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3章

  • 幼幼新書
  • 佚名
  • 4968字
  • 2015-12-26 18:09:16

《顱囟經(jīng)》治孩子或渴,此是蛔蟲渴,宜服杏仁丸方杏仁(去皮尖) 膩粉(各一分)上為末,每用唾丸,空心,米飲、茶任下二丸。

《千金》治小兒蛔蟲方。

上用楝術(shù)削上蒼皮,以水煮取汁飲之。量大小多少,為此有小毒。

《千金》治小兒羸瘦,有蛔蟲方。

上用 蘆二兩,以水一升,米二合,煮取米熟,去滓與服之。

《千金》又方上用 蓄三兩,水一升,煮取四合,分服之。搗汁服亦佳。

《千金》又方東引吳茱萸根白皮(四兩) 桃白皮(三兩)上二味 咀,以酒一升二合,漬之一宿。漸與服,取瘥。

《千金》又方上取豬膏服之。(一云∶治蟯蟲。)《千金》又方上搗槐子,內(nèi)下部中,瘥為度。(一云∶治蟯蟲。)《千金》又方上用楝實一枚內(nèi)孔中。(一云∶治蟯蟲。)《千金》蘼蕪?fù)?治少小有蛔蟲結(jié)在腹中,數(shù)發(fā)腹痛,微下白汁,吐悶寒熱,飲食不生肌肉,痿黃,四肢不相勝方。

蘼蕪 貫眾 雷丸 山茱萸 天門冬 野狼牙(各八分) 蘆 甘菊花(各四分)上八味末之,蜜丸如大豆。三歲飲服五丸,五歲以上以意漸加至十丸。加 蘆六分,名 蘆丸,治老小及婦人等萬病。腹內(nèi)冷熱不通,急滿痛,胸膈堅滿,手足煩熱,上氣不得飲食,身體氣腫,腰腳不遂,腹內(nèi)狀舉如水雞鳴,婦人月經(jīng)不調(diào),無所不治。

《千金翼》治小兒羸瘦,有蛔蟲方。

蘆(五兩) 黍米泔(二升)上切,以內(nèi)泔中,以水三升五合,煮取二升。五歲兒服五合,日三服。兒大者服一升。

《千金翼》治蛔蟲方。

上用莢 煮枝汁,和作粥甚美,以飼小兒,殺蛔蟲。

《外臺》∶《千金》療小兒蛔蟲方。

上用大麻子研取汁,與服之。

《外臺》∶《千金》又方上用石榴根一把,水五升,煮一升,分二服。

姚和眾治孩兒蛔蟲方。

上用葶藶子一分,生為末、以水三合煎。取一合,一日服盡。

《兵部手集》治小兒蛔蟲嚙心腹痛方。

上用鶴虱細研,以肥豬肉汁下。五歲一服二分,蟲出便止。余藥以意增減。

陶隱居治小兒蛔蟲方。

上用薏苡仁取根煮汁糜食之,甚香而去蛔蟲,大效。

《圖經(jīng)》治蛔蟲方。

上用鼴鼠肉,小兒炙食之,殺蛔蟲。

《圖經(jīng)》治小兒疳蛔方。

上用鸕 屎,紫色如花。南人用治小兒疳蛔。干碾為末,炙豬肉點與啖。有奇功。

《圖經(jīng)》治小兒疳蛔咬心,心腹脹滿,黃瘦,亦下寸白蟲方。

上用醋林子單搗為末,酒調(diào)一錢匕,服之甚效。(出邛州山野林溝中,其木高碩,余枝條繁茂。三月間花色白,四出。

九月、十月結(jié)子累累,數(shù)十枚成朵,生青熟赤,略類櫻桃,而蒂短,味酸。土人多以鹽醋收為果子。)《圣惠》治小兒蛔蟲攢心,合眼撲手,心悶。貫眾散方貫眾 狗脊 野狼牙草 萆 (銼。各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圣惠》治小兒多吐蛔蟲。鶴虱散方鶴虱 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一分) 川樸硝(半兩)上藥搗,粗羅為散。都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三歲兒溫服半合,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蛔蟲咬心疼痛。檳榔散方檳榔 酸石榴根(各三分) 野狼牙草 赤芍藥 川樸硝(各半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圣惠》治小兒蛔蟲發(fā)作,心痛多吐。青葙子散方青葙子 苦參(銼) 黃連(去須) 竹 野狼牙草(各三分) 雄黃(半兩,細研) 雷丸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一、二歲兒不計時,以稀粥飲調(diào)下半錢。兒稍大,以意加之。若下部癢,綿裹少許內(nèi)之,日二度。如不癢,即勿用。《嬰孺》方同名苦參散。

《圣惠》治小兒蛔蟲咬心痛。生干地黃散方生干地黃 鶴虱 酸石榴根(銼) 檳榔(各半兩) 苦楝根(一分,銼)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三、四歲兒空心,以熱茶調(diào)下半錢。午后再服,取蟲下為度。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腹藏有蛔蟲。苦楝根散方苦楝根 鶴虱 薏苡根(銼) 檳榔 牽牛子(微炒。各一兩) 糯米(一分,微炒)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三歲兒每服以粥飲調(diào)下半錢,日三服。看兒大小臨時加減。

《圣惠》治小兒蛔蟲咬心痛。桃仁散方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 木香 狗脊 白蕪荑 野狼牙草 苦楝根皮(銼) 鶴虱 檳榔(各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三歲兒每服煎苦楝根湯調(diào)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圣惠》治小兒腹內(nèi)有蛔蟲,時時 痛。胡粉丸方胡粉(三分) 豬膽(三枚) 麝香 牛黃(各一分)上件藥都研為末,用膽汁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五歲兒每服以溫水下七丸。看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蛔蟲咬心, 痛,四肢逆冷,干嘔不吐,面色青,宜服化蟲干漆丸方干漆(二錢) 膽子礬(一錢)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蔥白湯煮面糊和丸如麻子大。二、三歲兒以石榴皮湯下二丸,日三服。三、四歲兒三丸。《萬全方》同,但二物等分。

《圣惠》又方胡粉(一分) 膩粉(半兩)上件藥細研令勻。五歲每服以粥飲調(diào)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若用羊子肝一具,煮熟細切,以藥末拌和與兒食之更佳。

《圣惠》治小兒蛔蟲動作,多吐清水。蕪荑仁散方蕪荑仁(三分) 野狼牙草(半兩) 白蘞(一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腹,以溫酒調(diào)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蛔蟲咬心痛,或吐清水。麝香散方麝香(一錢,研入) 萆 苦楝根(各一兩,銼)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 豬膽三枚,取汁和令勻。曝干后,卻研為末。每服以蕪荑湯調(diào)下半錢。看兒大小以意增減。

《圣惠》治小兒蛔蟲攻臟腑 痛,下蟲檳榔散方檳榔 苦楝根皮(銼) 東引石榴根皮(銼,各半兩) 麝香(一錢,細研)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五歲兒每服以熱茶調(diào)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又方醋 石榴根(半兩,入土五寸,東引者) 檳榔(一枚)上件藥切碎,以水一大盞,煎取七分,去滓。入粟米半合煮稀粥,空心與食,蟲下快利,立瘥。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蛔蟲咬心痛神效方。

上用干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細羅為散。每服以新汲水一合,生油一橡斗子,空心調(diào)下一字。不過三服,當取下蟲即瘥。

《圣惠》又方上用薏苡根二兩去土,銼。以水一大盞,煎取半盞,去滓。一、二歲兒每服一合,三、四歲至五、六歲兒二合,空心服之。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又方上用楝樹根白皮半兩,細銼。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為二服。

《嬰孺》治小兒蛔蟲方。

巴豆(一個,去皮心,炒煙盡) 桃仁(二個)上杵丸之。先宿不食,以黍米泔濃汁半升下一丸,大人服盡,五歲兒服其半,小兒減藥及泔汁。泔汁冷凍飲料,熱即發(fā)。

張渙木香桃仁丹方 治蛔蟲攻心,痛不可忍。

木香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香熟) 黑狗脊 鶴虱(揀凈。各一兩) 檳榔(一分) 苦楝根皮(半兩)上件搗,羅為細末。 豬膽汁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點麝香湯下,不拘時候。

《萬全》又方鶴虱 使君子(各一兩)上為末。每服煎肥豬肉汁調(diào)下半錢,其蟲便出。

《玉訣》蔥湯丸 下蛔蟲諸積方。

水銀 白扁豆 巴豆霜 白附子上各等分末,面糊丸如此○大。五丸,煨,姜蔥湯吞下。

《三十六種》治蛔蟲咬心痛干漆丸方干漆 青黛 輕粉 甘遂(各等分)上為末,面糊為丸綠豆大。每服五丸,薄荷湯調(diào)下。

《四十八候》蛔疳散方使君子(一分) 檳榔(一個) 輕粉(一字) 定粉(一錢) 茴香 黃丹 苦楝根(末,炒。各半錢)上為末,每服一錢或二錢。臨臥時煎肉汁湯調(diào)下。須進三、二服,蟲下再調(diào)氣。

《趙氏家傳》∶凡小兒因熱著后吐逆不止,或躁渴,飲水無度,入口即吐,至四、五日不止。雖吐逆稍定,或發(fā)驚癇,或有用手向口探取之狀,此蓋蛔蟲攻心所致。俗醫(yī)不曉此,只取止吐、治驚藥治之,必不驗。又蛔蟲三兩日向上攻心,吐逆不止。五、七日皆垂頭向下,故令小兒疾病無處可曉,皆蛔所作也。據(jù)此形證,當須用安蛔藥治之。未驗仍取蛔藥,無不愈者。小兒或患傷寒不能得汗,亦由此蟲所攻,仲景所謂蛔厥者是也。凡有蛔者,眼多有赤脈。京師徐助教方安蛔寸金散干漆(一兩半,炒煙盡,為細末) 雄黃(半兩,研)上同研勻,以新汲水及油一兩滴,調(diào)下一錢。若未驗,服取蛔蟲藥。

《吉氏家傳》使君子散 取小兒蛔蟲方。

上用使君子不計多少,火上炒干為細末。每服半錢,大者一錢,五更空心飯飲下。

長沙醫(yī)者丁時發(fā)傳治小兒蛔蟲 刺,心腹疼痛方。

上用石榴皮一兩,以水一大盞,煎四分,去滓,分作二服。

長沙醫(yī)者丁時發(fā)傳治蛔疳方∶孩兒蛔咬痛攢心,忽發(fā)來時面帶青,唇黑兒如灰土色,使君四味可通靈。

使君子散使君子(七個) 輕粉 蕪荑 鶴虱(各半錢)上件為末,每服半錢,五更米飲調(diào)下。

長沙醫(yī)者鄭愈傳治小兒蛔蟲攻腹痛,無時嘔逆涎沫。取蟲散方使君子肉 東引石榴根皮 鶴虱(各二錢) 輕粉(半錢)上為末。每服一錢或半錢,煮雞肉汁下。五更早兩服。

蟯蟲第三

《巢氏病源》小兒蟯蟲候∶蟯蟲者,九蟲之內(nèi)一蟲也。形甚細小,如今之 蟲狀。亦因腑臟虛弱而致發(fā),甚者則成痔屢 疥也。

《圣惠》治小兒蟯蟲方。

上用煉了臘月豬脂,每日空心取如皂莢子大,服之甚良。

《圣惠》又方上以槐實末,每用少許,內(nèi)下部中。

《圣惠》又方上以苦楝實末,每用少許,內(nèi)下部中。

《圣惠》治小兒蟯蟲,下部中癢。大棗膏方蒸大棗(二枚,取肉) 水銀(半分)上件藥都研,令水銀星盡,捻為挺子,長一寸,以綿裹,宿內(nèi)下部中,明旦蟲出為效。

《圣惠》治小兒蟯蟲蝕下部胡粉散方胡粉 雄黃(各一分)上件藥都研令細,每用少許,敷于下部中。

《圣惠》又方上用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以綿裹,棗核大,內(nèi)下部中。甚者不過三度瘥。

《圣惠》又方槐根白皮(銼) 桃仁(湯浸去皮、雙仁,生研) 苦楝子(各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豬膏和丸如棗核大,內(nèi)下部中。更以蔥白兩莖,去須,水煮濃汁,溫飲半合。

《圣惠》治蟯蟲芫花散方巴豆(一枚,去皮膜,研,壓出油) 桃仁(四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生用)上件藥都研令爛,丸如綠豆大。大人平旦以溫漿水下二丸,小兒服一丸。若不下,再服之。

《嬰孺》治小兒蟯蟲狀如 蟲,令人下部中癢方。

上用 竹一把,以水三升煮熟,去滓,溫先食。小兒服五合,立下。宿食不消,服亦佳。

《嬰孺》治小兒蟯蟲方。

茱萸根(揀南行者大拇指大,刮去黑皮,用白皮) 桃白皮(三兩)上以酒浸一宿,絞去滓。先食,頓服盡。不能頓服,為二服。一方,桃根白皮四兩。

張渙胡粉丹方 治小兒蟯蟲發(fā)動,甚者成痔 、 疥。

青州大棗(五十個,蒸熟取肉) 水銀(二味同研勻細,次用) 雄黃(各半兩。水磨、飛、研) 胡粉(一兩)上件與水銀一處拌勻,用棗肉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用苦楝根煎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寸白蟲第四

《巢氏病源》小兒寸白候∶寸白者,九蟲內(nèi)之一蟲也。長一寸而色白,形小扁。因腑臟虛弱而能發(fā)動,或云飲白酒。一云以桑株枝貫串牛肉炙,并食生粟所作;或云食生魚后即食乳酪亦令生之。其發(fā)動則損人精氣,腰腳疼弱。又云∶此蟲生長一尺,則令人死者。

《圣惠》∶夫小兒寸白者,多因甘肥不節(jié),生冷過度之所致也。其蟲發(fā)動傷人臟腑,飲食不成肌膚。子母相生,無有休止。若蟲長一尺,則能害人也。

《千金》治寸白蟲方。

上用東行石榴根一把,水一升,煮取三合,分服。

《千金》又方上用桃葉搗,絞取汁服之。

《圣惠》治小兒寸白蟲連年不除,面無顏色,體瘦少力。青黛散方青黛 鶴虱(各一分) 檳榔(一枚) 苦楝根(一兩,微炙,銼)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時先吃淡肉脯少許,后以粥飲調(diào)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日二、三服。

《圣惠》又方朱砂 麝香(各一錢) 苦楝子肉(一兩,糯米拌炒,以米熟為度)上件藥都研令細,以水浸,蒸餅和丸如芥子大。每于空腹,春夏冷水、秋冬熱水下七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寸白蟲久不愈。檳榔散方檳榔(二枚,為末) 豬牙皂角(三枚,燒) 苦楝子(五枚,為末)上件藥同研為散。每服空心,煎苦楝根白皮湯調(diào)下半錢。三兩服后蟲皆自下。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又方鶴虱 雷丸 使君子(各三分)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砂糖水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張渙碧金散方 治小兒大便蟲下及生寸白蟲。

苦楝根(一兩,微炙,銼) 豬牙皂角(三挺,燒灰) 鶴虱 檳榔 使君子仁(各半兩,搗,羅為細末,次用∶)好青黛(半兩,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上件同拌勻。每服一字,煎淡豬肉湯下,不拘時候。

《張氏家傳》治大人、小兒腹中生蟲,名寸白蟲,如葫蘆子大,令人瘦悴,久而不可者方。

密陀僧(一錢,細研) 輕粉(少許)上每早晨未吃飲食且令稍饑,然后用生油調(diào),猛吃三兩口;候一、兩時辰,蟲母取下,可長數(shù)尺,永除根本。

長沙醫(yī)者丁時發(fā)傳治小兒寸白蟲久不瘥檳榔丸方檳榔(二枚,為末) 豬牙皂角(三條,燒) 苦楝子(五個,為末) 石榴根(一握,二七莖,燒一碗)上件為末,每服半錢,苦楝根白皮湯調(diào)下,三兩服,取蟲。大小加減。

疝第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兰市| 星子县| 天祝| 永年县| 乌鲁木齐市| 青河县| 洪泽县| 中江县| 黔东| 巩留县| 黄龙县| 天峨县| 宾川县| 贵阳市| 柳州市| 神农架林区| 武汉市| 五莲县| 靖西县| 华阴市| 迁西县| 怀化市| 广东省| 讷河市| 利津县| 永平县| 石泉县| 琼中| 镇原县| 德钦县| 扎囊县| 石嘴山市| 于都县| 盘锦市| 新闻| 乌什县| 平南县| 长海县| 类乌齐县| 咸宁市|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