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 幼幼新書
- 佚名
- 4995字
- 2015-12-26 18:09:16
長沙醫(yī)者李剛中說云∶古書無驚候,陰陽癇而已。故陽受之曰急驚,陰受之曰慢驚。故陽動而躁,陽疾而速;陰靜而緩,陰慢而遲。小兒急搐得之于熱淫所勝,表里連運(yùn),久而不除,肝風(fēng)心火,因熱相合,二臟交爭,其氣蕃灼,而一腎水不能制二臟者也。又肝上筋及目,熱則筋縮急,而風(fēng)乘之則發(fā)搐,手足不能有所制,風(fēng)相牽引而目上視也。其有左右搐者,各以其偏勝也。醫(yī)便以烏蛇、蜈蚣等藥,是治標(biāo)而不治本也。故錢用瀉青丸主肝風(fēng)(方見驚熱門中),導(dǎo)赤散瀉心火(方見實(shí)熱門中)。此醫(yī)用之上藥也。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四肢抽掣,拘急壯熱,或則口噤。天麻丸方天麻 雄黃 天竺黃 麝香(此三味各細(xì)研) 烏蛇肉 蟬殼 干蝎 桂心 天南星 白芷 白附子 膩粉 半夏(湯洗七次,去滑。以上各一錢)上件藥并生用,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煮棗肉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酒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遍身壯熱,心多驚悸,睡臥不安,手足跳掣,胸膈多涎。犀角丸方犀角(屑) 牛黃 腦麝 天竺黃(并細(xì)研) 天麻 天南星 白附子(炮裂) 桂心 蟬殼 烏蛇肉 干蝎 鉛霜水銀 硫黃(與水銀結(jié)砂子,細(xì)研。以上各一分)上件藥并生用,搗、羅為末,入已研藥,再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三丸。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遍身壯熱,筋脈不利,手足抽掣,口噤面青,痰涎壅滯,及疳氣所攻,肌體瘦弱。定生丸方雀兒飯甕(內(nèi)有物) 蟾頭(涂酥,炙令焦黃。各一兩) 烏蛇(半兩,酒浸者,以去皮、骨、炙令黃) 豬牙皂角(去皮,涂酥,炙令焦黃,去子) 天麻 干蝎(微炒) 瓜蒂 天南星 青黛 朱砂 腦麝 雄黃 牛黃(以上六味細(xì)研) 蜣螂(微炒,去翅,足) 膩粉 曲頭 棘針 熊膽(以上各一分) 藜蘆(去蘆頭)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各半分)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豬膽汁和丸如綠豆大。每先以溫生姜湯研一丸,灌在鼻內(nèi),得嚏后,以生姜薄荷湯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四肢搐搦,多涎沫,身熱如火,心神驚悸,發(fā)歇不定。救生丹方龍腦 牛黃 雄黃 朱砂 蘆薈 胡黃連(末) 鉛霜 麝香 天竺黃 曾青 真珠 犀角 干蝎(末。以上各一錢) 金銀箔(各五十片) 雀兒飯甕(三七枚,內(nèi)有物者)上件藥都研為末,五月五日合和,用大活蟾十枚,于眉間各取酥少許,同研令勻,入飯和丸如彈子大。著瓷碗內(nèi),用黃梢活蝎四十九枚著碗內(nèi),令藥彈丸觸蝎,毒蜇入藥內(nèi),候毒盡,放蝎,然后重研藥彈令勻,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汁先研一丸,滴在鼻內(nèi),男左女右,候嚏,即以薄荷酒服兩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四肢抽掣,牙關(guān)緊急,頭熱足寒。雄黃丸方雄黃 乳香 朱砂 牛黃(各一分) 麝香 白礬(灰) 鉛霜 熊膽 蝎梢(各半分,微炒) 蟾酥(半錢)上件藥都研為末,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溫水化三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神效蝎尾散方蝎尾(二十一枚,生用) 白附子尖(二十七個,生用) 膩粉(一錢,研入) 附子尖(二七個,生用) 半夏底(湯洗,去滑) 天南星底(生用) 烏頭尖(去皮,生用。各一七枚)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以薄荷湯調(diào)下半字。若兒在百日內(nèi)者,一字可分為四服。如要作丸,即以棗肉和丸如綠豆大,以馬蘭草湯下一丸。臨時看兒大小加減。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返魂丸子方獨(dú)角仙(二枚,去翅、足,于瓷合燒,勿令煙出,研為末) 白僵蠶(微炒) 白附子 天南星 干姜(并炮裂)牛黃(細(xì)研) 青黛(研) 甜葶藶(炒令紫色) 烏蛇肉(炙令黃) 朱砂(細(xì)研,水飛過。各半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豬膽汁并蟾酥如江豆大,和丸如粟米大。先以酒化一丸,滴在鼻中,即以酒或水下二丸。若不嚏,則不再下藥。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定命丹方獨(dú)角仙(去皮、翅、足,半錢) 蟾酥(江豆大) 桑螵蛸(一枚) 天漿子(七枚) 犀角(屑) 牛黃 雄黃天竺黃 青黛(各細(xì)研) 朱砂(細(xì)研,水飛過) 天南星 白附子 龍膽(去苗。各半兩) 麝香(細(xì)研) 干蝎梢膩粉(各一分)上件藥并生用,搗、羅為末,以 豬膽汁和丸如黃米粒大。每服先以溫水化破一丸,吹鼻內(nèi),得嚏五、七聲,即以薄荷水下二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壯熱,筋脈拘急,腰背強(qiáng)硬,時發(fā)搐搦。牛黃丸方牛黃 麝香(并細(xì)研) 干蝎 晚蠶蛾(并微炒) 波斯青黛(研入。各一分) 蜣螂(微炙) 蚱蟬(微炙,去翅、足。各三枚)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糯米飯和丸如麻子大。一、二歲兒每服用薄荷湯下三丸。三、四歲兒每服五丸,不計時候。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天漿子丸方天漿子(一七枚,內(nèi)有物者) 牛黃 麝香(各細(xì)研) 白附子(炒) 犀角(屑) 半夏(湯洗七次,去滑。各一分) 蟾酥(一錢) 豬膽(一枚,取汁)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面糊入膽汁同和丸如黃米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此方與慢驚風(fēng)門中《圣惠》麝香丸味同而分兩不同。)《圣惠》又方白附子 天南星(并炮裂) 干蝎(微炒。各一分) 天漿子(二七枚,內(nèi)有物者) 烏驢耳塞(皂角子大,別研)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驢耳塞,令勻,用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熟酒研三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化涎鎮(zhèn)心。牛黃丸方牛黃(細(xì)研) (微炒) 膩粉 半夏(湯洗七次,去滑) 天南星(炮裂) 麝香(細(xì)研。各一分) 朱砂(半兩,細(xì)研,水飛過) 天漿子(三七枚,內(nèi)有物者)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細(xì)研藥令勻。用燒粟米飯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荊芥湯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手足抽掣。白附子丸方白附子(炮裂) 白僵蠶(微炒) 牛黃 麝香(并細(xì)研) 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 蜣螂(微炒,去翅、足。
各一分) 干蝎(微炒) 青黛(細(xì)研。各半兩) 烏蛇肉(三分,酒拌,炙令黃) 蟾酥(半錢) 天漿子(二七枚,內(nèi)有物者) 朱砂(半兩,細(xì)研,水飛過)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豬膽汁和丸如綠豆大。每先以冷水研一丸,滴入鼻中,候嚏一、兩聲,便以溫水研三丸服之。或吐出粘涎,得睡便瘥。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身熱口噤,四肢攣搐。龍腦丸方龍腦 雄黃 蘆薈 牛黃 鉛霜(以上各細(xì)研) 丁香 木香 犀角(屑) 天漿子 胡黃連 蝎尾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令黃。以上各一分) 蟾酥(半分,研入)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桃心湯研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口噤,手足抽掣,眼目直視,多吐涎沫,四肢壯熱。鶴壽丹方天漿子(七枚,內(nèi)有物者,微炒) 蟬殼(二七枚) 牛黃 青黛 麝香(各細(xì)研) 蟾酥(研入。各一兩) 朱砂(細(xì)研,水飛過) 防風(fēng)(去蘆頭)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令黃。各半兩) 蠶紙(一張,燒灰) 地龍(三條,微炒)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新汲水研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壯熱,吐涎。紅丸子方朱砂(細(xì)研,水飛過) 蝎尾(微炒。各半兩) 膩粉(一分) 巴豆(五枚,去皮、心,紙裹,壓去油)上件藥研為末,用面糊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桃仁湯下二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搐搦不止。抵圣丸方白附子 白僵蠶 赤箭 半夏 天南星 (各一分) 膩粉(研入) 烏蛇肉(各半兩)上件藥并生搗,羅為末,用酒、薄荷汁各半盞,同熬為膏,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丸,看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口噤搐搦,多涎悶亂。蟾酥丸方蟾酥(研入) 腦麝(并細(xì)研,半錢) 朱砂(細(xì)研,二錢) 青黛(細(xì)研,一錢) 白附子(炮裂) 干蝎(微炒。各一分)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豬膽汁和丸如綠豆大。先用奶汁化破一丸,滴在鼻內(nèi),良久,如嚏得數(shù)聲,即便以薄荷汁下一丸。不嚏者,難治。看兒大小臨時加減。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痰涎口噤,手足抽掣。朱砂丸方朱砂(細(xì)研) 犀角(屑) 鉛霜(研) 天南星 白附子(并炮裂) 半夏(湯浸七次,去滑) 細(xì)辛 桂心 白僵蠶(微炒) 干蝎(微炒。各一分) 烏蛇(三分,酒浸,去皮、骨,炙令黃) 巴豆(七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上件藥搗,羅為末,一半用無灰酒一中盞熬為膏,入其余藥末,同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生姜自然汁少許,入竹瀝一合,暖令溫,下二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心胸痰涎壅悶,口噤,手足抽掣。水銀丸方水銀(入少許棗肉,研令星盡) 膩粉 天南星(炮裂) 干蝎(微炒。各一分)上件藥搗,羅為末,同研令勻。用棗肉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煎乳香湯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牙關(guān)緊急,筋脈抽掣,腰背強(qiáng)硬,口內(nèi)多涎。雄黃丸方雄黃 麝香 朱砂 牛黃(各細(xì)研) 水銀(用棗肉研,令星盡。各一錢) 膩粉(三錢) 巴豆(七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半夏(二錢,湯浸七遍,去滑) 天漿子(十枚,內(nèi)有物者,微炒)上件藥都研為末,以水銀膏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化涎除搐搦。百靈丸方黑鉛 水銀(與黑鉛二味同結(jié)作砂子,細(xì)研) 天南星 白附子(各炮裂) 干蝎 蟬殼(各微炒) 天麻 牛黃(細(xì)研。各一分) 麝香(細(xì)研,一錢)上件藥搗,羅為末,糯米飯為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溫酒下三丸。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多發(fā)搐搦,或夾食腹痛,面色變青、或大小便不通。真珠丸方真珠(末) 白附子(末) 天南星(末。各半兩) 滑石(末) 膩粉(各一分) 巴豆(三十粒,去皮,水浸三日,取出曝干,研如膏)上件藥都研令勻,以糯米飯和丸如黃米大。百日以上兒以蔥白湯下一丸;一歲兩丸;三、四歲兒三丸。更量兒大小,看病虛實(shí)加減服。
《圣惠》治小兒初生及月內(nèi)急驚風(fēng),客忤邪氣,發(fā)歇搐搦,涎聚上壅。虎睛丸方虎睛(一對,酒浸,炙令干,先搗末) 牛黃 青黛(各細(xì)研) 膩粉(各一分) 麝香(細(xì)研,半分) 干蝎(七枚,微炒)上件藥都細(xì)研令勻,用蟾酥半錢,以新汲水少許浸化如面糊,搜前藥末,丸如麻子大。初生及月內(nèi)即以乳汁化下一丸,百日以上兒二丸,足一歲兒薄荷湯下三丸。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甚者,宜服追風(fēng)丸方川烏頭(炮裂,去皮、臍) 白僵蠶 干蝎(并微炒。各一分) 白附子 干姜 天南星(并炮裂。各半分)上件藥搗,羅為末,煮槐膠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驚風(fēng),頭熱足冷,口噤面青,筋脈抽掣,多痰涎疾狀甚者,宜服宣風(fēng)丸方(張渙名祛風(fēng)丹)巴豆(七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張渙用五個) 川烏頭(一分,炮裂,去皮、臍。張渙用一枚) 白附子天南星(并炮裂) 膩粉(研入。各一分)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膩粉同研令勻,以棗肉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二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又方牛黃 麝香 青黛(各一分) 硫黃(半分) 巴豆(三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上件藥都研為末,以軟飯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搐搦,口噤。干蝎丸方干蝎(微炒) 臘月紫驢護(hù)干(細(xì)切,炒令焦黃) 鉛霜(細(xì)研。各一分) 真珠(末,一錢) 虎睛(一對,酒浸,微炙)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鴟梟腦髓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以乳汁下一丸,神效。二歲以上加丸服之。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化痰涎,定搐搦,利臟腑。青黛丸方青黛 半夏(湯洗七次,焙干,麩炒黃色,為末) 蟾酥(各一分) 甘遂(末) 膩粉 腦麝(各一錢)上件藥都細(xì)研,用湯化蟾酥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以薄荷湯化二丸,微瀉是效,未瀉再服。量兒大小加減服。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痰涎壅毒,壯熱腹脹。天南星丸方天南星(炮裂) 水銀(以少棗肉研,令星盡) 朱砂(細(xì)研。各一分) 金銀箔(并細(xì)研。各二十片) 麝香(細(xì)研,一錢) 巴豆(一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上件藥搗,羅天南星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黍米大。一歲兒每服以暖水下一丸,取下惡物為效。二歲以上加丸服。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青黛丸方青黛(一分,細(xì)研) 蛇頭(一枚,涂酥,炙令黃) 白僵蠶(一兩,微炒)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張渙用一兩) 蟾酥(三片,如柳葉大,鐵器上焙)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酒煮面糊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化下三丸。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壯熱煩亂,大便結(jié)澀。續(xù)隨子丸方續(xù)隨子(去皮,別研) 青黛 蘆薈 胡黃連(末) 麝香(各一分)上件藥都細(xì)研,以糯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或溫水化破一丸服。未瘥再服。
《圣惠》治小兒急驚風(fēng),兼去心間涎。朱砂丸方朱砂 砒霜(各一分) 豉(三百粒) 皂角(一寸,炙黃焦) 巴豆(十五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上件藥先研朱砂、砒霜為粉,次入豉、巴豆,都研令細(xì),以棗肉和丸如黍米大。一、二歲兒每服以溫水下一丸服,得吐瀉為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