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4章

  • 幼幼新書
  • 佚名
  • 4906字
  • 2015-12-26 18:09:16

天南星(去皮、臍) 半夏(去臍) 白僵蠶(直者。各半兩) 定粉(一錢) 膩粉 水銀(同膩粉各半錢,研了)上六味為末,研勻,糯米粥丸如桐子大。頭風、夾腦風、頭旋、目暈、涎溢,用薄荷臘茶嚼下二丸,如要利加至五丸。急風,薄荷酒下十丸,以利為度。婦人血風,荊芥酒下二丸。小兒急慢驚風,金銀薄荷糯米煎湯化下一丸至二丸,效。

《聚寶方》青金丹 定小兒急慢驚風,神效。

使君子(二枚,白面一匙和作餅子,通裹,燒面熟,去面取之) 蘆薈(一分,研) 青黛 麝香(各一錢) 膩粉白面(各三錢) 蝎蛸(十四個)上七味為末,香墨水和丸,作三十丸。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

《玉訣》治急慢驚風。生銀丸方生銀(半兩,如無,以水銀半兩結砂子) 辰砂 鐵粉(飛過。各半兩) 全蝎 蟬(各十四個) 粉霜 巴豆霜(各二錢)以上末之,煮棗肉丸桐子大。每服一丸,用姜棗湯化下。二、三歲者一、二服。如要小,丸黍米大,服三、五丸。

又方烏犀角膏 行風下涎。

棗子(三枚,去核,每枚入巴豆三粒,針刺火上燒過,存性) 砂(三錢) 輕粉(一錢匕) 朱砂(飛過) 香墨(燒。各一錢) 粉霜(半錢匕) 甘遂(半錢,煨) 水銀砂(二錢)以上末之,煉蜜為膏。豆大加減,薄荷水化下。看虛實,非時勿服。

《四十八候》大青丹天麻 水銀(只研) 朱砂 天南星(炮) 鐵粉 白附子 砂 好墨 僵蠶(以上各一錢) 金箔(五片) 銀箔(七片) 輕粉(半錢)黑附子 全蝎(麩炒) 粉霜(各二錢) 半夏(生姜汁浸,十八個) 腦子 麝香 雄黃(酒煮。各三錢) 蜈蚣(一條,鹽湯洗,去)上件末,酒糊丸如桐子大。一服一丸,薄荷蜜水磨下。急慢驚癇等疾,量兒大小用。如尋常潮熱、驚熱、風熱、溫壯或變蒸,一丸可作二服。傷寒不得用。如驚風、搐搦、上視,以鶴頂丹。

《惠眼觀證》 湯丸 下涎。治急慢驚風,傷寒嘔逆,壯熱,大小便閉塞,腹脹,虛膨,渴水、疳蟲攢心,赤白滯痢,驚膈,霍亂吐瀉,脾風等疾。

龍腦 麝香(各一字) 青黛(炒,末,抄三錢半) 白丁香(炒,末,抄三錢) 水銀 輕粉 天南星(炒,末)滑石(炒,末。各抄二錢) 巴豆(三十六粒,浸去皮,爛研,用紙裹,去油,再研)上研合和,令勻,入巴豆霜內,一向研三、四百下,又傾出,研腦、麝,方入前藥,都研,復傾出,研飯少許,如硬,入水數滴令勻爛,方卻用藥為丸如此○大。一歲下十五丸,二歲二十丸,三歲、四歲下二十五丸,五、六歲下三十二丸,余更隨大小虛實加減。下疳蟲攢心,用皂子二十一個炮,裹槌損,煎湯下;赤白滯痢,小魚 煎湯下;其余候并以蔥白煎湯下。一更時吃至天明,通下青白粘涎。候眾人食時,先以淡粥補之,次進勻氣散。忌生硬食兩日,仍進此藥。涎末下,次不得吃水。如患急驚,只以此藥槌碎下,亦吐涎來,或慢驚至第二日、第三日補實脾氣,下此藥壓涎亦得。不拘時候。

《劉氏家傳方》朱砂膏 治小兒急慢驚風,大人風狂,躁熱風癇,傷寒中風,舌強風涎。

桃仁(湯浸二遍,去皮、尖,麩炒干,一兩,研爛) 真紅花頭(半兩,焙,末之) 朱砂(研) 滴乳(研。各三錢)上同研至細,入麝香一錢,又研,煉蜜為丸。每服一丸雞頭大,煎薄荷湯半盞,化破和滓服。人參湯或茶調,或含化。

《劉氏家傳方》急慢驚風。蔥湯丸滑石(末,一錢半) 白附子(半生半熟,一錢) 輕粉(挑,一錢) 天南星(半生半熟,用一錢半) 巴豆(七粒,去油,研爛在紙上,安于石片上,用火爆干) 蝎(半錢)上末之,蒸餅和丸青麻子大。每服三丸,對歲以上七丸,未出月一丸。熱積,金銀薄荷湯化下;驚積,蔥湯化下,自然取下驚積。

《劉氏家傳方》軟青膏 治小兒急慢驚風,搐搦,發病并一切驚積,墜涎。

青黛(二錢) 輕粉(挑二大錢匕) 天南星(炮,末,一錢) 麝(一大錢匕) 乳香(三皂子大) 蝎梢(十四個,全) 水銀(用銀結砂子,二皂子大)上同研勻,用石腦油和為膏,以油單子裹。有患,一丸如綠豆大,薄荷水化下。重者,不過再服,與薏苡散間服。

《劉氏家傳方》薏苡仁散 治小兒驚癇等疾。

薏苡仁 桑寄生 白僵蠶 蝎梢 人參(各一錢) 龍麝(各少許)上末之。每服一字,煎荊芥湯調下。

《劉氏家傳》治小兒急慢驚風,其效如神。保生丹天南星(炮) 白附子(炮) 朱砂(別研) 麝香(別研。各半兩) 蛇黃(四個,辰地上, 鐵色者,用楮葉研、自然汁涂卻,火 全赤,用生甘草水灑出火毒,研令極細)上修事,用端午三家粽子尖為丸如梧桐子大。用淡竹瀝磨下一丸。此方神圣,不可慢易,一粒可救一人。

兼能治丈夫、婦人一切疾,薄荷酒嚼下二丸。《張氏家傳》∶竹瀝磨下二丸。又《張氏家傳方》兼治丈夫、婦人卒中,涎潮不語,兩眼翻上,手足顫拽及癱瘓,手足不隨,頭旋眼暈,口眼 斜,暗風五癇,惟天南星用燒鍛石內炮裂,去鍛石不用,于水灑地上,盞蓋出火毒,一復時,服藥后,忌一切動風物,余并同。

《劉氏家傳》軟紅丸 治小兒急慢驚風,驚癇涎潮,搐搦直視,牙關緊,項背強,喘咳多睡,發熱不時,可服此方。

朱砂(飛研) 龍腦(別研。各一分) 半夏(修制如前) 黃蠟(各三錢) 粉霜(二錢) 水銀(一錢,入金箔三片,結砂子) 牛黃 膩粉(各半錢) 蝎梢(四十九枚,微炒)上件杵,研極細,先煉蠟去滓,入油三、五點,離火納諸藥,和攪令勻,成劑。有病旋旋丸黍粒大,半歲兒可服二丸至三丸,荊芥薄荷湯下。大小量力加減,病愈為度。

又《張氏家傳》治小兒急慢驚風,不可細說,奪命丹(又名通天再造丹)真牛黃 蟾酥 辰砂 天麻 麝香(真者) 烏蛇(真者,以上各一分) 青黛 甜葶藶(微炒。各半兩) 獨角仙(一枚,去足,使羽翼) 桑螵蛸 夜行將軍(蝎也。各十枚) 真腦子(少許)上為末,細研乳缽內,用 豬膽汁丸如黃米粒大。急慢驚風,天 ,用新水煎薄荷金銀湯化下一粒。如小兒病極,藥不下,以 小滴向鼻中,噴嚏,立灌下,萬不失一,神效。

《張氏家傳》治頭風,黑神丸(兼治小兒驚風。)烏頭 草烏(并炮,去皮) 芎 香白芷 白僵蠶 羌活 甘草 靈脂(凈洗)以上各一兩,修事洗凈,一處焙,碾為末。

好墨(一寸,同藥為末) 麝香(一字)上同為細末,用糯米二兩碾為末,煮糊為丸如此大○,陰干。藥使如后∶頭風,茶湯嚼下一丸;傷寒,生姜、蔥、茶嚼下一丸;身上生瘡,蜜酒嚼下一丸;腸風痔疾,煎胡桃酒嚼下一丸;婦人血氣、血風,當歸湯嚼下一丸;小兒驚風,薄荷水磨下,每一丸為兩服;頭痛,菊花酒嚼下一丸;老人常服以好酒嚼下一丸。

《張氏家傳》治小兒急慢驚風,兼治一百六十種風,身自搖動,半身不遂,積痰昏眩,瘡癬瘙癢。

天南星(炮,去皮) 膩粉(用一半拌藥末,留一半丸藥時過度為衣) 半夏(去心,皮) 南粉(各半兩) 白僵蠶 干蝎 麝香(各一分) 龍腦(一錢)上件八味并生用,無風處搗,羅為末,煮糯米粥放冷和藥,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嚼破溫酒下。如急風,口不開及口面 斜,研藥三丸,以薄荷酒調,用蔥青筒子灌入鼻內,須臾汗出,口自開。如傷寒,薄荷熱酒下二丸,逡巡再服,瘥。婦人血氣、產前、產后、癱瘓、風氣,并用當歸酒下二丸。小兒急慢驚風,用牛黃湯化下一丸,入口立瘥。

《張氏家傳》治小兒急慢驚風。嚏驚丸牛黃 蘆薈 熊膽(各三皂皂大) 生蟾酥(眉間取有,可用十個) 朱砂(兩皂皂大) 龍、麝(各用半皂皂大)雄黃(五錢) 全蝎(半兩,輕炒) 白礬(枯過) 防風(焙) 荊芥穗(各一兩)上除腦、麝外,一處細研勻,然后別研腦、麝細,入前藥內,再研,用蟾酥,少添數粒粳米飯和勻,丸如芥子大。每服一丸,用倒流水化藥。如小兒手足牽搐,灌鼻內,良久,打嚏即愈。如未定,再灌之,三次下嚏,惡候也,別用藥治之。如瘡疹倒靨及瘡平黑色斑出,急用雞子殼盛酒半殼,生豬血半殼,合盛一殼,用藥兩、三丸化在內,火灰內暖熱溫,時時服之。重午日取酥合藥,靈驗也。

《張氏家傳》礬皂丸 治小兒急慢驚風涎及去風痰,痢胸次,常服永無痰疾。妙方。

北礬(一兩半,如無北礬,只南礬亦可,使火飛過) 半夏(姜汁浸一宿,焙) 天南星(切作片,濃皂角水浸一宿,慢火熬合干,焙) 白僵蠶(擇直者方可用,一半醋浸一宿,一半生用。各半兩)上件藥并用,碾、羅為末,姜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十粒至二十粒淡姜湯吞下,如喉痹熱痛,含化,爛嚼,薄荷新汲水沖下。甚者及纏喉風,皂角水一茶腳研一、二十粒灌下。小兒急慢風涎皂角水研碎揩齒上。

常服,食后臨臥姜湯下。不損津液,化涎為水。

《張氏家傳》治小兒急慢驚風及治破傷風。走馬奪命散白附子 黑附子 天南星 半夏上等分為末,并生使。大人每服半錢,小兒半字,蔥茶調下。大人中風不語,小兒急慢驚風皆可服。

《張氏家傳》治小兒急慢驚風。朱砂餅子方天南星(炮) 白附子 白僵蠶(洗。各一錢) 白花蛇(三錢,去皮、骨)上件為末,用天麻末、白面少許煮糊為丸如此○大。每服一餅子,朱砂為衣,用金銀薄荷湯化下,不計時候。

《張氏家傳》治小兒急慢驚風服藥未效。宜用神效貼凹散石燕(二個,醋一錢,燒紅 干為度,細研) 艾心葉(七個) 生朱砂(一皂子大,細研) 蓖麻子(七粒,去殼,細研)上一處和合極勻。每用一錢匕,用薄荷自然汁調成膏子,貼在鼻山根凹中,少時睡著,候鼻尖頭汗出,即便好安。

《張氏家傳》神仙丸 治小兒急慢驚風,兼治中風癱瘓。

朱砂(六錢,用五錢,以一錢為衣) 人參 沉香 全蝎(微炒) 白僵蠶(微炒) 天麻(炙。各半兩) 天南星(一個三兩者,炮) 川芎(一兩) 附子(一個六錢者,炮) 五靈脂(一兩,只用八錢) 乳香(一錢半) 蜈蚣(二條,酒浸,和蛇頭一處浸) 白花蛇頭 烏蛇頭(各一個,連皮骨酒浸三、四宿) 花蛇(項后由七寸以后一、二兩,和皮,骨,取七錢凈肉,連蛇頭一處浸) 牛黃 麝香 腦子 沒藥 血竭 砂(細研。各一錢) 雄雀(一個,去膈胃,內 砂,用鹽泥固濟,文武火 )上各事特凈,為末,絕好酒為丸如彈子大。早晨用酒磨下。治中風癱瘓,大人每服半丸。小兒急慢驚風,一丸分四服,薄荷酒磨下。

《莊氏家傳》小兒急慢驚風。軟金丹胡黃連 香墨 麝(各一錢) 使君子(三個) 天漿子(七個,炒) 青黛 膩粉(各一分) 寒食面(一匙匕。

若是一百五日好)上為末,用上件面為丸小豆大。每服一丸,金銀薄荷湯化下。

《莊氏家傳》虎睛丸 治小兒急慢驚風涎,實壯、實熱。

朱砂(一分,別研) 鉛白霜 白僵蠶(末) 真珠末(各炒一錢) 輕粉 牛黃 犀角(屑) 青黛 乳香 胡黃連 白附子 香墨(燒。各一錢秤) 腦 麝(各秤半錢)上件搗,羅為末,研令極細,以糯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若急驚,以薄荷湯蜜水化下;若慢驚,用乳香薄荷湯化下;心神煩躁,膈實喘粗,用輕粉龍腦水化下;若癇,用薄荷自然汁、金銀湯化下;天 驚,水煎荊芥薄荷湯化下。若有上件患,每服一丸;若常服,一丸分作四丸,薄荷湯化下。

《莊氏家傳》四味散驚丸 治急慢驚風。

膩粉 滑石 青黛 乳香(各等分)上為細末,滴水丸如麻子大。一歲一丸,金銀薄荷湯下。親見穎昌治曾元矩之子慢驚,立效。

《莊氏家傳》治小兒急慢驚。

紅心灰 (音桃,所在有之,燒煉家謂之鶴頂草)又取自然汁一茶腳許灌下,取下青黃涎,立效。兩時辰以上未動,可再服。

《莊氏家傳》治小兒急慢驚,鎮心臟。金箔丸金箔 銀箔 蟾(各十片) 龍腦 川硝 鉛霜 膩粉 粉霜 晚蠶蛾 天竺黃 白附子(末) 朱砂 胡黃連(各一分)上件一十三味并搗,羅為末,粳米飯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至四丸。如有急驚風,化破三丸至五丸,薄荷湯下。

《莊氏家傳》治小兒急慢驚。睡驚丸水銀(砂子) 朱砂(水飛) 牛黃(研) 雄黃(研) 麝香(研) 腦子(研) 蘆薈(研) 輕粉(研) 天麻(末) 螺青(各一錢) 天南星(末,半錢) 天竺黃(末) 川大黃(末。各三錢) 石腦油(少許)上件一十四味為末,研勻,煉蜜和丸雞頭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睡是應。

《王氏手集》鉤藤散方 小兒虛風化涎,牙關緊,急慢驚風。

鉤藤 人參 白茯苓 川芎 蝎(炙) 白僵蠶(炒) 甘草(炙。各二錢) 羌活 黃芩 天南星(姜制) 半夏(姜制)上件為細末。每服半錢,金銀薄荷湯調下。

《王氏手集》治小兒急慢驚風。立效散藿香 蝎(略炒。各二兩) 麻黃(去節,一兩) 細辛(半兩)上為末。每一字半錢至一錢,藿香湯調下。或先服至圣丸,次服此藥。

《王氏手集》治急慢驚風,天 似癇者,并皆神效。黑虎子驚藥天麻 蝎尾 京墨 白附子 腦麝(以上各一錢) 真珠(末,半兩) 金銀箔(各十片)上件十味碾細,以白面十錢,滴井花水調作薄生糊,為丸如雞頭大或櫻桃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

《吳氏家傳》治小兒急慢驚風。神效丸蛇蛻皮(頭、尾全要,紋細者,新瓦上燒成灰,研為細末,用半錢) 人參(緊實者,一錢) 天南星(去皮、臍,生用五錢) 麝香(半錢)上面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麝香米飲下,日午夜臥。

《趙氏家傳》赤龍丹 治小兒急慢驚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隆县| 芦溪县| 观塘区| 东城区| 南和县| 银川市| 临湘市| 论坛| 贵州省| 松原市| 广元市| 东丰县| 衡山县| 琼海市| 多伦县| 安顺市| 丁青县| 碌曲县| 迁西县| 北安市| 濮阳市| 松桃| 无为县| 阳东县| 荔波县| 浦县| 大埔县| 恩平市| 柞水县| 岱山县| 长春市| 瑞金市| 阳西县| 安远县| 武川县| 化德县| 名山县| 株洲县| 峡江县| 吐鲁番市| 屯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