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 幼幼新書
- 佚名
- 3479字
- 2015-12-26 18:09:16
《趙氏家傳》治小兒諸疳,羸瘦不生肌肉。大蘆薈丸方蘆薈 木香 紅芍藥 沒石子(各半兩) 使君子(去皮,一分) 肉豆蔻(二錢) 人參(一錢) 胡黃連(一分)上為細末,入麝香半錢,別研令細,與藥拌勻,蜜水打面糊為丸。每服十五丸,米飲下,空心,食前服。
《吉氏家傳》治小兒圣疳,藥十日肥。治五疳諸痢。發(fā)立焦黃,肌瘦,腹中疼痛,愛吃泥土,瀉痢無常,盜汗,腹大喘粗,腳細難行,洞下脫肛,時時壯熱,面覆地臥,心喜啼呼,腹內(nèi)蟲生,糞中米出,便如泔淀,嘔吐無時;有以瘦勞,更加寒顫。此疾真是疳也,宜此方。
黃連(去須) 白芷 苦參 丁香 青黛 麝香 朱砂(上各等分)上件為細末, 豬膽丸如芥子大,別以朱砂為衣。每服十五丸,米飲下。更看虛,爛研如粉,用粟米飯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米飲下,一日兩服。
張渙金粟丹 治腹大疳瘦,如吃泥土,泄利不調(diào)方。
母丁香 草龍膽 濃樸(生姜汁制) 好朱砂(細研,水飛) 青黛(研。各一兩) 干蟾(五枚,涂酥炙焦黃) 夜明砂(微炒) 訶子皮(微炮) 蟬殼(各半兩) 川黃連(冬用二兩,夏用一兩)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麝香(研,半兩)上件藥一處拌勻,用煉蜜一半,白面糊一半,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飲下,不拘時候,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香蟾丹 治肌瘦面黃,胸高,腳細方。
干蟾(五枚,水浸,去骨,用瓦藏瓶一枚,須頭上取門,入蟾瓶內(nèi),鹽泥固濟,木炭火燒,留一竅,以煙息為度。
取放地上一宿,出火毒) 胡黃連(二兩) 蛇蛻皮(一兩,燒灰) 地龍(半兩,微炒) 天竺黃 蟬殼(各一分)以上并為細末。次入∶上用黃栝蔞一個,去瓤,用黃連末填滿,蒸爛取出;用樸消末一錢蓋頭,臨夜方取下,然后露一宿,研爛為丸許○大。每服五丸,熟水下。
《萬全方》灸法∶黃帝療小兒疳痢、脫肛,體瘦、渴飲,形容瘦悴,諸般醫(yī)治不瘥者。灸尾翠骨上三寸骨陷間三壯,炷如小麥大。岐伯云∶兼三伏內(nèi)用桃柳水浴孩子,午時當日灸之后,用青帛子拭。兼有似見疳蟲子隨汗出也,此法神效不可量。
干疳第十
《圣惠》∶夫小兒干疳者,由乳食不調(diào),心脾積熱之所致也。其候身體壯熱,或即憎寒,舌澀口干,睡多盜汗,皮膚枯燥,發(fā)立毛焦,乳食雖多,肌肉消瘦,四肢無力,好睡昏昏。日往月來,轉(zhuǎn)加虺悴,故號干疳也。
《仙人水鑒》∶小兒患疳氣久不瘥,遂受旁疾,宜服此獨治干疳方。
天靈蓋 生鱉甲 波斯青黛 黃鹽(以上各一分。陶隱居士∶北海黃鹽草粒粗,以作魚 及咸菹)上并同研令細。日服一字,空心熱水下。若是濕疳,不治。干疳治之,不過三服,神效。
《圣惠》治小兒干疳,心臟煩熱,眼目赤澀,皮膚干燥,夜多盜汗,羸瘦不能乳食。天竺黃散方天竺黃(半兩) 牛黃 雄黃 朱砂 蘆薈 麝香(各細研) 蟾頭(炙令焦黃) 胡黃連 犀角(屑) 木香 甘草(炙微赤,銼) 鉤藤(各一分) 龍膽(一錢,細研)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以溫水調(diào)半錢服,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干疳,體瘦煩熱,眠臥不安,宜服此方。
牛黃 雄黃 蘆薈 青黛(各細研) 丁香 黃連(去須) 熊膽(研入) 蛇蛻皮(灰) 天竺黃 天漿子(微炒) 犀角(屑。各一分) 胡黃連(半兩) 蟾酥(半錢,研入) 麝香(一分,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更研令勻,以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三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干疳,肌體羸瘦,皮毛干焦,發(fā)歇寒熱,昏昏多睡。青黛丸方青黛(三分,細研) 牛黃 蘆薈 朱砂 麝香 雄黃(各細研) 胡黃連 蛇蛻皮(灰) 龍膽(去蘆頭) 蟬殼(微炒。各一分) 蟾(一枚,涂酥炙焦黃)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面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粥飲下三丸,日三服。量兒大小臨時增減。
《圣惠》治小兒干疳,面青目澀,腦熱鼻瘡,眼生障膜,毛發(fā)焦黃,肌盧羸瘦。蝸牛丸方蝸牛 谷精草(各燒灰) 夜明砂(微炒。各三分) 瓜蒂(末,半兩) 干蟾(一枚,涂酥炙令焦黃) 雄黃 麝香(各一分)上件藥都研為末,用蒸餅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三丸,日三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干疳,煩渴壯熱,皮膚枯燥,日漸羸瘦。牛黃丸方牛黃(半錢,細研) 雄黃(細研) 黃連(去須) 蘆薈 天竺黃(各一分) 腦麝(各細研,一錢) 甘草(半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一歲以粥飲下一丸,日三服。
《圣惠》治小兒干疳,瘦弱不能乳食,發(fā)立腦干,肌體柴瘦。胡黃連丸方胡黃連(末,半兩) 朱砂 波斯青黛 蘆薈(各三分) 麝香(一分) 蛇蛻皮(一條,燒灰) 蟾酥(一杏仁大)上件藥都研為末,用豬膽一枚,取法酒一盞,和藥末都于銚子內(nèi)熬如膏,丸如綠豆大。五歲至七歲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三歲以下三丸。
《圣惠》治小兒干疳,乳食不成肌膚,日漸羸瘦,身體壯熱,毛發(fā)干枯,四肢無力。蟾酥丸方蟾酥 麝香 蟬殼(微炒,去足) 干地龍(微炒) 蛇蛻皮(灰,各一分) 豬膽(二枚) 青黛 龍腦 朱砂(細研。各三分)上件藥除蟾酥外細研,以豬膽化蟾酥,和丸如粟米粒大。每以溫水研五丸,吹鼻內(nèi)。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干疳,日久不瘥。骨立形枯,諸治無效。青黛散方青黛 朱砂 蘆薈 地龍(微炒) 夜明砂(各微炒) 干蝦蟆(灰) 熊膽(各一分) 麝香(二分)上件藥都細研為散。每服半錢,空心以粥飲調(diào)下。又用少許藥吹入鼻中;后以桃枝湯看冷熱浴兒,衣蓋,有蟲子出為效也。
《圣惠》治小兒干疳,面色痿黃,肌體羸瘦,宜服此方。
蘆薈 龍膽(去蘆頭) 牛黃(細研) 胡黃連(各一分) 青黛(三兩,細研) 麝香(一錢,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蒸餅和丸如黃米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干疳,體熱羸瘦,心神煩躁,少得眠臥。宜服牛黃丸方牛黃(細研) 朱砂(細研,水飛過) 子芩 犀角(屑。各半兩) 麝香(一分,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糯米飯和丸如麻子大。每服用粥飲下三丸。量兒大小增減服之。
《王氏手集》治小兒干疳。蝦蟆丸方蝦蟆(一個,燒灰,一錢) 牛黃 麝香(各一字) 蔓荊子 蟬蛻(各一錢)上為末,粟米飯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丸,陳米飲下。
內(nèi)疳第十一
《圣惠》∶夫小兒內(nèi)疳者,由乳哺無常,傷于臟腑之所致也。其候乳食不消,心腹虛脹,眼目澀癢,體熱皮枯,腸胃不調(diào),痢下五色,漸漸羸瘦,蟲食肚腸,日月彌深,痢轉(zhuǎn)不止,故號內(nèi)疳也。
《圣惠》治小兒內(nèi)疳,乳食不調(diào),心腹脹滿,肌膚羸瘦,下痢無常。木香丸方木香 蟬殼(微炒,去足) 麝香(細研) 黃連(去須) 黃丹(微炒) 熊膽(研入) 夜明砂(微炒) 干蟬(涂酥炙微焦。各一分) 亦石脂(半兩) 肉豆蔻(一顆,去殼) 田父(半兩,炙令微黃)上件藥搗,羅為末,用水浸蒸餅,丸如麻子大。每服以溫粥飲下二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內(nèi)疳,四肢羸瘦,腹脹鼻癢,皮膚干燥,下痢不常。蘆薈丸方蘆薈 雄黃(各細研) 沒石子 蟬殼(微炒,去足) 蛇蛻皮(灰) 丁香 熊膽(研入。各一分) 麝香(細研) 蟾酥(研入。各一錢) 黃連(半兩,去須)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黃米粒大。每服以粥飲下三丸,日三服。別研一丸,吹入鼻中。量兒大小以意加減。(《圣惠》又收治疳痢。)《圣惠》治小兒內(nèi)疳,下痢不止,體瘦食少,腹痛羸弱。殺疳丸方雄黃 密陀僧 麝香 蘆薈(各細研) 蝸牛殼 母丁香 鶴虱 白礬(灰) 沒藥 地龍(微炒) 熊膽(研入。
各一分) 肉豆蔻(去殼) 黃連(去須,微炒) 艾葉(炒令黃) 定粉(微炒。各半兩) 蟾酥(一錢,研入)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面糊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內(nèi)疳,下痢不止,肌體消瘦,諸治未瘥,宜服麝香散方麝香 蘆薈(各細研) 蛇蛻皮(灰) 夜明砂(微炒) 蝸牛殼 黃連(去須,微炒) 沒石子(各一分) 黃丹定粉(各微炒,一兩) 訶黎勒(半兩,煨,用皮)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以粥飲調(diào)下半錢,早晨、午后各一服。看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內(nèi)疳,體瘦下痢。丁香散方丁香 當歸(銼,微炒) 朱砂 蚺蛇膽 牛黃(各細研) 白馬靨(酒浸,炙黃色。各一分) 犀角(屑,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以粥飲調(diào)下半錢,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內(nèi)疳,下痢不止,昏沉多睡。胡粉丸方胡粉(微炒) 青黛(細研。各半分) 黃連(末,一分,微炒) 麝香(一錢)上件藥同研令細,以豬膽一枚取汁和丸如黃米粒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又方丁香(末) 牛黃 黃連(末,細研) 雄黃(各一分) 蟾酥(半分)上件藥同研令細,以豬膽汁和丸如黍米粒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譚氏殊圣方》∶小兒臟病最難知,索出時時又要歸。大抵內(nèi)疳人少會,唯聞打瓦更鎖龜。不求皂豆丁香白,豈信人間有妙醫(yī)。
寶命丹皂角(一兩,炙令焦黑色,去皮,為末,取三分) 巴豆(二七個,去心膜,細研,新瓦上出油了用之) 雄雀兒糞(二錢)上細末,以粟米飯丸綠豆大。空心,溫水下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