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6章

  • 幼幼新書
  • 佚名
  • 4090字
  • 2015-12-26 18:09:16

《圣惠》治小兒熱癇,面赤心躁。犀角散方犀角屑 鉤藤 元參 蚱蟬(微炒,去翅足) 甘草(炙微赤,銼) 川升麻 黃芩 梔子仁(各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苦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熱癇,不知人,迷悶,嚼舌仰目。梔子散方梔子仁(半兩) 子芩 鉤藤 吳藍(各一兩) 龍齒 石膏(各二兩)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圣惠》治小兒熱過,迷悶,發癇。升麻散方川升麻 鉤藤 使君子 子芩 樸硝(各一兩) 石膏 龍齒(各二兩。《嬰孺》各用四錢) 柴胡(去苗) 赤芍藥 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三分。《嬰孺》用大黃八分,別搗,候湯成,和服)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熱癇,四肢抽掣,每日數發,宜服此除熱鎮心。紫石英散方紫石英 石膏(各細研,水飛過) 滑石 白石脂 寒水石(各一兩) 川大黃(銼碎,微炒) 朱砂(細研,水飛過) 甘草(炙微赤,銼) 犀角屑(各半兩) 龍齒(二兩,細研) 牡蠣粉(一分)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以溫薄荷湯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熱癇,發歇不定,眼目直視,身體壯熱,吐沫,心神迷悶。牛黃丸方牛黃(半兩,研) 蚱蟬(三枚,微炒,去翅足) 石膏(細研,水飛過) 龍齒(細研。各二兩) 梔子仁 川升麻 犀角屑 胡黃連 鉤藤 龍膽(去蘆頭) 川大黃(銼碎,微炒)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三錢) 金銀箔(各十五片,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竹瀝湯研五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熱癇,搖頭吐舌,四肢抽掣,心神驚悸。虎睛丸方虎睛(一對,酒浸,微炙用) 牛黃(細研) 人參(去蘆頭) 鉤藤 茯神(各半兩) 麝香(一分,細研) 犀角屑(三分) 川大黃(銼,微炒) 朱砂(細研,水飛過。各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一歲兒,以金銀湯研化一丸服之,日三服;兒稍大,加丸數服之。

《嬰孺》治少小驚癇,除熱。二味丹參摩膏方丹參 雷丸(各二兩)上煎豬脂并藥,七上七下,去滓,摩身上,日再三摩之。

《嬰孺》治少小百二十癇。止驚,常服除熱疾。芍藥丸方芍藥 石膏 當歸 鐵粉(各三分) 蚱蟬(四個,自死者) 大黃 人參(各五分) 桂心(二分半) 銀屑 芎龍骨 細辛 黃芩(各二分) 牛黃(三銖)上為末,蜜丸麻子大。一服二丸,日三。如不知,稍增,可至四、五丸。

《嬰孺》治少小癇病,熱多者方。

壯荊根(十五斤,細銼,洗凈) 生鐵(一大半,碎) 黑豆(一大斤半,布袋盛) 甘草(一大兩,碎)上件藥以水五大斗,煎取一斗半,去滓,澄清、濾,煎如餳。每食,上取一匙和桑谷湯及酒服之,日再服。

重者,一月永瘥。

張渙蟬殼散方 治諸癇挾熱。

蟬殼 人參(去蘆頭。各半兩) 黃芩 茯神 川升麻(各一分)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牛黃(一分,研) 天竺黃(研) 牡蠣粉(研。各一錢)上件同細研勻。每服半錢,煎荊芥薄荷湯調下。

張渙犀角湯方 退癇,鎮心神。

犀角屑(一兩) 茯苓(細銼) 麥門冬(去心,焙干) 人參(去蘆頭) 甘草(炙) 黃芩(各半兩)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八分,入生地黃汁少許,同煎四分,去滓,溫服。

癲癇第五

《黃帝素問》奇病論∶帝曰∶人生有病癲疾者,病名謂何?安所得之?歧伯曰∶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并居,故令子發為癲也。

《巢氏病源》∶癇者,小兒病也。十歲以上為癲,十歲以下為癇。其發之狀,或口眼相引而目睛上搖,或手足掣 ,或背脊強直,或頸項反折。諸方說癇,名證不同,大體其發之源皆因三種。三種者,風癇、驚癇、食癇是也。

《圣惠》論∶夫小兒癲癇者,由風邪、熱毒傷于手少陰之經故也。心為帝王,神之所舍,其臟堅固不受外邪。

若風熱蘊積于心,則令恍惚不安,精神離散,榮衛氣亂,陰陽相并,故發癲癇也。又云∶小兒在胎之時,其母卒有大驚,精氣并居,則令子癲癇也。

張渙論∶小兒五、七歲至十歲以上發癇者,若精神恍惚不定,陰陽相干,霍亂之類,病乃名癲疾。

《顱囟經》治孩子從一歲至大,癲發無時,口出白沫,小便淋瀝不利,二十二味虎睛丸虎睛(一雙,左眼佳,曝干,酒浸令黃色) 真珠 蜂房(各三錢) 麻黃(二分,去節) 鉤藤(三分) 鐵精防葵 大黃 子芩 龍齒 銀屑 梔子仁 羌活(各四分) 柴胡 升麻 白蘚皮 雷丸(燒令赤) 人參(各三分)細辛(一分半) 蛇皮(五寸,炙) 石膏(五分) 蚱蟬(四枚,去翅足,炙)上件為末,研,煉蜜為丸。四、五歲如赤豆大五丸,日再服。大兒十丸,米飲下。忌生、冷、油膩。

《外臺》∶《古今錄驗》療五癲。牛癲則牛鳴,馬癲則馬嘶,狗癲則狗吠,羊癲則羊鳴,雞癲則雞鳴。五癲病者,腑臟相引,盈氣起寒,厥不識人,氣急掣 ,吐沫,久而得蘇。雄黃丸方(《千金》名雄雌丸)雄黃(研) 雌黃(一方無,一方用一兩) 真珠(末) 水銀(各一兩,熬。《千金》水銀使八分) 鉛丹(二兩,熬成屑。《千金》此一味是鉛) 丹砂(半兩,研。《千金》用二兩)上六味搗,和以蜜又搗三萬杵,為丸。先食,服胡豆大三丸,日再,驚癇亦愈,良。(《千金》、《范汪》同,兒三丸如小豆。忌生、血物。)《圣惠》治小兒心臟積熱,時發癲癇,嘔吐涎沫,作聲迷悶。鐵粉丸方鐵粉 龍齒(各細研,一兩) 鉛霜 麝香(各細研) 天南星(各一分) 天麻(三分) 朱砂(細研,水飛過)水銀 黑鉛(各半兩,與水銀結為砂子,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竹瀝研化五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癲,發動無時,心悶吐沫。雄黃丸方雄黃 鐵粉(各細研) 朱砂(細研,水飛過。各半兩) 豬膽(二枚) 熊膽(一分) 鯉魚膽(七枚) 烏牛膽(半枚) 青羊膽(二枚) 麝(一錢,細研)上以諸般膽汁相和令勻,即入諸藥末,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金銀湯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五歲至七歲發癲癇,無時發動,口出白沫,遺失大小便不覺。虎睛丸方虎睛(一對,細研) 朱砂(細研,水飛過,半兩) 雷丸(三分) 露蜂房( 炙) 麻黃(去根節) 子芩 甘草(炙微赤,銼) 天麻 鉤藤(各半兩) 防葵 川大黃(銼碎,微炒) 龍齒(細研) 梔子仁 石膏(細研,水飛過) 蚱蟬(去翅足,微炙。各一兩) 銀箔(三十片,細研) 麝香 牛黃(各細研) 蛇蛻皮(銼,微炒。各三分) 羌活 柴胡(去苗) 白蘚皮 川升麻 沙參(去蘆頭。各三分)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癲癇,螈 ,發歇無時。地龍散方干地龍(半兩,微炒) 虎睛(一對,微炙) 人參(一分,去蘆頭)以上三味同搗,羅為末。

金銀箔(各三十片) 朱砂 雄黃 天竺黃 代赭 鉛霜 鐵粉(各一分)上件藥都研細,入前三味研令勻。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更看兒大小加減。

《圣惠》治小兒癲癇至大不瘥,或發即口出白沫,并大小便出不知。虎睛丸方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炒,細研) 朱砂 石膏(各細研,水飛過) 鐵粉 龍齒(細研。各一兩) 露蜂房(微炙) 羌活 鉤藤 防葵 麻黃(去根節) 川升麻(各半兩) 細辛(一分) 牛黃(半分,細研) 蚱蟬(四枚,去翅足,炙)上件藥杵,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五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癲癇,連年不瘥方。

鉛 水銀(各二兩) 硫黃 鐵粉(各一兩)上先將鉛于鐺子中令消,即下硫黃,炒不住手,就鐺研攪;待硫黃煙氣似息,入水銀又攪;次下鐵粉,以武火燒,少時將出。一夜露地出火毒后,研令極細,即以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于食后,以金銀湯下五丸。

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癲癇等疾方。

光明朱砂(二兩,顆塊者)上以金箔隨朱砂顆塊大小各裹之,用磁石末入固濟了瓶子中,實筑中心留一坑子,即以朱砂置坑子內,上更以磁石末覆之瓶子口,更以鉛一片可瓶口大小蓋之。以文火養七日,火常令露鉛以箸刺得入。養一七日后,去鉛,大火 之,候冷出,于乳缽中細研,即置于通油缽子內;上以馬牙硝末遍覆之,即置飯甑中,蒸一炊久,其朱砂化成水。有患者,食后以溫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癲癇,欲發即精神不足,眼目不明,螈 惡聲,嚼舌吐沫。雌雄丸方雌黃(細研,炒令褐色) 黃丹(炒令褐色。各一兩) 麝香(一分)上件藥相和,細研如粉。用牛乳一升,慢火熬成膏,可丸即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下三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癲癇,發歇不定。朱砂丸方朱砂(細研,水飛過) 鉛霜 鐵粉 馬牙硝(各一兩)上件藥細研如面,以棗肉和丸如綠豆大。每于食后,以熟水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嬰孺》治小兒一、二歲發癇,至大不瘥,成癲病,發無時,口出白沫,并大小便不知出。虎睛丸方虎睛(一具,酒浸一宿,炙黃) 丹砂 鐵粉(精) 子芩 大黃 龍齒 梔子仁 銀屑(各四分) 蜂房(炙)鉤藤皮 柴胡 白蘚皮 麻黃(去節) 雷丸(炙。各二分) 羌活 沙參 升麻(各三分) 牛黃(半分) 蚱蟬(四枚,去翅足,自死者) 防葵 蛇蛻皮(各七分,炙) 細辛(一分半) 石膏(五分)上為末,蜜丸。四、五歲服大豆大十丸。與《顱囟經》藥味同,只多牛黃及分兩不同。

張渙熊膽丹方 治癲癇,鎮心安神。

真熊膽 鐵粉(各細研) 朱砂(細研,水飛) 生天南星(末) 雄黃(水磨精明者,別研。各半兩) 粉霜(一分,研) 腦麝(各研一錢)上件同拌勻,用 豬膽一枚,取汁和諸藥,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至二十粒,煎金銀薄荷湯下。

張渙天麻散方 祛風,治癲癇。

天麻 防風 麻黃(去節根。各一分) 甘草(炙) 川升麻 羌活 黃芩 川大黃(炮。各半兩)上件搗,羅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服。

張渙黑錫丹方 治癲癇及諸癇,胞絡涎盛。

黑錫(二兩,同水銀半兩慢火結砂子) 鉛霜 鐵粉(各細研,半兩) 麝香(一分,細研) 天南星(一兩,炮,取末)上件同再研勻,滴水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竹葉湯下。

張渙日應丹方 治癲癇連年不瘥。

黑錫 硫黃 水銀(細研) 鐵粉(研。各一兩) 金銀箔(各三十片)上件將錫于鐺子內熔令消,即入硫黃,炒不住手,就鐺研攪;候硫黃煙氣似息,次入水銀、鐵粉、金銀箔同攪。用緊火燒,少時都傾出,露地一宿,出火毒;再研和勻,用粟米飯和如綠豆大。每于食后,服五粒至七粒,煎人參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州市| 石棉县| 杭州市| 铁力市| 尤溪县| 甘孜县| 长乐市| 广河县| 华安县| 汽车| 新昌县| 筠连县| 北宁市| 上林县| 墨竹工卡县| 镇宁| 勃利县| 南漳县| 通化市| 宜川县| 高邑县| 兴化市| 普安县| 武城县| 巍山| 花莲市| 三门峡市| 务川| 夏邑县| 唐河县| 德阳市| 益阳市| 天台县| 乌恰县| 肥西县| 邢台县| 新密市| 巴楚县| 全椒县| 含山县| 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