出,不可冷藥過多,或成瀉痢,或使毒瓦斯不出,殺人。若麻痘未出,則宜解之。若霍亂,皆因胃氣不順。若三歲,目忽然而閉,乃成肝疳,煮肝散子服之。

凡小兒取積藥,便下勻氣湯隨之,乃不損小兒。

《惠眼觀證》又云∶調治小兒之法,當須慎護腎胃氣也。緣小兒未有天癸之旺而常根據四時也。胃氣一虛,病皆滋長,輕者至重,重者必死,此決然之理也。觀令醫者,不深念慮,而云小兒純陽之氣。凡有疾病須當疏下,是以世之為醫者執此而妄資疏泄,因此而死斃者不可勝紀,良可嘆也。雖然疏下在乎審諦而不可過,調理小兒之要也。今夫五臟生病自有陰陽,在臟為陰,在腑為陽。為陰者,為陰邪所中,慢驚、吐瀉、瘧、痢之病是也。

為陽者,為陽邪所中,急風、傷寒、疹痘之病是也。然陰陽之氣相感而動,以陽感陽,以陰感陰。陽或未動,待陰而動。陰或未動,待陽而動者有之矣。冬末春初,多患傷寒疹痘,是其陽病感陽而動也。夏末秋初,多患吐瀉、瘧痢,是其陰病感陰而動也。誤或冬末春初,患一驚候,與之化涎,未與之下,遷延至秋,其發則慢,是陽病積之為陰,是感陰而動也。秋末冬初,患一驚候,不與下涎,至春氣之盛激觸而發,是其陰病待陽而動也。由此推之,調理小兒在乎壯陰陽,識虛實。凡有一病,知之于未然之前,能審知實則生風,虛則氣怯,乃善矣。

《聯珠》論小兒五虛不治(謂病久而虛,五者或腫也∶)手心腫、臍中腫、腳心腫、腎陰腫、舌頭腫。

小兒五硬不治∶心硬(啼無淚)、頭硬、手硬、腳硬、背硬。

小兒五軟不治∶手軟、項軟、腳軟、腰軟、背軟。

又歌曰∶小兒不與大人同,得病多由驚熱風。先治心神次除熱,脈宜緊數及浮洪。

長沙醫者毛彬集入室生死候∶有候小兒定脈部,左臂為肝上為肺。對面為心并曉然,脾病只看見勾睡。腎病夜間不發作,急死之候將口約。忽然吐出冷頑涎,如此徒勞下良藥。聲細聲嘶氣血里,昏昏不語大難醫??裱圆徽J人形狀,氣滿胸中也可悲。久患唇紅不可醫,驚來眼滿勿相窺。睛青頰赤耳花黑,發直鴉聲怕亂啼。手若無紋舌須黑,鼻頭渾黑口雙垂?;杌柚凰婚_眼,便是神仙難救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江县| 瑞丽市| 武义县| 武定县| 克拉玛依市| 海门市| 闽侯县| 和平区| 达孜县| 手游| 囊谦县| 崇文区| 印江| 中卫市| 西宁市| 太湖县| 铁岭市| 韶山市| 东兰县| 呼玛县| 铜鼓县| 桐城市| 青州市| 共和县| 西青区| 津南区| 盐亭县| 兴海县| 商河县| 海淀区| 霞浦县| 从化市| 民丰县| 南昌市| 武威市| 中方县| 娄烦县| 黄山市| 隆回县| 石家庄市| 宣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