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惠》治小兒五色丹遍身,宜用洗浴。棗根湯方棗根(四兩) 丹參(三兩) 菊花(一兩半)上件藥細銼和勻,每用二兩,以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看冷熱,避風洗浴,極效。
《圣惠》又方苧根葉(一斤,細銼) 赤小豆(三合)上件藥以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看冷熱,避風洗浴。
《圣惠》治小兒丹,發惡毒五色無常,宜用此方。
上青粟球有刺者搗碎,以水煮洗之。
《圣惠》又方上用赤小豆末,以雞子白和如泥,頻涂。
《圣惠》治小兒五色丹,遍身熱如火燒,繞腰即損人,宜用此方。
上以蕓薹子一兩細研,酒一小盞,研取汁,涂之。
《孔氏家傳》治小兒五色丹方。
上以小柴胡湯如法煎,飲清汁,滓敷丹上,良效。
伊芳火丹第六
《巢氏病源》小兒伊芳火丹候∶丹發于膀骨,青黑色,謂之伊芳火丹也。
《顱囟經》伊芳火丹從兩脅起。
上用豬糞燒灰,并鐵槽中泥拌調涂之,日三。
火丹第七
《巢氏病源》小兒 火丹候∶丹發于臂、背、谷道者,謂之 火丹也。
《顱囟經》 火丹從背甲起。
上用生麻油合豬槽下泥,涂之。
《嬰孺》治 火丹發從背起,或走兩足,赤如火方。
景天草(十兩) 真珠(一分)上和杵為泥,封丹上。
《嬰孺》治丹入腹及下至卵者不治方。
麻黃(炒) 升麻(各二分) 硝石(四分)上為末,以井華水服方寸匕,日三。一方用大黃半分。
茱萸丹第八
《巢氏病源》小兒茱萸火丹候∶丹發初從背起,遍身如細纈,謂之茱萸火丹也。
《千金》治小兒茱萸丹,病初從背起,遍身如細纈,一宿成瘡者方。
上用赤小豆作末以粉之,如未成瘡者雞子白和,敷之。
赤丹第九
《巢氏病源》小兒赤丹候∶此謂丹之純赤色者,則是熱毒搏血氣所為也。
《圣惠》∶夫小兒赤丹者,由風毒之重,故使赤也。初發疹起,大如連錢,小者如麻豆,肉上生粟,色如雞冠,故謂之赤丹,亦名茱萸丹也。
《千金》治小兒赤丹方。
上用蕓薹葉汁,服三合,滓敷上良。(《千金翼》云∶末蕓薹以雞子白和,涂之。)《千金》治小兒赤丹斑駁方。
上唾和胡粉,從外向內敷之。
《千金》又方上 鐵屎以豬脂和,敷之。
《千金》又方上屋塵和臘月豬脂敷之。
《兵部手集》治孩子赤丹不止方。
上以土番黃米粉、雞子白和,敷之。(黃米粉,黃粱米粉也。)《兵部手集》又方上以蕎麥面醋和,敷之瘥。
《兵部手集》又方上以胡荽汁,敷之瘥。譚氏方同。
《兵部手集》又方上研粟米敷之。
《圣惠》治小兒赤丹毒腫升麻膏方川升麻 白蘞 漏蘆 川芒硝(各一兩) 黃芩 枳殼 連翹 蛇銜(各一兩半) 梔子仁 蒴 (各二兩)上件藥細銼,以豬脂一斤半入于鐺中。以慢火煎諸藥令赤色,去滓放冷,以瓷合盛,旋取涂之。
《圣惠》治小兒面身卒得赤丹,或癢,或腫起,不速療之即殺人,宜用此方。
上以 羊角屑八兩,水五升,煎至一升,絹濾去滓,入煉了豬脂五兩和令勻,摩之。
《圣惠》又方上以葛勒蔓輕磨破,以醋研訶梨勒,涂之妙。
《嬰孺》治小兒赤丹斑駁方。
上以蓼子監湯洗了, 蓼涂之。
《嬰孺》又方上車前子為末,粉之。
《嬰孺》又方上蠶砂以水二升煮汁,洗之。
張渙升麻膏方 治赤丹初發,肉色如朱色,如雞冠,又名茱萸丹。
川升麻 白蘞 漏蘆 川芒硝(各一分) 連翹 梔子仁(各半兩)上件藥細銼,以豬脂半斤入鐺中,用慢火煎諸藥,令赤色,去滓放冷,以瓷合盛。旋取每用少許,涂患處。
《莊氏家傳》治小兒丹,流如火焰紅赤。水輪散方上赤腳蜈蚣瓦上慢火焙干為末,入石硫末少許,新汲水調,鵝毛掃頭焦即止。
白丹第十
《巢氏病源》小兒白丹候∶丹初是熱毒挾風熱搏于血,積蒸發赤也。熱輕而挾風多者,則其色微白也。
《圣惠》∶夫小兒白丹者,由挾風冷之氣,故使色白也。初發癢痛,微虛腫,如吹疹起,不痛不赤,而白色也。
《千金》治小兒白丹方。
上燒豬屎灰,雞子白和,敷之良。
《圣惠》治小兒白丹方。
酸母草 五葉草(各五兩)上件藥搗,絞取汁,涂之。
《圣惠》又方上搗川大黃末,以馬齒莧搗,絞取汁,調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蘭香葉搗爛,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蓼葉搗爛,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梁上塵,以醋和,涂之。
《圣惠》又方上取鹿角燒灰,細研,以豬脂和,涂之。
《嬰孺》五香湯 治小兒風熱毒腫色白,或乃惡核瘰 ,附骨癰疽,節解下丹白色,游走遍身,白癮疹方。
木香 薰陸香 海藻(各一分) 麝香(半兩) 沉香 枳實(麩炒) 升麻 射干(各二分) 大黃(八分) 竹瀝(三合)上以水四升,下瀝煮一升二合,分溫服之。
張渙香豉散 治白丹,疰痛,虛腫如吹方。
香豉(二兩,炒令焦) 伏龍肝(一兩,在灶里黑土是也)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半錢,以生油調涂患處。
黑丹第十一
《圣惠》∶夫小兒黑丹者,由風毒傷于肌肉,故令色黑也。初發癢痛,或煙毒起微黑色也。
《圣惠》治小兒黑丹,宜 升麻湯方。川升麻 漏蘆 川芒硝(各二兩) 黃芩(三兩) 梔子仁(一兩) 蒴 (半兩)上件藥細銼,和勻。每用三兩,以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微溫。以軟帛旋蘸 病上,以消為度。
《圣惠》又方風化鍛石(二兩) 屋四角茅草(三兩,燒灰)上件藥細研為散,以雞子白調涂之,日三五度,效。
《圣惠》又方茺蔚子 蛇銜草 護火草(各一兩)上件藥搗令爛,以雞子白調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青羊脂熟摩,日三、五度用之。
《圣惠》又方上以豬槽下泥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喂豬杓子炙令熱,熨之。
張渙祛毒散方 治丹黑色癢痛腫處。
川升麻 漏蘆 川芒硝(各二兩) 黃芩 梔子仁(各一兩)上件搗為粗末。每用兩匙頭,以水三盞煎至兩盞,去滓微熱,以軟帛旋蘸 瘡上,以消為度。
天雷丹第十二
《顱囟經》∶天雷丹從頭項起。
上用陰干蔥、赤末拌脂涂。又用灶下土、雞子白調涂。
天火丹第十三
《巢氏病源》小兒天火丹候∶丹發遍身體,斑赤如火之燒,故謂之天火丹也。
《圣惠》∶夫小兒丹發肉中,有赤如丹,赤色大者如手,劇者遍身赤癢,故號天火丹也。
《顱囟經》天火丹從腹背遍身起方。
上用樺皮白末和,生油調涂之。亦用赤石脂、羊脂調涂之。
《千金》治小兒天火丹,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甚者遍身。或痛、或癢、或腫方。
上用赤小豆二升末之,雞子白和如薄泥,敷之,干則易。一切丹并用此方皆便瘥。
《千金》又方上生麻油涂之。
《圣惠》治小兒天火丹,發遍身,赤如絳色,宜用此方。
麻油(五合) 生鯽魚(半斤)上件藥,搗如泥,涂在丹上,燥復涂之。
《圣惠》又方虎脂(二兩) 黃丹(一兩)上件藥研為膏涂之即瘥。
《圣惠》又方上以鬼目搗,絞取汁,涂赤處。
《圣惠》又方上搗荏子汁涂之。
《圣惠》又方上取小兒埋胞衣餅子中水一、二合與兒服,及涂身上有毒處。
張渙丹參散方 治丹發遍身,赤如絳色,癢痛甚者乃名天火丹。
丹參 桑根白皮(各一兩) 甘菊花 莽草(各一兩)上搗為粗末。每用藥三匙頭,以水三碗煎至兩碗去滓,看冷暖,避風處浴兒。(《圣惠》、《嬰孺》皆同。《圣惠》以菊花為一兩半)
殃火丹第十四
《巢氏病源》小兒殃火丹候∶丹發兩脅及腋下、膀上,謂之殃火丹也。
《千金》治小兒殃火丹,每著兩脅及腋下者方。
上伏龍肝末和油敷之,干則易。若入腹及陰,以慎火草取汁,服之。
《圣惠》治小兒殃火丹,生于脅、腋下方。
上川樸硝細研為散。每服以竹瀝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與服之。
《圣惠》又方上以浮萍草搗,絞取汁,時時與兒服之。
張渙拔毒散方 治丹發生于兩脅及腋下,乃名殃火丹。
川樸硝(一兩) 梔子仁(半兩)上件搗,羅為細末,每用半錢。好醋調涂患處,次用山梔膏方。
山梔子仁(四兩) 生鯽魚(半斤)上同搗如泥。每用少許,以醋化,看丹發患處涂之。
神氣丹第十五
《顱囟經》∶神氣丹從頭背上起。
上用牯牛骨燒灰,羊脂調涂之。
神火丹第十六
《巢氏病源》小兒神火丹候∶丹發兩膀,不過一日便赤黑,謂之神火丹也。
《圣惠》治小兒神火丹方。
上景天花搗,絞取汁,先微揩丹上,后涂之,以瘥為度。《嬰孺》方同云∶先刺丹上,令血出涂刺上。
《圣惠》又方上以鯽魚半斤,搗如泥,涂丹上,唯數涂為良。
《圣惠》又方上以梔子仁搗末,用醋和涂之。
神灶丹第十七
《顱囟經》∶神灶丹從肚起。
上用土蜂窠、杏仁、膩粉、生油調涂,立瘥。
鬼太丹第十八
《巢氏病源》小兒鬼火丹候∶丹發兩臂,赤起如李子,謂之鬼火丹也。
《顱囟經》∶鬼火丹從面上起。
上用灶下土,雞子白調,涂之立瘥。
《圣惠》治小兒鬼火丹方。
戎鹽(一兩) 附子(一枚,燒灰)上件藥細研為散,以雄雞血調涂之。
《圣惠》又方景天草(五兩) 蛇銜草(三兩)上件藥搗如泥,以雞血調涂之。
《嬰孺》∶鬼火丹初發兩臂起,赤如小豆及大豆治之方。
上用苦桃皮煮汁,浴之。
《嬰孺》又方上用虎脂隨病涂之。
張渙戎鹽散方 治丹發兩臂赤起如李子乃名鬼火丹。
戎鹽(一兩) 附子(一枚) 雄黃(半兩,細研,水飛)上件同研細。每用少許,以雄雞血調涂患處。
野火丹第十九
《巢氏病源》小兒野火丹候∶丹發赤斑斑如梅子,遍背腹,謂之野火丹也。
《千金》治小兒野火丹病,遍身皆赤者方。
上用油涂之。(《嬰孺》云∶生麻油涂。)《圣惠》治小兒野火丹方。
雄黃 戎鹽(各半兩)上件藥細研為散,以雞子白調,數數涂之,以瘥為度。
《圣惠》又方灶中黃土(一兩) 青竹葉(二兩,燒灰)上件藥細研為散,以雞子白和涂之。
《圣惠》又方白僵蠶(二七枚) 慎火草(一兩)上件藥搗令爛,涂之。
骨火丹第二十
《巢氏病源》小兒骨火丹候∶丹發初在臂起,正赤若黑,謂之骨火丹也。
《千金》治小兒骨火丹,其瘡見骨方。
上搗大小蒜,濃封之,著足踝者是。
《嬰孺》治小兒骨火丹刺腫上入二分。
上以黃末、牛膽汁和,涂之。
家火丹第二十一
《巢氏病源》小兒家火丹候∶丹初發著兩腋下,兩膀上,名之家火丹也。
《嬰孺》治家火丹發如大指,日長一寸,偏旁兩頰方。
梓木白皮(二兩) 蓼葉(三兩)上燒灰,雞子白和如泥,敷丹上,日四、五上。(《圣惠》方同,但二味等分。)《嬰孺》治家火丹攻喉,入腹大便不利方。
硝石 凝水石(各二兩)上研入銅器中熬令干,取研。服方寸匕,未瘥加之。
《嬰孺》又方烏頭(一分) 赤石脂(三分)上為末,雞子白和,涂丹上,日進三服,神良。
火丹第二十二
(丹火附)《巢氏病源》小兒火丹候∶火丹之狀往往如傷寒赤著身,而日漸大者,謂之火丹候。
《巢氏病源》小兒丹火候∶丹火之狀,發赤如火之燒,須臾 漿起是也。
《嬰孺》云∶火丹者,往來如傷寒赤著身體,不從傷火而得名。赤如日出時,以從其處,又名日丹。宜同用《千金》漏蘆湯。治小兒熱毒癰疽,赤白朱丹瘡癤。(漏蘆湯方見癰門。)《千金》治小兒火丹赤如朱,走皮中方。
上以醋和豉研,敷之。
《千金》又方上鯉魚血敷之,良。
《千金》又方上搗荏子敷之,良《千金》又方上豬屎水和,絞取汁,服少許良。
《仙人水鑒》治火丹瘡方。
蕎面 黃連(各少許)上同研令細,涂之立瘥。切不得入油及鹽。
《廣利方》∶小兒火丹,熱如火繞腰即損。
上杵馬齒菜敷之,日二。
《嬰孺》治小兒火丹走皮中赤者方。
上梔子末以醋和,敷之。
《嬰孺》又方上鯉魚杵爛,或片拓之。
《嬰孺》治小兒天火丹者,凡小兒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極,遍身赤癢而微淫者方。
上小豆二升為末,雞子白和,封之。遍身者合涂之令遍。
《嬰孺》治小兒火丹方。
上取不犯水羊脂向火上炙,敷丹上,以白粉粉之,大良,無忌。
螢火丹第二十三
《巢氏病源》小兒螢火丹候∶丹發如灼,在脅下正赤,初從額起而長上痛,是螢火丹也。(《顱囟經》乃云從耳起。)《顱囟經》治螢火丹。
上用慎火草搗汁,和酒調涂之。(《圣惠》以醋調涂。)《圣惠》治小兒螢火丹方。
赤小豆(一合) 硝石(半兩) 寒水石(一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冷水調下半錢,日三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嬰孺》一料用硝石三錢一字。)《圣惠》又方灶中黃土(一合) 生油(二合)上件藥研,和如泥,時用涂之,以瘥為度。若痛上陰,不治即殺人。
《嬰孺》澤蘭湯 治螢火丹走癮疹入腹殺人方。
澤蘭 芎(各三分) 附子(炮) 莽草 本 細辛 茵芋(各二分)上以水三升煮一升半為四服,此湯外并用粉粉病上。
朱田火丹第二十四
《巢氏病源》小兒朱田火丹候∶丹先發背起遍身,一日一夜而成瘡,謂之朱田火丹也。
《顱囟經》朱田火丹赤豆色,遍身上起。
上用慎火草搗汁,和酒調涂之。
《千金》治小兒朱田火丹,病一日一夜即成瘡。先從背起,漸至遍身如棗大,正赤色者方。
上濃煮棘根汁洗之。已成瘡者赤小豆末敷之,未成瘡者雞子白和小豆末敷之。凡方中用雞子者,皆取先破者用之,未破者無力。
《圣惠》治小兒朱田火丹方。
上以藍靛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雞子白涂之。
胡吹灶丹第二十五
《顱囟經》胡吹灶丹從陰囊上起。
上以水茄窠下泥和苦酒涂之。
胡漏灶丹第二十六
《顱囟經》胡漏灶丹從臍中起。
上用屋漏水調灶中土涂之。
土灶丹第二十七
《顱囟經》土灶丹從陰踝起。
上用屋四角茅草、灶橫麻及雞子白調,涂之。
天灶火丹第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