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6章

  • 幼幼新書
  • 佚名
  • 4264字
  • 2015-12-26 18:09:16

以上各一分) 天南星(半炮半生) 白僵蠶 白附子(各生用) 鉛霜(研入。以上各半兩)上件除水銀膏,牛黃、麝香、鉛霜三味,研令如粉,余四味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水銀膏和丸如黍米大。一、二歲兒每服三丸,用薄荷湯下;至三、四歲每服五丸,服之。

《劉氏家傳》天 翻眼向上。

朱砂(通明者三綠豆大) 干蝎(一枚全者,銚內炒過)上末之,飯少許丸綠豆大。患者,用朱砂少許細研,入酒內,化下一丸,頓愈。

《吉氏家傳》治小兒天 ,急驚風,盛熱,宜取方。

郁金(一塊,蒸) 巴豆(一個,不去皮)上件二味,面北門限上杵一千杵。每服一字,薄荷湯下。

《吉氏家傳》治驚風天 。牛黃膏白附子 蝎 郁金 雄黃(各一分) 蟬 (六十個) 膩粉(半錢) 巴豆肉(一分,水浸一宿)上搗研極細,蜜丸,入腦、麝各少許。每服皂子大,薄荷冷水下。

卷第十

驚風內第七

漢東王先生《家寶》論∶凡嬰孩小兒驚風內 、盤腸氣 及蟲痛三者發作一般。驚風內 ,眼尾有細碎紅脈現者,是也。盤腸氣 發動,腰先曲,空啼無淚,上唇干,額上有汗者,是也。蟲痛則吐涎,唇口紫色者,是也。如得驚風內 即用桃符丸,服后卻進乳香丸(方并見本門中)并大七寶散(可見霍亂、吐痢門中。)如得盤腸氣即用鉤藤膏二、三服及魏香散二、三服(方見盤腸氣 門中,)亦須大七寶散二、三服。如得疳 蟲痛,腹肚 痛,即用干漆散二、三服,并化蟲丸三、五服(方見蛔疳門中),亦間與大七寶散服之。(后云∶蛔蚶痛者便是蛔疳。)《石壁經》三十六種內驚風內 候歌∶內 多啼子細看,莫將蟲痛一 言。唇涎鼻紫為蟲痛,(一云∶蟲痛吐涎唇口紫。)內 還須黑色觀。但覷紅筋生眼尾,便知風候本根源。(四十八候云∶只看眼畔紅筋見,有血相和點點斑。)鎮心使藥方為妙,始覺良工按古賢。

其候寒熱內薄,氣血凝滯,蘊結不散,腹中痛,但調氣,去其積熱積冷,調毒退愈。

《鳳髓經》歌括一同,有注云∶宜與生銀丸、越桃散。(生銀丸方見急慢驚風門,越桃散方見盤腸氣 門中。)又三十六種內驚風、內 候云∶此候宜下蝎梢丸,未安,即微下。(方見搐搦門中。)《小兒形證論》四十八候驚風內 歌一同,后云∶此候與蛔蟲候一般,唇口紫黑是蟲候,目有紅筋,手在后,胸高是內 也。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嬰孩、小兒驚風內 。桃符丸銀朱 乳香(各一錢,研) 大蒜(一子煨,研)上先研乳香極細,后入銀朱再研,后又同大蒜研,看軟硬得所,丸如此○大。每服半歲五丸,一歲七丸,二、三歲十丸,以意加減,薄荷湯化下。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小兒驚風內 痛不可忍者,乳香丸乳香(一錢) 蝎梢(二七枚) 沒藥(半錢) 沉香(一錢半)上為末,煉蜜丸如黍米大。每服嬰孩三丸,一歲五丸,三歲七丸,以意加減,乳香湯吞下。

《聚寶方》辰砂散 治小兒傷冷聚積驚風,日久變成內 時,人不識,呼為祟。

砂(半分) 紅芍藥 鉛白霜(各一分半) 琥珀(研) 真珠(不鉆者為末。各一分)上五味為末。每服一字,金銀薄荷湯調下。

《張氏家傳》∶小兒、嬰兒、孩兒內 止痛丸。

木鱉子肉 胡椒(各等分)上為細末,用黑豆末醋作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四粒,荊芥湯下。

《吉氏家傳》治小兒驚積內 ,時發肚疼,夜啼驚叫。斬邪丹乳香 沒藥 鉤藤 木香(取見火) 舶上茴香(炒。各一錢)上為末,先將乳香、沒藥二味乳缽中研細,然后勻諸藥,切大蒜白三片,研紅,和前藥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十五丸,鉤藤,茴香湯吞下,無時。

《朱氏家傳》治小兒驚風內 ,腹痛不可忍。沒石子丸木香 螺粉(燒) 草烏頭(生用,去皮尖)上件等分,為末,用醋煮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淡醋吞下。

卷第十

盤腸氣第八

《石壁經》三十六種內盤腸氣 候歌∶盤腸氣發先腰曲,無淚叫啼眼干哭,口開腳冷上唇烏,(《鳳髓經》云∶上唇干。一云∶口干腳冷。)額上汗流珠碌碌。

小腸為冷氣所薄,致使痛發腰曲,為腸結痛也。當溫小腸則痛住,次去其小腸積冷,即痊安也。

《鳳髓經》歌括一同,有注云∶宜與越桃散(方見本門中)。

《小兒形證論》四十八候盤氣 候歌(上四句與前歌同,下四句乃云∶)直莫吐瀉傷榮衛,經絡一定痛難屈,氣通微用三兩行,卻與調和自歡懌。

又歌∶痛來難忍便身黑,體硬如弓一向張,如婦胎中傳邪毒,醫人何不用名方。

此候氣在小腸,結卻不伸,只將寬氣檳榔散與服(方見煩熱門中),并與白丁香膏(方末見)兼苗香散相兼服必愈。

(方見肚腹 門中。)不可誤吃他藥,吐瀉傷榮衛,但只和氣。

漢東王先生有盤腸氣 ,治法在驚風內 論中。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嬰孩、小兒盤腸氣 。鉤藤膏方乳香(研細) 沒藥 木香(炮) 姜黃(各一錢) 木鱉子(三個)上為末,煉蜜為膏。每服旋 如皂子大,煎鉤藤湯化下一丸,日三服。

漢東王先生《家寶》魏香散 治盤腸氣 。

真阿魏(一錢) 蓬莪術(半兩)上先用溫水化阿魏,浸蓬莪術一晝夜,焙干,為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煎紫蘇米飲,空心調下。

三十六種治盤腸氣痛。宣連丸方宣連 雷丸(各一分) 木香(二錢,炒)上為末,用粟米飯和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飯飲下。

《鳳髓經》越桃散 治小兒盤腸氣 痛。

越桃(去殼,半兩,入草烏少許,同炒,去草烏) 白芷(一錢,切)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或一錢,炒茴香、蔥白酒下。

《劉氏家傳》治小兒盤腸氣 。檳榔丸麻逸檳榔 大腹子 紅丹(香匙 )上等分,末之,面糊丸大麻子大,三歲以下小麻子大。每服十丸,蘿卜煎湯下三日,燈心湯下三日,霹靂湯下三日。其湯用姜錢十片、水一盞,燒秤錘,浸水候沸止,溫去錘,將此下藥號霹靂湯。

《莊氏家傳》安息香膏 理盤腸氣 、內 、蟲痛、外疝,但諸般心腹痛皆治。

安息香 桃仁(湯去皮尖,麩炒黃) 蓬莪術(濕紙裹煨) 使君子(取肉切,焙干秤。以上各半兩) 干蝎(一分) 阿魏(一錢) 茴香(三錢,炒)上七味,除桃仁別研外,次以阿魏并安息香,以酒少許,就湯瓶口上,以盞盛蒸,開土沙,入桃仁中共研,余藥同為末,一處煉蜜為膏如皂皂大。生姜薄荷湯化下,隨兒大小加減。

《孔氏家傳》治小兒盤腸氣。緣因懷子在腹中時,或則其母吃冷物太多,或因胎中帶不凈入孩子腹中。每至夜深則陰氣盛逼,令小兒腹中住,至令啼哭不止,故為盤腸氣也。

大附子尖(不可長,半寸,去皮,炮裂,為末) 巴豆(一粒,去心、膜并殼,將豆內乳缽內爛研成膏,用竹紙一幅,折揲裹之,以竹棒桿,令油在紙上,直至捍得巴豆油極盡為度) 斑蝥(一個,去嘴及足翼,只用肉,先以麥面炒熟)上三味同研半日,以面糊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丸,以少許茴香略借氣,切,不可多用也。菖蒲茴香湯吞下,臨夜服,只通使一服。新修合者未可用,約修合百日后通用也。此藥修合下經年歲轉妙,唯小兒盤腸氣最佳。

《吉氏家傳》治小兒盤腸氣方。

蘿卜子(不拘多少,炒令黃色)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溫酒調下三服止。

卷第十

腹肚第九

茅先生∶小兒生下五個月日以上至七歲,有結癖在腹,成塊如梅核大,來去或似卵大,常叫疼痛不住者,亦分數類。在臍下痛者為 氣,下蕓薹散夾茴香散與吃,即愈;如見面黑眼視,瀉黑血,鼻口手足冷,不進食者死。(蕓薹散方見本門,茴香散茅先生方未得所見,有四十八候茴香散方,見本門。)茅先生小兒 氣蕓薹散蕓薹子(炒) 蓬莪術(炮) 茴香(炒) 青橘皮(去白) 甘草(炙。以上各一兩) 木香(炮,一分)上為末,每服半錢、一錢,用鹽酒熱調下。

《四十八候》茴香散茴香(炒) 蕓薹子(各半錢) 田螺殼(二錢) 甘草(三寸,炙) 川楝子(一分,用肉)上為末,每服半錢,煎沉香湯調下,木香湯亦得。

卷第十

灸二十四第十

莊氏集 穴灸小兒二十四種 法∶第一 ,牙關緊,口不開,灸耳門相對一寸,七壯,穴在直耳門近眼。

第二鬼 ,手腳冷,眼不轉睛,口中亂道,灸大拇指后紋,每指七壯,在大指節上。

第三獐 ,渾身壯熱,兩手如梳頭,啼哭聲促,灸兩手心及項前一寸,各二七壯。

第四牛 ,弄唇撮口,灸鬼門穴,在乳下一麥粒地,七壯。

第五 ,渾身壯熱,上氣權肩,喘息不調,頭足俱冷,肚脹,灸兩肋頭并發心,各七壯,兩肋是章門穴。

第六虎 ,目不轉睛,兩手不開,乍寒乍熱,灸百會穴,大拇指節上,各三七壯。

第七貓 ,連牙欠口,吐舌,上唇灸人中穴,在鼻柱下,玉泉穴在枕骨下一寸,第四椎兩邊各一寸半,各七壯。

第八風 ,灸玉枕穴,在腦杓尖頭二七壯。

第九螗螂 ,撮口吐沫,兩手在胸前,灸肩上頭、臍心各三七壯。

第十蛇 ,吐舌不住,灸耳垂下七壯。

第十一脾 ,胸內氣結,喘息不勻,灸臍下一寸三七壯,未瘥,灸胃管、臍上四指,并穴兩旁各四指,各七壯,腹中鳴是效。

第十二血 ,瀉血不定,灸大敦穴三壯,在脊骨盡頭是。

第十三搜腹 ,腳冷,瀉痢不常,灸脊 ,腰眼上四寸是。又灸穴兩旁各一寸半,各三七壯,未瘥,灸腰眼三七壯。

第十四心 ,吐逆不定,身體壯熱,灸百會穴三七壯,未瘥,灸后心三七壯。

第十五喑 ,不語言,灸玉泉穴,在玉枕下一寸。又灸乳上三指,各二七壯。

第十六 ,不熱,乳食尋常,多睡眼不開,灸足踝骨上四寸,男內踝,女外踝,各三七壯。又灸發際三七壯。

第十七雞 ,手愛抓人,口黑色,灸后心五壯,未瘥,灸兩手心各三七壯。

第十八猴 ,搐一邊眼不住,灸前后心三七壯,或有手如梳頭者,灸第六椎兩旁各一寸半,各三七壯。

第十九弓 ,身體壯熱,脊梁急如反弓,灸后心三七壯,未瘥,灸第九椎兩旁各一寸半,三七壯。

第二十 ,干嘔不定,四肢無力,灸氣 五十壯,第十三椎兩旁各一寸半。

第二十一癇 ,握兩手如弓,不轉睛,灸后心五十壯。

第二十二 ,面青撮口,眼中淚下,此是破軍星所作,灸后心五十壯。

第二十三 ,驚哭不定,切牙作聲,此是兼正星所作,灸第五椎下兩旁各一寸半,各三七壯。

第二十四 ,揉眼咬指甲,此是文曲星所作,灸兩手心三七壯,未瘥,灸中指頭七壯。

長沙醫者毛彬傳小兒驚 灸法∶牙關硬,百會上灸三七壯,又灸耳后一寸,當時得效。

舌舐唇,連牙欠口,此名牛星 ,灸人中三七壯。

愛吐逆,舌不住,名蛇驚,于承漿穴中灸三七壯。

愛咬人,名孤 ,灸后心一百壯。

下元虛,腹脹,氣塊排連臍,臍心灸一七壯。

翻眼抬睛,名天 ,于腳大拇指當節上灸一七壯。

破腹害肚,米谷不消,腳脈不行,是尋腹 病,準前之穴灸之。

多睡,瞑目不開,內踝上面正四寸,急灸之。

卷第十

猢猻噤第十一

茅先生小兒生下有中猢猻噤候∶身微熱,雙手捉拳,按在胸前,口撮不開,縮肩,身體一似活猢猻。此候因受胎六個月日,母見人弄猢猻,開口吸著其氣,生來被風邪相擊致發此候。若不速治即死。

《經驗方》治小兒中猢猻噤。

貓兒糞燒煙,薰之即解。

卷第十

白虎病第十二

《巢氏病源》小兒白虎候按∶堪輿歷游年圖有白虎神云∶太歲在卯,即白虎在寅,準此推之,知其神所在。

小兒有居處觸犯此神者,便能為病。其狀身熱,有時啼喚,有時身小冷,屈指如數,似風癇,但手足不螈 耳。

張渙順正集香散 治白虎病。

降真香 沉香 檀香(各銼) 乳香(研) 安息香 人參(去蘆頭。各一兩) 茯神 酸棗仁(各半兩)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八分一盞,入麝香少許,煎至五分,去滓溫服,留藥滓,臥內燒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县| 万山特区| 正定县| 云和县| 肥城市| 庆元县| 开江县| 遂川县| 抚顺市| 沧源| 灵石县| 龙井市| 临猗县| 台山市| 巴楚县| 嘉定区| 济阳县| 高要市| 修武县| 商水县| 望城县| 沙洋县| 社旗县| 南澳县| 阳曲县| 顺昌县| 南岸区| 乐至县| 黄龙县| 屏边| 青海省| 衡水市| 正安县| 神木县| 杂多县| 灌阳县| 定南县| 普陀区| 肥乡县| 德兴市| 南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