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黃連 蘆薈(各一分) 肉豆蔻(一個) 檳榔 干蟾(炙。各半個) 夜明砂(半分,炒) 朱砂 麝香(各半錢)上為末,煉蜜丸如綠豆大。一歲一丸,米飲及乳汁下亦得。如是疳盛,次加二丸至三丸,取下蟲屎為驗。
五日一服。
第十二候∶齒齦臭爛,面無顏色,心不思食,是脾疳。又名口疳。
治小兒唇口及齒根宣露,牙齦生瘡臭爛方。
葶藶(炒) 胡黃連(各二錢) 黃丹(半兩)上為末。每半錢于牙齦上貼之,不得咽津。
治小兒鼻下赤爛,心煩躁;鼻中生瘡,漸漸轉多。及身上焦燥,日夜疼痛。急治之方。
訶子(二個) 豆蔻(三個) 黃連(六分) 防風(半兩) 朱砂一分)上為末,飯丸麻子大。每服荊芥湯下三丸。
第十三候∶愛合面臥,多睡如醉,腹脹氣急,是心脾疳。
治小兒合面臥地,多睡;或氣急面黃,哭聲高叫;或心痛口干。蓋是因曾吃生肉,如此腹內有蟲。
鶴虱(二分) 茯苓(一兩,煨) 木香(一分) 苦楝根(三兩) 檜株根(半兩)上先將二味根用水一斗煎成膏,然后杵三味為末,搜和成丸黍粒大。每服三、五丸,米飲下。
治小兒一切疳。蝸牛丸方蝸牛(四十九枚,用小罐子一個,泥固濟令密,燒通赤,煙盡為度,去泥,只用蝸牛灰) 蛇蛻皮(二條,為末) 蘆薈 熊膽 夜明砂(淘泥,炒)黃連(各一分) 瓜蒡(一十四個,別為末) 麝香(半錢) 干蟾(一個,要前腳以前一截,用泥固濟罐子,與蛇皮一處燒,煙盡為度,用)上為末,豬膽丸綠豆大。飯飲下三丸。(《圣惠》方同。)第十四候∶鼻內干痛,口中臭氣,齒根有鮮血,是肝肺疳。
治小兒腸鳴瀉痢,口鼻干,常有鮮血,日夜痛方。
白術(炮) 硫黃(各一分) 枳殼(炒) 胡黃連 當歸(各半兩)上為末。每服半錢,熟水調下。
治小兒一切疳方。
蟾頭(一個,炙) 膩粉 豆豉 蕪荑 黃連(各一分)上為末,軟粟米飯為丸麻子大。早晚米飲下。
第十五候∶腳細肚高,并肚上有青脈,是脾疳。
治小兒通身黃瘦,大小便結澀,脾所召也。
漢防己(炒) 甘草(炙。各一兩) 桑白皮 木通 木香(各半兩) 檳榔(一個) 胡黃連(一分)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七分盞,生姜少許,煎至五六分,溫二服。
治小兒疳氣,進飲食。黃 散方黃 五味子 濃樸(姜汁炙) 白術 陳橘皮 芍藥 甘草(炙) 蒼術 干姜 干蝎當歸(各一兩) 木瓜(三兩)上為末。每服半錢,米飲調下。
第十六候∶非時生瘡,愛吃冷水,是熱疳。
治小兒肝臟風熱,眼中不見物,及有汗方。
石決明 乳香(各一分) 龍膽(二分) 大黃(半兩煨)上為末。每服兩錢,用薄荷溫水調下。
治小兒一切疳熱渴方。
蚧蝦蟆(大者用二個) 蝸牛蟲(半升,用井水淘、洗凈為度。然后用新瓦罐子一個,入二味蟲在罐內。用鹽泥固濟了,不得透風。更進火燒,令通赤。候冷,二味取出,不用餅子) 大黃 黃連(各二分) 麝香(一分)上為末,面糊為丸如芥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米飲下。
第十七候∶皮膚上生粟子,糞中米出,是脾冷疳。
治小兒疳氣脾虛。冷香連丸方胡黃連 宣連(各半兩)上為末,軟飯為丸如黍米大。每服空心,夜臥用溫水下五丸。
治小兒一切疳方。
蘆薈 胡黃連 朱砂 青黛 麝香(各一分) 蟾酥(少許)上為末,飯為丸芥子大。每服空心臨臥,溫水下五、七丸。
第十八候∶氣滿腹脹及口干,是心胃疳。
治小兒疳氣,腹虛腫有似水氣方。
肉豆蔻(一個) 木香(炮) 麝香 朱砂(各一分) 胡黃連(半兩,煨)上為末,飯為丸麻子大。米飲下三、五丸。
治小兒通黑,狀如鬼形,是疳病所致。方∶丁香 木香 熊膽 干姜(各一分) 蜣螂(一個,去手足,用面炒)上為末,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五丸,二宜湯下。如無,只米飲下。
第十九候∶愛餐生米面、炭、甑、瓦,是脾胃疳。
治小兒驚風五疳,蘆薈丸方蘆薈 胡黃連 牛黃 天竺黃 草龍膽 茯苓(各半兩) 腦麝 人參 川大黃 雄黃(各一分) 生犀(屑,二分)上為末,煉蜜丸綠豆大。每服三丸,薄荷湯下,溫酒亦得。化下亦無妨。
治小兒夜間壯熱或憎寒,手足冷。雖然能食,只是消瘦,往往下痢。方∶胡黃連(一兩) 桔梗(一分) 麝香(一錢) 鐵焰粉(二分,炒)上為末,糯米糊研作丸,麻子大。米飲下三、五丸。
第二十候∶揉鼻揩眼及咬指甲,愛飲水,是肝渴疳。宜先用止渴藥。
治小兒疳渴方。
人參 干葛 黃芩 柴胡 甘草(炮。各一分)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五分,去滓。候冷,分為五服。每吃藥時,更點鉛白霜、寒水石共研一字服之,方治疳。
小兒殺疳令肥保貞丸方上用大蝙蝠一個,用罐子內盛,火 存性。候冷研細,麝香少許,用粳米飯為丸黍粒大。熟水下三丸。
第二十一候∶多寒熱,愛臥不起,骨熱疳,用藥療之。
治小兒骨熱。解毒犀角散方柴胡(銀州者) 川大黃 甘草(炙) 川芎 茯苓 芍藥 面葛 桑白皮 地骨皮 山梔子仁黃芩 貝母(各半兩)上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入青蒿一枝、小麥十粒,煎七分,溫溫服。大 有患,更入麻黃、連翹二味,與前藥等分為末,煎服之。見效。
治小兒因驚后天 ,并一切疳熱。黑錫丸方黑錫(一塊,可半果子大) 水銀(半兩) 金銀箔(各一兩)以上四味同熬,細作砂子。
蘆薈(半兩) 朱砂 牛黃(各一分)上為末,煉蜜丸綠豆大。一歲以下梨汁化一丸服之,一歲以上用酒或溫水下兩丸。
第二十二候∶愛飲水,眼目不開,是肝疳。
治小兒手足動,眼目不開,有時語笑;或即嗔怒,兼多驚,手指甲青,狀形似死,妄稱天 。通神丸方茯苓 龍齒(各煨。半兩) 鉛丹 胡黃連(各一分) 銀箔(五片) 麝香(一錢) 釣藤(一兩,煨)上為末,煉蜜丸麻子大。每十丸,米飲下。
治小兒疳渴,和氣止吐逆方。
人參 白茯苓(各一兩) 木香 藿香 甘草(炙。各一分) 干葛(二兩)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溫服。
第二十三候;肌體或熱或涼,發渴無時,是急疳。
治小兒驚熱后生疳。宜服天竺黃丸方天竹黃(研) 青黛 白附子 黃連(炒) 地龍(炒) 麝香(研) 夜明砂(凈洗,炒用) 龍膽(各一分) 干蝎(五個,炒)上為末,拌和勻,用糯米粥丸如麻子大。淡姜湯下三丸。切忌雞肉。
第二十四侯∶齒齦黑,唇懶開;赤則心疳積熱。
治小兒心臟積熱生疳。桃花丸方寒水石(一兩,用炭火燒熱,研如面細) 朱砂(半錢,細研,合和如桃花色)上為末,水浸蒸餅丸如粟米大。冷水下三、五丸,服旬日,自然安妙。
《莊氏家傳》治小兒疳。蘆薈丸方蘆薈 大蝦蟆(一個,用酥涂,炙令黃) 青黛 鶴虱 黃連(各等分)上為末,用豬膽為丸如麻子大。米飲下五丸,三歲以上十丸。如要治風疳,更入羌活。
《莊氏家傳》蘆薈丸 治小兒疳及驚熱方。
蘆薈(一兩) 使君子(用仁) 青黛(各半兩) 胡黃連(一兩半)上為細末,入麝香一錢,研勻。 豬膽為丸黃米大。每服一、二十丸,溫熟水下。
《莊氏家傳》治小兒疳藥方。
胡黃連 丁香 蘆薈(各半兩) 牛黃(半錢) 麝香(半字) 熊膽(一分)上件六味,滴水為丸。每服五丸,冷水下。
《莊氏家傳》治小兒夏至后立秋前,宜服殺疳退黃瘦、肥孩兒使君子丸方使君子 宣連 胡黃連 木香 丁香 天竺黃 肉豆蔻(各二分。先搗為末,后研) 雄黃青黛 麝香 牛黃(各一分) 蝦蟆(一個,去肚中物,酒浸一宿,炙黃焦,為末) 龍腦(少許)上件為末,用狗膽湯浸一宿,取汁相和,面糊為丸如黍米大。米飲下,隨小兒大小加減服。
《莊氏家傳》治小兒有疳,頭大項細,潮熱及驚;四肢羸瘦,鼻下赤爛,口舌生瘡,瀉利不調。或時嘔吐,腳細肚大,毛發焦黃,一切驚疳,宜服此藥方。
大蟾(一枚,去腳、肚、腸、四足,凈洗,入胡黃連一兩在內用線縫合,濕紙三五重裹,然后泥固,候干,用炭火三斤,燒令通赤,為末。入諸藥合和) 雄黃(末) 麝香(各一分) 牛黃 生龍膽(各半分) 蘆薈(二錢)上件都細研為末,合一處研細,又卻取糯米粥為丸如黃米粒大。每服五七丸,溫米飲下。
《莊氏家傳》治小兒疳氣方。
蘆薈 天竺黃 牛黃 熊膽 胡黃連 輕粉 青黛 雄黃(各一錢)上件,同研細。入 豬膽和丸黃米大。米飲下五七丸。
《孔氏家傳》截疳丸方巴豆(六錢,去皮膜,紙囊裹,出盡油,取霜) 黃連(半兩、為末) 輕粉(一錢匕) 京三棱(炮,取末,二錢) 麝香(半錢匕) 皂角(和皮用,四錢,炙令半生半熟,拌)上為末,以爛飯為丸如綠豆大,更以朱砂為衣。每服臨臥,米飲吞下。量兒歲數加減。初服時四歲小兒可三丸,不瀉,瀉即歇一日與五丸。常服止一兩丸。
《孔氏家傳》治小兒疳藥方。
黃連(二兩) 川楝子(一兩) 芎(半兩)上為末,豬膽汁拌和,卻入豬膽中,線子系定,于石器內漿水煮五七沸,取出;掛、風一宿,傾出。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米飲下。
《孔氏家傳》搜疳丸方胡黃連(半兩) 宣連 蕪荑仁(各一兩) 麝香(少許)上為細末,次入蕪荑,研勻方入麝。以 豬膽汁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不拘時,日二三服。
《孔氏家傳》治疳亦可常服方。
豆蔻仁 使君子仁 南木香(各一分) 黃連(半兩)上為細末,飯為丸。每服十丸,飯飲下。
《孔氏家傳》毛世顯小兒疳藥方。
上用牛膽釀五靈脂,研細,再用膽汁丸。每服五七丸,米飲下。
《孔氏家傳》小兒疳藥方。
黃連(二兩) 蕪荑(略炒,去扇) 胡黃連(各一兩) 青橘(浸,去白) 使君子(用仁) 神曲(炒。各半兩) 麝香(研,一分)上為細末。豬膽熬面為糊,丸如粟米大。每服十丸,熟水下。
《孔氏家傳》治疳無比丸方代赭石(二錢) 蕪荑(去皮) 雷丸 干漆 神曲(各半兩)上為末,粟米糊為丸如芥子大。每七丸至十丸,米飲下。食前,日二用麝熏之,如有蟲,即下。
《王氏手集》治小兒疳患牛黃膏方巴豆(紙二十重裹,出油盡,白雪色) 郁金(為衣。各一兩) 英粉(二兩,不可見火,做粉,臘日入水瓶盛,用糯米一升,至清明日取曬干) 使君子(十個大者,用肉) 雷丸(半兩)上件為末,面糊丸如○大。飲下三五丸,量大小。
《王氏手集》斧 丸 殺疳,溫脾胃,思食生肌。韓道昌方沒石子(白者) 肉豆蔻(去皮。各一個) 使君子(十四個,去皮) 楝丁香 蘆薈(細研) 木香(細銼)砂(水飛) 荊三棱(微炮,銼碎) 胡黃連(各半兩)以上九味同為末。
白礬 綠礬 膽礬(各半兩)上件三味礬用釅醋一升,去核熟棗肉一兩,只得于石器內,慢火熬成稀膏,后入九味藥在內,熬稠,取出。
石上涂少熟油, 千百下,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丸,食前,陳粳米飲下。
《趙氏家傳》治小兒十五種疳。蘆薈丸方蘆薈(銼研、一分) 白蕪荑(焙) 川芎(炒。各半兩) 使君子(面裹、炮,一兩)上三味搗為細末,入蘆薈于乳缽內同研極細,以羊膽三個取汁,和蒸餅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米飲下。
《吉氏家傳》治疳肚如鼓方。
密佗僧 風化灰(各一錢) 黃丹(半錢)上為末。以豬肉炙一片,用藥半錢蘸上與吃。如不食吃,乳母嚼與。
《吉氏家傳》治諸疳蚵 丸方蚵 (一個,淘,浸一宿,去骨,炙黃色) 胡黃連(末) 巴豆(去心油,醋煮十數沸) 青黛朱砂(為衣。各一錢) 麝香(少許) 定粉(一分,研) 宣連(一兩,煨,去毛后炮,出火氣)上件為末,紅米飯丸。每服二丸,米飲下,乳汁亦可。
《吉氏家傳》治疳皂角丸方。
乳香 沒藥 麝香(各少許) 檳榔 朱砂(各一錢) 膩粉(二錢) 巴豆(七粒) 白丁香(四十九粒)上各細研,用煮棗肉為丸綠豆大。每服三丸,皂角湯下。
《吉氏家傳》治一切疳蘆薈丸方蘆薈 朱砂(各一錢) 蕪荑 胡黃連(各二錢) 熊膽(半錢) 巴豆(去盡油,二七粒) 蟾(一個) 麝香(少許)上末,用醋酒化蘆薈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飯飲下。
《吉氏家傳》治疳調中順氣丸方枳殼(一兩) 大黃(一兩半、炒) 木香 柴胡(各半兩) 桂心(一分) 人參 茯苓(各三分)上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香熟水下。
《吉氏家傳》治疳困方。
龍膽草 蚌粉上件等分。每服半錢,米飲下。
《吉氏家傳》治諸疳蚵 丸方巴豆(十五粒,冷水浸,去心皮、膜,出油,用水煮十沸) 朱砂(為衣) 青黛 定粉(各一錢) 麝香(半錢) 胡黃連(一兩,去毛,炒,地上去火毒)上末,紅米飯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丸,米飲下,或乳香湯下,不計時。
《朱氏家傳》疳藥,常服長肌膚,去百蟲。保童丸方青黛 宣連 朱砂(各二錢) 蘆薈(一錢) 使君子(十個) 腦、麝(各半錢)上件八味用 豬膽煉過,為丸。三丸、五丸,熟水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小兒疳疾方。
宣連(用巴豆半兩,拍碎,水三升,煮令干。用水洗宣連,去巴豆不用) 使君子仁 蕪荑仁(各一兩) 青黛(半兩) 肉豆蔻(二兩,醋面裹、煨熟) 輕粉 麝香(各少許)上為末,面糊為丸如黃米大。每服五七丸,飯飲吞下,不計時候。
洪州張道人傳治小兒一十二種疳∶肝疳、急疳、風疳、肉疳、脊疳、蟲疳、腦疳、食疳、蛔疳、脾疳、腎疳、心疳。定生死;有此候者,取得蟲,青者死;黃者可治。須服定命丹方。
木香 夜明砂 麝香(各一分) 蟬蛻(三個) 胡黃連(二錢) 金銀箔(各五片)上件為末,軟大米飯為丸麻子大。米飲下三粒,日三服。忌酸咸油膩。
第一肝疳∶小兒雖飲奶乳,漸喜肉食,尤愛酸咸。只服前定命丹,次服此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