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辜疳)凡五門
無辜疳第一
(亦名無辜病 無辜痢病附)《巢氏病源》小兒無辜病候∶小兒面黃發直、時壯熱、飲食不生肌膚、積經日月遂致死者,謂之無辜。言天上有鳥、名無辜,晝伏夜游,洗濯小兒衣席,露之經宿,此鳥即將從上過,而取其衣與小兒著,并席與小兒臥,便令兒著此病。
《圣惠》小兒無辜∶腦后有核如彈丸、捏之皮下轉是也。凡小兒有此物,如禽獸舌下有噤蟲,若不速去,當損其命。此核初生,軟而不痛,中有蟲如米粉。得熱漸長大,大則筋結定,定即蟲隨血氣流散,有所停留;子母相生,侵蝕臟腑,肌肉作瘡。或大便泄膿血,致使小兒漸漸黃瘦,頭大發立,手足細弱,從茲夭折也。
《圣惠》∶夫小兒無辜痢者,大腹、泄痢膿血,毛發皮膚枯槁。肌體日漸瘦羸,腸胃既虛,痢無時節,故名無辜疳痢也。
漢東王先生《家寶》∶小兒無辜疾者,古云天上有一鳥名無辜。因曬小兒衣物,失取過夜,遇此鳥過尿之,令兒啼叫。諸病所生日漸黃瘦者,非也。蓋此是八邪所傷得之,其八邪者,饑、飽、勞、役、風、驚、暑、積,謂之八邪。久則令人日漸黃瘦、吃食不長肌肉,夜間多哭,身上或發微微壯熱,多渴,吃食不知饑飽、或生瘡癬是也。
《嬰童寶鑒》∶小兒無辜之疾者,腹中有塊,身上生癰,肌體羸瘦,毛發焦落,有腹氣喘,冷痢脫肛、吃食愛吐,即是無辜。明其病據者是也。按《元中記》云∶有一雌禽無雄,一名姑護,一名 星鬼。此禽但喜夜飛于人家庭院,見露小兒衣,即忙立其上,遺其毛羽,令兒患無辜之疾。至死不埋,死后即其魂魄化為斯鳥之子也。俗云天 、即非天 人,乃指鳥之為害爾。故名曰 星鬼也。
《萬全方》小兒無辜論∶夫小兒無辜疳者,其候面黃發直,時時壯熱,身無潤滋,頭露骨出,腦熱腹脹;好食肉醬,飲水無度,因而成痢。痢如泔色,背冷腹熱,又生積塊,腦后有核是也。
《玉函關》無辜論云∶自永徽四年,有鳥焉自西域而來,轉于海內,形如鴟雕,又若伏翼,不知其何物也,亦無有能識者。晝隱石室中,夜出撮蚤毛翅,有毒蟲如毫末遺于衣上,入肌膚毛孔中,致寒熱不常,作疾狀類疳。若襁褓嬰兒不慎于衣服或洗或浴,夜張于檐楹,則致蟲毒而作是疾。病由無辜而得,故號曰無辜疾。凡浴衣服,濯以蘭湯、烘以軟火,永無害焉。又有寒溫不常,乳食不節,傳作疳疾,狀類無辜,面黃發疏,身體枯羸,齒腥血出,頭鼻生瘡,寒熱往來,夜臥多汗,便餐泥土;臟腑不調,似結似痢,糞中蟲出,尿如米泔。作諸疳者,未有不因冷積留滯、蘊熱不除。寒、溫、饑、飽、喜、怒、虛、實八證之中;肝、心、脾、肺、腎五臟之內,言其五八者,原自此始。若久不瘥,手足如筒,龜胸鋸脊,壯大青筋,肉干骨露,項細喉出,喘促不常,溫潮間作,寒競無時,口含清涎,乳食向減,漸成疳勞惡瘦之候。《函關》別論解顱鶴膝、六腑停風、哺露丁奚、五臟失血,言胎而受焉。或見身體如紫光,目黃睛散,喘促心陷,兩脅腠滿刺痛,氣短,皮生紫瘡。牙根黑爛,舌如白梅,干噦塞逆,乳食直瀉,滿面槁色,唇如枯骨,耳焦干黑,皆為惡候,不可治療。未有此證,并分輕重得疾之源,用藥調理。
《朱氏家傳》無辜病八片綿歌∶孩子無辜氣,多因母作為。若人能慎護,安得見 羸?驚薄成風疾,暄寒作氣痿。須交除病乳,莫更著重衣。吃食無令早,能言不怕遲。論中八不許,胸起力頻微。頭皮光哲哲,毛發薄離離。肝擁侵雙眼,脾黃入四肢。渾身生癮疹,遍體是瘡痍,瀉痢無休歇,憎寒少定時。繡球全罔顧,竹馬豈能騎。白暈眸中現,清涎口畔垂。斗牙須咬甲,舉手要揩眉。夜夜餐瓜果,朝朝食土泥,胃傷腸肚脹,肺盛喘何疑!飲食無休歇、耽眠似醉迷。
《葛氏肘后》療小兒無辜疳痢方。
龍骨 當歸 黃連 人參(各二兩) 甘草(一兩,炙)上五物,搗、下篩,蜜和丸如梧子大。一服兩丸,白飲下之,日再。五歲以上服五丸。若不能吞丸,即研飲與之。此方是張大夫傳,效。
《外臺》崔氏無辜閃辟、或發干,瘰 ,頭發黃聳分去,或乍痢乍瘥。諸狀既多,不可備說。大黃煎丸方大黃(九兩,錦紋新實者。若微朽,即不堪用。削去蒼皮,乃秤)上一味,搗篩為散,以上好米醋三升和之。置銅碗內,于大鐺中浮湯上,炭火煮之。火不用猛,又以竹木篦攪藥,候堪丸乃停。于小瓷器中密貯。兒年三歲一服七丸如梧子,日再服。常以下青赤膿為度。若不下膿、或下膿少者,稍稍加丸。下膿若多,丸又須減。病重者,或至七八劑方盡根。本大人、小兒不等,以意量之。
此藥唯下膿及宿結、不令兒痢。禁牛、馬、驢、雞、豬、魚、兔、肉、生冷、粘滑、油膩、小豆、蕎麥。乳母亦同此忌。
《外臺》劉氏療孩子頭干,肚中有無辜者,益腦散方地榆(六分) 蝸牛(十二分 熬) 青黛(三合) 麝香 人糞(燒灰) 蘭香根(燒灰) 蚺蛇膽(各一分) 龍腦香(兩豆許)上八味搗散。以飲下半錢匕。量兒大小與服之。忌如常法。
《外臺》∶《備急》療小兒無辜疳痢方。
當歸 龍骨 黃連 人參 沒石子 甘草(炙。各一兩)上六味搗散蜜丸。服三丸,日再,以瘥為度。大小增減量之。
《外臺》救急療小兒瘦,頭干,無辜兼痢方。
上用馬齒莧搗、絞汁,服三合,以瘥止。
《子母秘錄》治小兒無辜、痢赤白,兼成疳方。
上用胡粉熟蒸,熬令色變,以飲服之。
《傳驗》治一歲至兩歲小兒無辜病方。
上用夜明砂熬搗為散、任意拌飲并吃食與吃。三歲號干無辜。
《圣惠》治小兒無辜疳,項細肚大,毛發干立作穗。鱉甲散方鱉甲(三分,涂醋炙黃、去裙 ) 檳榔(三顆) 沉香 漏蘆 牛蒡子(炒) 使君子 赤芍藥訶梨勒皮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上件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圣惠》治小兒無辜疳氣寒熱,積滯不化,腹肚脹痛。人中白散方人中白(一分) 麝香(半分) 蝦蟆(涂酥炙焦) 蘆薈(各半兩)上件藥細研為散。每日空心及晚后用熟水調下半錢,服后當下惡物。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一切無辜疳,黃瘦,腹痛或痢,有蟲;冷之與熱悉主之。朱砂丸方朱砂(一分,細研。一方用三分) 菖蒲 漏蘆(各一兩) 雄黃(一分,研細。一方用三分) 干蟾(一枚,涂酥炙令黃) 麝香(一兩、細研。一方用一分。《萬全方》亦用一分)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粟米飲和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化下二丸,空心、午后各一服。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無辜疳及諸驚熱。牛黃丸方牛黃 麝香 朱砂 珍珠(各細研) 牡蠣(燒為粉。各一分) 赤茯苓 赤芍藥(各三分) 虎睛(一對,酒浸,炙微黃)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甘遂(煨令黃) 甘草(炙微赤,銼) 巴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各半兩)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蒸餅和為丸,如麻子大。百日兒每服以乳汁下一丸;二歲以粥飲下三丸。
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無辜疳,宜常服蟬殼灰丸方蟬殼灰 花 蛇蛻皮(灰) 附子(去皮臍,生用) 朱砂 麝香(并細研。各一分) 干蝎(二十一枚,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熟水浸寒食蒸餅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調化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無辜疳,腹中癖起,四肢瘦弱。宜常服鱉甲丸方鱉甲(涂醋炙令黃,去裙 ) 黃連(去須) 夜明砂(炒) 桔梗(去蘆頭。各一兩) 麝香(一分,細研) 訶梨勒(二枚,一生一熟,煨) 蝎虎(一枚雄者,微炙)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無辜疳方。
干蝦蟆(三枚,涂醋炙黃焦) 苣勝(半兩,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少許五味和為劑,內入羊腸,兩頭緊系,于麩碗中安之,上以麩覆之。卻將碗合蒸一炊久,去麩取藥并羊腸細切,搗如膏,更入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七丸,日二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無辜疳,腦熱發干立。吹鼻散方硝石(三分) 熊膽(一分) 麝香(一大豆許)上件藥相和,細研為散。取一小豆許吹兩鼻中,得黃水出為效。
《圣惠》治小兒冷熱無辜疳,或時驚熱、或時夜啼,大便青黃白汁,頭熱身熱,頭發作穗,四肢黃瘦,不多食物。
決明子丸方上用馬蹄決明子二兩,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于食后以熟水下三丸。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無辜疳,肚脹;或時瀉痢,冷熱不調。宜服漏蘆散方上用漏蘆一兩,搗細羅為散。每以豬肝一兩,散子一錢,鹽少許斟酌,以水煮熟,空心頓服,粥飲下。
《圣惠》又方上用地膽草搗羅為末。每服以羊肉二兩、藥末一錢,入鹽少許,以水煮熟,空腹頓服。
《圣惠》治小兒無辜疳、痢久不瘥,漸至羸弱。朱砂散方朱砂(細研) 白馬夜眼(微炒) 丁香 地榆(微炙、銼。各一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服。服訖即吃雞肝,粟米粥飲,效。
《圣惠》治小兒無辜疳痢,鼻中干塞,眼內有白暈、黃昏不見物,體熱心煩,口干,頂上生瘡。胡粉散方胡粉 白龍骨(末) 胡黃連(末。各二錢)上件藥同炒過后,更研令細。每服以雞子清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無辜疳痢,羸弱不欲飲食;及腹內蟲作動多、吐清水。漏蘆丸方漏蘆(二兩) 豬肝(爆干) 楮株根白皮(銼。各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彈子大。每服以溫水研一丸,不計時。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圣惠》又方上用雞肝一具,薄切、爆干,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服。每吃藥后,宜吃粳米軟飯少許。
《圣惠》又方上用地膽草一兩,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豬肝一兩,入鹽少許煮熟。不勒時候,量兒大小分減食之。
《圣惠》治小兒無辜疳痢不止方。
上用沒石子二枚,炒令赤黑色,搗、細羅為散,以面半匙和作餅子,爆熟,卻研為末。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博濟方》 金液丹 小兒三、五歲患無辜瀉痢亦可服。
硫黃(一名石亨脂,一名金液。取三、五兩至十兩并 。得舶上黃為第一∶余黃并使得,但無夾雜為上。碎碾,入罐子內,可及八九分,無妨)上件藥,取 藥罐子一個盛藥在內。下蓋子了。采狗蹄草一大握(本名石龍芮,)水鑒草一大握(稻田中生,一莖四花如田字,亦名水田草,獨莖生,)將二草入鐵臼內爛搗,更入一掬黃土同杵,勻如泥(若無上件二草,且只使益母草代之亦可;)便將裹藥罐子底下并周匝,可濃五、六分,只至口縫不裹。然后置于平地上,四面簇炭五、六斤,上面安熟火一斤已來燒之。
直候火燒藥罐子九分來通赤,專看口縫處有碧焰子起,便急手撥炭火,急將柴灰三斗都蓋,勿令氣焰出。直候冷,撥灰取出,刮去泥土(以上是 一度訣也,度度根據此 之。)第二度根據前法杵藥草,裹固 之,如前法 五度。若火候得所, 出如熟雞子香,即是候也。若急要服,只 兩度亦可服之( 度數多者為妙)。 度數足,便于凈地上埋爐子一宿(出火毒,凡遂度了,刮去下面砂石尤妙),又取出爐子,于銚子內著水煮一、二十沸,然后敲破爐子,取藥杵爛,更入乳缽內點煎,水研爛如泥,并無粗者,卻研令干。每一兩藥,用蒸餅一兩已來,浸、握出水了,入藥內和合;更于茶臼內杵令勻如面可,丸如桐子大,日曬干。孩子留末子細研,以米飲調,以盂子灌之。夜啼心驚、奶傷有痰涎者,并速研藥一分以來令服之,日二服,自然便效,逐下積物。多多與服,并無忌。若三、五歲患無辜瀉痢,并服之。
《譚氏殊圣方》∶小兒腹脹氣頻粗,喘息多饒四體虛,乍熱乍寒時乍瀉,沖心撞肋號無辜。干姜巴豆醋中煮,油盡神功總不如,更入雄朱相共合,小兒得吃重命蘇。救生丸子巴豆(醋一升,入干姜三塊同煮,醋盡,取巴豆仁研如泥) 雄黃(各半兩) 朱砂(一分,研)上以蒸餅為丸如黃米大,芍藥湯下兩丸。忌毒物。(《靈苑方》同。)張渙蝎虎丹 截無辜疳祛毒方。
干蝎虎(一枚雄者、微炙) 蝸牛殼 花 蘭香根(各一分)以上搗,羅為細末。次入∶水磨雄黃 麝香(各細研,一分) 龍腦(半分,細研)上件同拌勻,煎米醋打白面糊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煎脂麻湯下,乳食后。
張渙香甲湯 截無辜疳癖方。
沉香 鱉甲(涂酥炙令黃,去裙 ) 牛蒡子(微炒) 安息香 訶梨勒皮(炒) 乳香(研。各半兩) 漏蘆(一兩)上件搗,羅為細末,同乳香拌勻。每服一錢,水八分,入人參少許,煎四分去滓,放溫熱服。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無辜疳痢玉粉散 定痢截疳方。
胡粉(一兩) 白龍骨 水磨雄黃(各細研,微炒) 楮木根白皮 漏蘆 白馬夜眼(洗凈焙干。各半兩)上件搗,羅為細末,都拌勻。每服一字至半錢,以雞卵清調下,乳食前。
張渙二肝丹 治無辜疳痢不止方。
地膽草 菖蒲(一寸九節者) 漏蘆(各一兩) 胡黃連 地榆(各半兩)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雞肝(薄切) 豬肝(同入鹽少許,用諸藥煮肝熟。各一兩)上件同于石臼中搗一、二百下,成膏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麝香湯下,食前服。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梅肉散 治無辜疳疾,渴不止,眼出障翳,身體浮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