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 幼幼新書
- 佚名
- 4773字
- 2015-12-26 18:09:16
此候因虛成驚虛,涎上可下變涎丸,次補虛勻氣。如切牙啼哭,微下,數服通心行小腸藥即痊,宜服安神散。(方見本門。)《四十八候》變涎丸牙硝(一錢) 硼砂 南星 粉霜(各半錢) 半夏(十個,去皮臍) 朱砂(一分,醋面裹) 巴豆(不拘多少,同半夏、朱砂入水煮,去豆為膏用)上為末,皂角膏丸如綠豆大。每服十粒至七粒,取下驚涎。次補氣,凡有涎,皆用此藥。
《四十八候》安神散 治驚虛。
人參 茯苓 朱砂(各一錢) 真珠(半錢) 甘草(炙,三寸) 蟬蛻(七個) 麝香 犀角屑(各少許)上為末。薄荷湯下一錢,又解夜啼。
《四十八候》定魂湯 治驚虛。
人參 白術 茯苓(各一錢) 酸棗仁(半兩)上為末,飯飲下一錢。如驚,薄荷湯下。
《趙氏家傳》治小兒因虛生驚。烏蛇丸烏蛇肉(炙) 全蝎 神曲(炒) 白僵蠶(各半兩) 蝎梢(一分) 螻蛄(細研,候諸藥成末方用)上為末,酒糊丸如黃米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
搐搦第六
錢乙論肝有風。目連扎不搐,得心熱則搐。治肝瀉青丸,治心導赤散主之。(瀉青丸方見驚熱門中,導赤散方見實熱門中。)錢乙論肝有熱。目直視,不搐,得心熱則搐。治肝瀉青丸,治心導赤散主之。(方見同前。)錢乙論肝有風甚,身反折強直,不搐,心不受熱也,當補腎治肝。補腎地黃丸,治肝瀉青丸主之。凡病或久皆引肝風,風動而止于頭目,目屬肝,風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風吹,不輕不重,兒不能任,故目連扎也。若熱入于目,牽其筋脈,兩 俱緊,不能轉視,故目直也。若得心熱則搐,以其子母俱有實熱,風火相搏故也。
治肝瀉青丸,治心導赤散主之(方見同前。)錢乙論驚癇發搐。男發搐,目左視無聲,右視有聲。女發搐,目右視無聲,左視有聲,相勝故也,更有發時證。
錢乙論早晨發搐。因潮熱,寅卯辰時身體壯熱,上視,手足動搖,口內生熱涎,項頸急,此肝旺,當補腎治肝也。補腎地黃丸,治肝瀉青丸主之。(地黃丸方見虛寒門中,瀉青丸方見驚熱門中。)錢乙論日午發搐。因潮熱,己午未時發搐,心神驚悸,目上視,白睛赤色,牙關緊,口內涎,手足動搖,此心旺也,當補肝治心。治心導赤散、涼驚丸,補肝地黃丸主之。(導赤散方見實熱門中,涼驚丸方見一切驚熱門中,地黃丸方見同前。)錢乙論日晚發搐。因潮熱,申酉戌時不甚搐而喘,目微斜視,身體似熱,睡露睛,手足冷,大便淡黃水,是肺旺,當補脾治心肝。補脾益黃散,治肝瀉青丸,治心導赤散主之。(益黃散方見胃氣不和門中,瀉青丸、導赤散方見同前。)錢乙論夜間發搐。因潮熱,亥子丑時不甚搐而臥不穩,身體溫壯,目睛緊斜視,喉中有痰,大便銀褐色,乳食不消,多睡,不納津液,當補脾治心。補脾益黃散,治心導赤散、涼驚丸主之。(方見同前。)錢乙論傷風后發搐。傷風后得之,口中氣出熱,呵欠頓悶,手足動搖,當發散,大青膏主之。小兒生本怯者,多此病也。(大青膏方見驚熱門中。)錢乙論傷食后發搐。傷食后得之,身體溫,多唾多睡,或吐不思食而發搐,當先定搐。搐退,白餅子下之。
后服安神丸。(白餅子方見本門中,安神丸方見虛熱門中。)錢乙論百日內發搐。真者不過三兩次必死,假者發頻不為重。真者內生驚癇,假者外傷風冷,蓋血氣未實,不能勝任乃發搐也。欲知假者,口中氣出熱也。治之可發散,大青膏主之,及用涂囟浴體法。(大青膏方見同上,涂囟及浴體法方見本門中。)錢乙論搐別真假云∶李司戶孫病生百日,發搐三五次。請眾醫治,作天 或作胎驚癇,皆無應者。后錢乙用大青膏如小豆許,作一服發之,復與涂囟法封之及浴法,三日而愈。何以然?嬰兒初生,肌骨嫩怯,被風傷之,子不能任,故發搐。頻發者輕也。何者?客氣在內,每遇不任即搐。搐稀者,是五內發病,不可救也。搐頻者宜散風冷,故用大青膏,不可多服,蓋兒至小易虛易實,多即生熱,止一服而已。更當封浴,無不效者。
錢乙論發搐逆順云∶李寺丞子三歲,病搐自卯至巳,數醫不治。后召錢氏視之。搐目右視,大叫哭。李曰∶何以搐右?錢曰∶逆也。李曰∶何以逆?曰∶男為陽而本發左,女為陰而本發右。若男目左視,發搐時無聲,右視有聲;女發時右視無聲,左視有聲。所以然者,左肝右肺,肝木肺金。男目左視,肺勝肝也。金來刑木,二臟相戰,故有聲也。治之瀉其強而補其弱,心實者亦當瀉之。肺虛不可瀉,肺虛之候,悶亂哽氣,長出氣,此病男反女,故男易治于女也。假令女發搐,目左視,肺之勝肝,又病在秋,即肺兼旺位,肝不能任,故哭叫。
當大瀉其肺,然后治心續肝。所以俱言目反直視者,乃肝主目也。凡搐者,風熱相搏于內,風屬肝,故引見之于目也。錢用瀉肺湯瀉之,二日不悶亂,當知肺病退。后下地黃丸補腎三服,后用瀉青丸、涼驚丸各二服。
凡用瀉心肝藥,五日方愈,不妄治也。又言肺虛不大瀉者,何也?曰∶設令男目右視,木反克金,肝旺勝肺,而但瀉肝,若更病在春夏,金氣極虛,故當補其肺,慎勿瀉也。
錢乙論熱必驚搐∶廣親宅七太尉方七歲,潮熱數日欲愈。錢謂其父二大王曰∶七使潮熱將安,八使預防驚搐。王怒曰∶但使七使愈,勿言八使病。錢曰∶八使過來日午間即無苦也。次日午前,果作急搐,召錢治之,三日而愈。蓋預見目直視而腮赤,必肝心俱熱,更坐石杌子,乃欲冷,此熱甚也。肌膚素肥盛,脈又急促,故必驚搐。所言語時者,自寅至午,皆心肝所用事時,治之瀉心肝補腎,自安矣。
《石壁經》三十六種驚風搐搦候歌∶多啼急搐更無偏,吐瀉風傳氣不宣。先愛睡中微有汗,(《鳳髓經》至此乃云∶原看眼中微有淚,始見兒家本病源。
此因胃氣盛,乳食太過,又被物驚,是致作吐或即作瀉,失治,即白日睡重至夜哭叫不休,手足或搐搦。)氣粗眼急自當然,面紅患在非為瘥,愛哭心中卻聚涎,臉有紅筋癇病作。亂紋生指病應傳,(《鳳髓經》此一句云∶指內青紋病又傳。)看形定色須明審,靈藥除風不在言。(氣粗發熱當微涼胃氣,次去驚候,后散其涎。若涎可更看兩臉上有青色或紫紅絲,如結螺之狀者,其疾病未全效,當調氣,次去其驚風候。兩手第二指亂紋生如魚刺之狀者,亦同前治之也,當調氣須去其驚。《鳳髓經》驚風搐搦散句頗同。仍又有注云∶與烏犀膏下涎,次與生銀丸,二方與《玉訣》同,并見急慢驚風門中。)《石壁經》三十六種急驚偏搐候歌∶先看孩兒面臉青,次看背上冷如冰。陽男搐左無妨事,忽然搐右便驚人。女搐右相猶可治,搐歸左畔不須聞。更忌手心如水汗,皺眉高腹豈安存。(四十八候此末二句乃云∶人忌悶涎傳入肺,結在心中病轉深。)此候因受寒邪所致也。若治則先調胃氣,次當發汗。如背上復暖則可治,若根據前冷則不可治。更手中汗出或臭氣或叫不止,乃內 也,不治。(《鳳髓經》此歌并同。但有注云∶如順搐,與生銀丸、鎮心丸。生銀丸方見一切驚門中。)《仙人水鑒》治小兒驚風搐搦。龍腦膏生白龍腦(半錢) 膩粉(一分) 石腦油(少許) 水銀(一分,好酥一塊如棗大,同研細) 白附子(一錢,輕炮過) 天南星(二錢,輕炮過)上為末,面糊少許,研令熟,于瓷石器內盛貯,不得透風,丸如綠豆大。一、二歲每服一丸,三、四歲以來每服二丸,煎金銀薄荷湯下,乳香湯亦得。
《博濟方》治小兒驚風搐搦,化涎鎮心。神效歸魂丹使君子(二枚,以面裹于慢火中煨,候面黃為度,去面用之) 水銀(結砂子) 香細墨 蘆薈 真熊膽 臘茶 龍腦乳香(各一錢) 辰砂 天竺黃 青黛(各半錢) 蝎梢(二七枚) 輕粉(二錢) 寒食面(一錢半)上件十四味,同研令勻細,滴水和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薄荷蜜水化下。如小兒稍覺驚著,化半丸與吃,若能常服永無驚疾。
《博濟方》治小兒驚搐不定,或因驚風已經取下,此病再作,氣粗喘促。宜服此延壽散雞舌香(大者,三枚) 朱砂(半錢) 五靈脂(一錢半) 黃 (一錢)上件四味,同研為細末。每服半錢,用研糯米泔調下。如孩子小只服一字。
《博濟方》治小兒驚風搐搦,痰塞在心,戴眼直視,或眼不開,口噤,四肢或冷或熱,大便或秘或泄。神效龍腦膏生龍腦(一錢,用柳木槌子研,以熟腦代亦得) 膩粉(一錢) 水銀(半兩,用臘茶半錢,好酥一塊如棗大,以水銀一處揩磨,調涂殺研之) 天南星(二錢,先去皮臍,濕紙裹,熱灰內煨、炮,取出為末用,同研) 石腦油(冬天用半兩,夏天用一分將前末同研,候油入和調,硬軟得所)上件五味,為丸如綠豆大。一歲、二歲、三四歲一服一丸、二丸,煎乳香湯下,不得化破。服后三五頓食久,取下惡物痰涎,大有奇功。
《靈苑》治小兒驚風搐搦,宜服水銀丸方白附子 天南星(各燒黑) 天麻 水銀 白僵蠶(各一兩) 干蝎 犀角 腦麝(研。各一分)上件九味細搗、羅,更研令極細。先用煮棗肉研,殺水銀令無星后,卻入諸藥末同研,合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一丸,用薄荷湯化下,汗出瘥。如小可只用半丸,先滴好酒浸開,臥時溫酒下,薄荷湯亦得。
太醫《局方》太一丹 治小兒諸風驚癇,潮熱搐搦,口眼相引,項背強直,精神昏困,痰涎不利及一切虛風,并皆治之。
天南星(炮) 烏蛇(酒浸,取肉。各三錢) 干蝎(微炒,一錢半) 白附子(炮,三錢半) 天麻(去蘆頭)麻黃(去根節) 大附子(炮,去皮臍。各半兩) 白僵蠶(揀凈,碎,炒,四錢)以上為細末,以水一升,調浸三日,以寒食面一斗拌勻,踏作曲,須六月六日以楮葉罨七日取出,逐片用紙袋盛掛當風,十四日可用。每曲末一兩入下項∶琥珀(研,一錢) 辰砂(飛,研,六錢) 雄黃(飛,研,三錢) 甘草(炙,銼為末,半錢)上合研勻,煉蜜和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溫水化下,不計時候。
《譚氏殊圣方》∶小兒驚搐眾疾先,且用紅龍散半錢,分作三服根據使下,十個之中十個痊。龍珠龍齒鉛霜末,天南星水浸七宵間,若獲此方神妙理,他年功行滿三千。紅龍散龍腦(少許) 朱砂(半錢) 龍齒(二錢) 天南星(五錢,先須水浸七日,逐日換水,日滿取出,切作片子,曬干為末) 鉛白霜(三錢)上件并研令極細。每服一字,蔥白金銀湯下。此善治小兒急慢驚風及四時傷寒,渾身壯熱,唇口焦干,兩目翻露,手足搐搦宜服之。連吃三兩服,候驚汗出為妙,忌一切毒物。
《譚氏殊圣方》∶小兒掣搐似癇風,眼白唾涎向后弓,聚氣擁毒心臟熱,看看大命即須終。雄黃犀角蛇黃等,用棗為丸氣必通,輕粉蜜調傾入口,水銀相共立神功。水銀丸水銀(一錢) 輕粉(二錢) 蛇黃 雄黃(各一大錢,研) 生犀末(半錢)上同研,令永星盡,以陳青州棗肉丸如大豆。看小兒大小加減。百日內兒,蜜水研下一丸,忌毒物。
《譚氏殊圣方》∶小兒偏搐一相頻,《秘錄》分明母受驚,忽若發時唇口動,剎那搦撮筑心神。潮來手腳皆牽動,退后皮膚面色青,但取茯苓參一分,雄朱和合便惺惺。寶壽散(一名金砂散)雄黃 茯苓 人參 馬牙硝(研。各一分) 朱砂(半兩,研,水飛過)上研末。熱水下半錢,一歲以下一字。
《譚氏殊圣方》∶小兒頭痛目無光,恍惚時便冷水漿,頻吃水來不解渴,看看手足又翻揚。郁金寒水生犀角,和合沙糖服最良,更取金箔粳糯米,洗心除熱便安康。罷搐散寒水石(半兩) 英粉(三錢) 犀角(末,一錢) 郁金(一個。二味同為末)上為末。沙糖調下半錢,一歲以下一字。
《譚氏殊圣》遺方治小兒驚搐。
黑狗糞 青狗糞(不以多少。二味以火 白色)上二味同共研為細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一錢,冷水調下。
《譚氏殊圣》遺方 治小兒驚風及癇疾,手足搐搦,涎潮不定,目睛直視,不醒人事,并宜服之。大驚丸朱砂(三錢) 蝦蟆灰(一錢半) 青礞石(一錢半。《局方》用一錢) 鐵粉(一錢。《局方》二錢半) 雄黃(一錢,好者。《局方》用一錢半) 蛇黃(一錢, 碎。《局方》用二錢)上為末,水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薄荷磨剪刀水送下。《局方》云∶此藥治驚化涎,不用銀粉。
小兒臟腑、口齒、腸胃柔弱,凡用銀粉藥,切須慎之,則無他苫。
錢乙涂囟法蜈蚣(末) 牛黃(末) 麝香 青黛(末。各一字匕) 蝎尾(去毒,為末) 薄荷葉(各半字匕)上同研勻,熟棗肉劑為膏,新綿上涂勻,貼囟上,四方可出一指許大,上灸,手頻熨。百日里外兒,可用此涂浴法。
又浴體法天麻(末,二錢) 蝎尾(去毒,為末) 朱砂(各半錢匕) 麝香(一字匕) 白礬 青黛 烏蛇肉(酒浸,焙為末。各三錢匕)上同研勻。每用三錢,水三碗,桃枝一握,并葉五、七枚,同煎至十沸,溫熱浴之,勿浴背。
錢乙麝蟾丸 治驚風涎熱潮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