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7章

  • 幼幼新書
  • 佚名
  • 2812字
  • 2015-12-26 18:09:16

干姜(十兩,末之) 酒 酥(各一升)上三味,酒二合,酥一匙,姜末一錢匕和服之。日三,食后服。亦治肺病。

《千金翼》治尸咽,咽中癢痛,吐之不出,咽之不入,如中蟲毒方。

上含生姜,五十日瘥。

咽中噎第十四

《千金翼》治噎方。

上酥、蜜、生姜汁合一升,微火煎二沸。每服兩棗許,內酒中溫服。

《千金翼》又方上以手巾布裹舂頭糠,拭齒。

喉痹第十五

《巢氏病源》小兒喉痹候∶候痹是風毒之氣客于咽喉之間,與血氣相搏而結腫塞。飲粥不下,乃成膿血。若毒入心,心即煩悶懊 ,不可堪忍,如此者死。

《嬰童寶鑒》小兒候痹、馬痹歌∶熱毒喉中結作癰,名為喉痹食難通∶馬痹頷間生腫痛,盛邪心煩命也終。

《玉訣》小兒咽腫喉閉候歌∶咽喉腫閉肺家殃,積熱于中舌有傷;風盛氣攻丹腫毒,卻愁生出腦疳瘡。

此患,先解利宣泄臟腑,壓熱調氣即安也。

《千金》治小兒喉痹腫方。

上用魚膽二七枚,以和灶底土涂之,瘥止。(《圣惠》用鯇魚膽。)《千金》治小兒喉痹腫方。

桂心 杏仁(各半兩)上二味末之。綿裹如棗大,含咽汁。

《千金》∶凡卒喉痹不得語,服小續命湯加杏仁一兩。喉嚨者,脾胃之候。若臟熱喉則腫塞,神氣不通,烏 膏主之方。

生烏 (十兩) 升麻(三兩) 羚羊角 芍藥 木通(各二兩) 薔薇根(切,一升) 艾葉(六銖,生者尤佳)生地黃(切,一五合) 豬脂(二斤)上九味 咀,綿裹,苦酒一升,淹浸一宿,內豬脂中,微火煎,取苦酒盡,不鳴為度,去滓。薄綿裹膏似大杏仁,內喉中,細細吞之。

《千金》治喉痹方。

上荊瀝稍稍咽之。

《千金》又方上以臘月豬毛燒末,水服之。

《千金》又方上燒牛角末,酒服之。(崔元亮云∶凡小兒飲乳不快,覺似喉痹者,取此灰涂乳上,咽下即瘥。)《千金》又方上熬杏仁令黑,含或末服之。

《千金》又方上刺手小指爪文上,出三大豆許血,逐左右刺,皆須慎酒、面毒物。(《千金翼》以繩纏手大指,刺出血一大豆以上瘥,云小指亦佳。)《千金》治喉痹卒不得語方。

上濃煮桂汁服一升,亦可末桂著舌下,漸咽之良。

《千金》又方上煮大豆汁含之,無豆用豉亦佳。

《千金》又方上以酒三合,和人乳半升,分二服。

《千金》又方上燒炊帚作灰,三指撮,水服之。

《千金》又方上用芥子末,水和薄之,干則易。

《千金》又方上商陸、苦酒熬令濃,熱敷之。

《千金》又方上末桂心如棗核大,綿裹著舌下,須臾破。

《千金》治喉卒腫不下食方。

上以韭一把搗、熬,薄之,冷則易。

《千金》又方上含上好醋。口舌有瘡亦佳。

《千金翼》治喉痹咽唾不得方。

上半夏一味,細破如棋子十四枚,雞子一枚,扣其頭如粟大,出卻黃白,內半夏于中,內酢令滿,極微火上煎之。取半,小冷凍飲料之即愈。

《千金翼》喉痹方。

上取附子一枚,去皮,蜜涂,火炙令干,復涂蜜炙。須臾含之,咽汁愈。

《千金翼》又方上含蜀升麻一片立愈。

《外臺》∶《千金》升麻湯 主小兒喉痹痛。若毒瓦斯盛便咽塞,并大人喉咽不利方。

生姜 升麻 射干(各二兩) 橘皮(一兩)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煎取二升,分溫三服。

《外臺》劉氏療小兒喉痹熱塞方。

升麻(五兩,切) 馬藺(一合)上二味,以水一升,煎取二合。入少白蜜,與兒服之甚良。

《食醫心鑒》小兒喉痹腫痛方。

上以蜂房燒灰,以乳汁和一錢匕服。

《食醫心鑒》又方上燒蛇蛻皮末,以乳汁服一錢匕。

《圣惠》治小兒喉痹腫塞不通,壯熱煩悶,宜服犀角散方犀角(屑) 桔梗(去蘆頭) 絡石葉 梔子仁 甘草(炙微赤,銼) 川升麻(各一分) 馬牙硝 射干(各半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溫服。

《圣惠》治小兒喉痹疼痛,水漿不入,馬牙硝散方馬牙硝 馬勃 牛黃(細研) 川大黃(銼,微炒)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半錢。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張渙射干湯 治風熱上搏于咽喉之間,血氣相搏而結腫,乳食不下,名咽閉方。

射干 川升麻(各一兩) 馬牙硝 馬勃(各半兩)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帶熱服,食后。

《聚寶方》治急喉痹。

木賊(用牛糞餅子火燒,每三兩莖才勻著便取出,再取燒)上一味為末。每服一錢,冷水研,米汁清調下。小兒臘茶清調下半錢入口,腫破血出即安。三日內未得吃粟米粥飯。

《吉氏家傳》治咽喉涎壅喉閉等疾方。

郁金(大者,一個為末) 輕粉(抄一錢匕) 巴豆(七粒,四粒熟三粒生,熟者是去油,生者生用)上和合藥,先左研四十九遍,然后一向順研令勻,次入輕粉。每用一字,管子吹入喉中。

《吉氏家傳》治喉閉奪命散,與大人同治方。

樸硝 白礬 天南星(各半兩)上為末。小兒每服半錢,水一盞同煎二分;大人水一盞藥三錢,煎七分,作一服。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喉閉方。

上用馬藺子為末。每服半錢,麥門冬熟水調下。

《圣惠》灸法∶喉痹,灸天突一壯,在項結喉下三寸兩骨間,柱如小麥大。

馬痹第十六

《巢氏病源》小兒馬痹候∶馬痹與喉痹相似,亦是風熱毒瓦斯客于咽喉頷頰之間,與血氣相搏,結聚腫痛,其狀從頷下腫連頰,應喉內痛腫塞,水漿不下,甚者膿潰。毒若攻心,則心煩懊悶至死。

《千金》凡喉痹深腫連頰,吐氣數者,名馬喉痹,治之方。

上以馬銜一具,水二升,煮取一升,分三服。

《千金》又方上以馬鞭草根一握,勿中風,截去兩頭,搗取汁服。

《千金翼》治馬喉痹方。

上燒馬藺根灰一方寸匕,燒桑枝,瀝汁和服。

纏喉風第十七

太醫局解毒雄黃丸 解毒,治纏喉風及急喉痹,卒然倒仆,失音不語,或牙關緊急,不省人事方。

雄黃(飛) 郁金(各一錢) 巴豆(去皮,出油,二七個)上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用熱茶清下七丸,吐出頑涎,立便蘇省。未吐,再服。善治纏喉風及走馬喉閉,卒死倒地,失音不語,以至牙關緊硬,不知人事。如至死者,心頭猶熱,灌藥不下,即以刀尺鐵匙斡開口灌之,但藥下喉嚨,無有不活,吐泄些小無妨。及上膈壅熱,痰涎不利,咽喉腫痛,赤眼癰腫,一切毒熱并宜服之。如小兒患喉嚨赤腫及驚熱痰涎壅塞,服二丸或三丸。量兒大小加減。

《養生必用》治纏喉風,咽中如束氣不得通方。

蛇蛻(炙) 當歸(切,焙,等分)上為末,溫酒一錢,得吐為良。未效再作,切忌針灸。

《張氏家傳》異功散 治纏喉風,詐腮,喉閉及咽喉一切患方。

盆硝(一兩) 甘草(炙,六錢) 訶子肉 白僵蠶 貫眾 馬勃 蛇蛻皮(點油、醋,慢火炒令黃色。各半兩) 硼砂元精石(各一兩)上為細末。每服用一字,以蘆筒子吹咽喉內。纏喉風,磨刀水調下半錢,尋常置舌根下用。

《張氏家傳》治纏喉風,喉閉,牙宣,牙癰,走馬疳,口瘡等方。

上蠶蛻紙燒存性,少入龍腦,蜜丸如雞頭大。含化,小兒減少。如牙宣癰腫,揩貼齦上,如有走馬牙疳加麝香擦貼立愈。

《莊氏家傳》治小兒急喉閉及纏喉風方。

元參 鼠粘子(半生半熟,炒,為末。各一兩)上二味為末。新汲水調下立瘥。

安師傳纏喉風藥方。

上以火炊草一大把,舂爛,用水一缽,沖取汁漱,咽中漸寬,即下小續命湯加蔓荊子、何首烏、薄荷、荊芥各少許,與小續命湯多少相等咽下,使一人守之,連數服,腫消乃退。

齒痛第十八

《千金翼》治齒痛方。

上,夜向北斗,手拓地,灸指頭地。咒曰∶蝎蟲所作斷木求,風蟲所作灸便休,疼痛疼痛北斗收,即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浮市| 昌乐县| 九龙坡区| 紫金县| 萝北县| 龙口市| 普格县| 罗江县| 苗栗县| 方正县| 长寿区| 巫山县| 商南县| 文安县| 遂昌县| 桓台县| 浮梁县| 洪江市| 仁化县| 延津县| 高淳县| 苍山县| 浙江省| 宜良县| 怀化市| 淮安市| 巴楚县| 巴中市| 全南县| 太谷县| 黄陵县| 汝城县| 洪泽县| 永胜县| 枣强县| 衡南县| 昌吉市| 石狮市| 彰武县| 宁乡县|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