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用地龍置石上,著一撮鹽,須臾化為水,以面展取,卻待凝濃,取以內病上。又以皂莢去皮涂上,蟲即出。
《圣惠》治小兒口齒疳生瘡臭爛。青黛丸方青黛 朱砂 熊膽 蘆薈(各細研) 胡黃連 瓜蒂(各一分) 牛黃 腦麝(各細研) 蟾酥(研入) 人中白 雞舌香 蟬殼(微炒,去足) 夜明砂 蜣螂(灰。各半分)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口脂和丸如綠豆大。以乳汁研破一丸,涂于口內及滴在鼻中。以桃柳湯洗兒,其疳蟲自出。(一方加安息香一分,研孩兒茶一分,研冰片半分,連上方共十七味,用甘草湯化服。和蟾酥丸如綠豆大,朱砂為衣,服法如上方。)《圣惠》治小兒口齒疳瘡蝕口鼻中欲盡。蝸牛散方蝸牛殼(二七枚,燒灰) 角蒿(一兩,燒灰) 麝香(末) 黃柏(末) 細辛(末。各半錢) 右膽(一杏仁大)上件藥都細研,每取少許,日三度貼之。
《圣惠》治小兒口、鼻、齒、舌疳瘡,無不瘥。蘆薈散方蘆薈 鹽綠 胡粉(各一分) 蝸牛殼(炒) 真珠(末。各半兩) 青黛 黃連(末。各一兩) 麝香(半分,研)上件藥都細研為散,先以甘草湯洗瘡,然后敷藥。口瘡但 干涎摻藥。鼻中即先點少酥,然后摻之。
《圣惠》治小兒口齒疳生瘡。雄黃散方雄黃 朱砂(各細研) 硝石 蚺蛇膽(研入) 黃連(去須) 苦參(銼。各一分) 麝香(半錢,細研) 雞屎礬(三大豆大,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同研極細。不問口瘡赤之與白,生在舌上、腮、臉、頰中及齒齦上,并宜涂之。
《圣惠》治小兒口齒疳,鼻舌生瘡及頭面悉主之。蘆薈散方蘆薈(細研) 土綠 胡粉(研入。各半兩) 蝸牛殼(炒令黃) 黃芩(各一兩半) 麝香(細研,一分) 石鹽 真珠(末) 青黛(細研。各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同研極細。先用甘草湯洗及漱口,了將此散綿裹貼牙齒上,及散涂藥亦得。如有涎旋吐,勿咽之。
《圣惠》治小兒疳 口齒瘡,悉主之莨菪膏莨菪子 葶藶子(各生用) 硫黃 臭黃 麝香 熊膽 蘆薈 蚺蛇膽 白礬灰(七味并細研。各一分)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取臘月豬脂二兩入于銚子內,以慢火上熔化,然下諸藥末相和攪勻為膏。每用約杏仁大,以綿裹火炙,烙齒齦及瘡上。
《圣惠》治小兒忽有口瘡疳,及齒齦生爛肉口臭。雌黃散方雌黃(細研) 箬葉(炙令黃色) 螺師殼(炙令黃。各一分) 黃芩(半分)上件藥搗羅為末,夜間即與,貼摻在齒齦及瘡上。
《圣惠》治小兒口齒疳 血。梧桐律散方梧桐律 麒麟竭 白礬 黃丹(各一分)上件藥細研如粉。每用一字貼牙齒縫,不計時候用之。
《圣惠》治小兒牙齒疳瘡,臭爛不瘥。蝸牛散方蝸牛殼(燒灰) 白狗糞 人糞 蝙蝠 蟾頭(五味各燒灰) 麝香 青黛(以上各半兩)上件藥都細研為散,每取少許吹于鼻中;又以蜜和,貼口齒上立效。
《圣惠》治小兒疳瘡滿口齒徹鼻。馬齒莧散方馬齒莧(干者) 沒石子 麻黃(去根節。各半兩) 麝香(一錢,細研) 蘭香根(灰,二錢)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取半錢貼于瘡上,日夜四五度用之。
《圣惠》又方麝香 五靈脂(各末,一錢) 蜜(半兩) 蟾酥(三片子如柳葉大,鐵器上以慢火爆令焦黃色,別研為末)上件藥與蜜調和入銚子內,以慢火熔化成膏。去卻瘡上爛物,然后取藥涂在瘡上,日夜四五度用之。
《圣惠》治小兒口中疳瘡蝕齒根宣露。干漆散方干漆(搗碎,炒令煙出) 硫黃(細研) 文蛤(灰) 蘭香(灰) 蝦蟆(燒為灰) 沒石子 馬齒莧(末。各半兩) 麝香(一分,細研)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臘月豬脂四兩并藥末于銚子內相和,煎熱;用槐枝子綿纏,及熱蘸取烙齒根上,令血止。每日二上,以肉生為度。
《圣惠》治小兒 疳蝕口齒骨出。益母草散方益母草(灰) 川升麻 麝香(細研) 人中白(燒灰) 黃柏(銼。各一分) 牛黃(半分,細研) 胡黃連(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凈揩齒,后用藥少許干摻齒齦上,日三用之。
《圣惠》治小兒口齒疳瘡疼痛腫爛。白礬散方白礬(灰) 黃礬 人中白(各燒赤) 蝦蟆(灰) 人糞(灰) 雄黃 鹽綠 蚺蛇膽 麝香(并細研。各一分)上件藥同研令細。每用藥時,先以發裹指點清水洗口齒上,然后用蜜調散如膏,以篦子薄涂于齒齦上。日三五度用之。
《圣惠》治小兒口齒疳宣露,膿血不止。角蒿散方角蒿(灰) 細辛 川升麻 地骨皮 牛膝(灰。各一分)上件藥都搗,細羅為散,每夜取三大豆許,安齒根下,用抄紙長二寸、闊一豆許,貼于藥上,來朝去之良。
《圣惠》治小兒口齒疳蟲 。五倍子散方五倍子(三分,末) 黃丹(一分,微炒)上件藥同研為末,以棉裹貼于齒上,涂之亦得,日四五上。
《圣惠》治小兒口齒疳宣露。熨烙方臘月豬脂(三兩) 臭黃(一兩,細研)上件藥以槐枝三五莖削令尖,揩拭齒齦令凈,煎豬脂沸,即卻以綿裹槐枝頭點豬脂,次點臭黃,乘熱烙齒。
日三五度,良。
《圣惠》治小兒疳蝕齒齦,兼頰腮內瘡爛。麝香煎方麝香(一分) 定粉 黃柏(末。各半兩)上件藥都細研為散,以好蜜一兩于瓷器內先煎五七沸,即入藥末相和,更煎三、兩沸,放冷于患處貼之。
日四五度,效。
《圣惠》治小兒口疳及齒齦生爛肉,及口臭,蟲蝕作孔。黃柏散方黃柏(一兩,炒,搗為末) 青黛(半兩) 麝香(一錢)上件藥都研羅令勻,每取少許摻貼瘡上,日三四用之。
《圣惠》治小兒疳瘡蝕口齒鼻及下部欲死方。
上先以米泔洗瘡上,拭干;以雞屎礬燒灰敷之,日三上效。
《譚氏殊圣》治小兒牙疳方。
白礬 膽礬上各等分,并飛、研為末,入麝香少許和勻,揩牙立效。
《譚氏殊圣》治小兒、大人牙疳,諸惡瘡皆治之方。
黃丹(飛過) 乳香 白礬(飛) 坯子煙脂(各一錢) 輕粉 麝香(少許)上件為細末,看瘡大小臨時用藥。先用漿水洗瘡凈,上藥干摻。
《嬰孺》漱口水治疳、堅牙、殺蟲、生齒方。
莨菪子 獨活(各四分) 甘草(五分,炙) 芎 當歸(各二分) 竹葉(六分) 豬椒根(二分,即蔓椒根也)上為末,晨夕取一匕,水八合,煎取四合,候溫暖下地黃汁少許,含并漱口。
《聚寶方》黃礬散 治大人、小兒齒齦宣露滑槽風,小兒急疳,齦肉爛惡腫痛。
黃礬(一兩,研入,甘鍋燒過者) 生地黃(干者) 梧桐律 川升麻(各半兩) 干蝦蟆頭(二枚,炙焦)上五味為末,每用半錢干貼,良久吐津,甘草水漱口,一、兩服立效。一方用熟干地黃及蟾頭燒灰。
《劉氏家傳》象守陳南仲治小兒口中疳瘡,皆下部有蟲。
上燒大麻子煙熏之。
《莊氏家傳》治小兒牙疳壞爛方。
百藥煎 坯子胭脂上各等分為細末,羅過貼患處。
《孔氏家傳》治小兒齒蝕疳瘡等方。(大人亦用。)密陀僧 雌黃 綠豆粉 雄黃 薰陸香 定粉(各等分)上研勻,凈漱,干貼口內。
《吳世家傳》青霞散 治小兒口齒疳方。
蝦蟆(一兩,燒灰) 甘草(炙) 青黛(各一分)上研為細末,更入真麝少許。或兒滿口有瘡臭爛落下牙齒者,以雞翎掃上立效。凡用先以鹽湯漱口了,干拭用。
《趙氏家傳》治小兒口疳,唇齒皆損、臭爛方銅綠(四錢) 信砒 麝香(各三字)上先用帛抹口,研之,每用少許敷瘡。應是口齒疳瘡皆可用,不可咽下;雖無妨,但略吐耳。
安師傳治小兒口齒并喉 疳瘡如白膜者。藥神妙不可言方。
上用輕粉、黃丹等分,用乳汁和涂瘡上,實時如殼退下。
《圣惠》口有瘡蝕,爛臭穢氣沖人。灸勞宮二穴各一壯。手心中以至名指屈之,指頭掌中著處是。
鼻疳第三
(亦名 疳)《巢氏病源》小兒 鼻候∶ 鼻之狀,鼻下兩邊赤,發時微有瘡而癢是也。亦名赤鼻,亦名疳鼻。然鼻是肺氣所通,肺候皮毛,其氣不和,風邪客于皮毛,次于血氣。夫邪在血氣隨虛處而入停之;其停于鼻兩邊,與血氣相搏成瘡者,謂之 鼻也。
《圣惠》論∶夫肺氣通于鼻,鼻者肺之候。若小兒乳食不調,上焦壅滯,令疳蟲上蝕于鼻也。其候鼻中赤癢壯熱,多啼,皮毛干焦,肌膚消瘦,咳嗽上氣,下痢無常;鼻下連唇生瘡赤爛,故曰鼻疳也。
《嬰童寶鑒》∶小兒鼻下爛為疳,氣上攻肺,故而癢而爛。
《嬰童寶鑒》小兒鼻下赤歌∶鼻生瘡在兩邊,赤為疳鼻不虛傳。久停風熱來攻肺,難與崩沙共一源。
《顱囟經》治孩子疳蝕唇鼻及諸瘡方。
硫黃 干漆 文蛤上等分燒灰,稍煙盡,研為末,入麝子少許。以帛拭瘡膿血后,用藥干摻之,立效。
《千金》治疳蟲蝕鼻生瘡方。
上燒銅箸頭,以醋淬之數過,取醋敷之。又以人屎灰涂之瘥。
《子母秘錄》治小兒鼻下兩道赤者,名曰 鼻,亦名赤疳鼻。以米泔洗,敷黃連末,日三四度,佳。
《圣惠》治小兒鼻疳。羸瘦壯熱,多睡昏沉,毛發焦黃,體無潤澤,蟲蝕口齒。雄黃丸方雄黃 熊膽 青黛 蘆薈 麝香(各細研) 細辛 干漆(搗碎,炒令煙出) 蛇蛻皮(炙) 蜣螂 地龍蟬殼(各炒) 蘭香子 狗頭骨(灰) 龍膽(去蘆頭) 蝸牛殼(炒令黃) 黃連(去須)上各等分,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以軟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冷水下三丸,日三服。量兒大小增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鼻疳生瘡,痛癢不止。甘草散方甘草(炒,銼) 地榆(銼) 人糞(灰) 蘭香根(灰。各一分) 蚺蛇膽 麝香(各細研,一分) 蝸牛殼(一兩,炒令黃) 龍腦(半分,細研)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龍、麝等研令勻,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亦可吹于鼻中。三歲以下可服一字。
《圣惠》治小兒鼻疳癢,吹鼻。蟬殼散方蟬殼(炒) 青黛(研) 蛇蛻皮(灰) 滑石 麝香(細研。各等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用綠豆大吹入鼻中,日三用之,疳蟲盡出。
《圣惠》治小兒疳蟲蝕兒鼻。石膽散方石膽 人糞(灰。各三分) 雄黃(一分) 頭發(灰,半兩) 鯽魚(一枚長三寸者,開肚涂鹽,燒作灰)上件藥都細研令勻,先以甘草湯洗瘡,拭干后貼此散,日三用之。
《圣惠》治小兒疳蟲蝕兒唇鼻。麝香散方麝香 石膽(各研) 莽草(炙) 地龍(各一分) 莨菪子(生用) 人糞(灰。各半兩) 雄黃(細研,半分)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貼于瘡上,日三用之。
《圣惠》治小兒鼻疳,蟲蝕鼻,癢痛不止。蘆薈散方蘆薈 黃柏(末。各一分) 青黛 雄黃(各半分)上件藥都細研為散。日三度,以少許敷瘡上瘥。
《圣惠》治小兒鼻口疳蝕生瘡,黃瘦不食乳方。
石膽 蘆薈(各一分)上件藥細研為散,摻在蝕處。其蝕傷肉當化為膿,但頻擦即生好肉,亦不別有損動,漸瘥。
《圣惠》治小兒疳瘡蟲蝕鼻方。
黃連(半兩,去須,搗羅為末) 石膽(一分,研)上件藥都研令勻,以生油調涂于鼻中。
《圣惠》又方雄黃(研) 瓜蒂(各一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令勻,以生油調涂于鼻中。
《圣惠》又方干蝦蟆(一枚,涂酥,炙焦黃) 麝香(一分)上件藥同細研為散,以臘月豬脂調涂于鼻中。
《圣惠》又方上研熊膽半分為細末,以湯化調涂于鼻中。
《圣惠》又方黃柏(末) 雄黃(細研。各一分) 麝香(一分,研)上件藥都細研令勻,以生油調。日三四上涂之。
《圣惠》又方蝦蟆(灰,一分) 人中白(半分) 麝(一錢)上件藥都細研,干貼鼻內,日三用之。
《圣惠》治小兒鼻疳癢吹鼻方地龍(抄,二條) 瓜蒂(一分) 蝦蟆頭(燒,一枚) 麝(半錢)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同研令勻。日二三度,用少許吹鼻中。
《圣惠》治小兒鼻眼耳癢數揉之,皮干毛立,宜用吹鼻方蝸牛殼(一分,炒令微黃) 蝦蟆(灰) 麝香(各一錢,細研) 瓜蒂(七枚)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麝香令勻,用少許吹入鼻中,日三四度,兼點少許口中,甚佳。
茅先生小兒鼻下赤爛為鼻疳方青黛(炒一錢半) 黃柏 黃連 杏仁(去皮尖,炒。各一分) 輕粉(少許)上為末,用芭蕉自然汁調涂赤爛處。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小兒肺積,鼻內生瘡及鼻下赤爛。澤瀉散方川澤瀉 川郁金(生) 甘草(炙) 山梔子仁(炒。以上各一分)上為末。每服嬰孩一字,二三歲半錢,五七歲一錢,甘草湯調下,一日二服。宜再用青金散敷之。
漢東王先生《家寶》又方青金散銅青 白礬(生。各一錢)上為末,每用少許敷鼻下。
錢乙蘭香散方蘭香葉(菜名,燒灰,二錢) 銅青(半錢) 輕粉(二字)上為細末令勻,看瘡大小干貼之。
張渙石膽散 治鼻疳病,疳蟲上蝕于鼻,赤癢及連唇生瘡,赤爛方。
石膽(一兩) 地龍(一分,洗凈) 須發(燒灰) 莨菪子(生用。各半兩)上件搗,羅為細末,入麝香一錢,同研勻。每服一字,貼于瘡上。
《吉氏家傳》治鼻下赤爛疳方。
青黛(一錢) 麝香(少許) 熊膽(末,半錢)上末,睡時貼少許在鼻下。
《朱氏家傳》治小兒鼻下濕癢疳瘡方。
上用大棗一枚,去核,以白礬一塊內棗中,文武火 存性,細研,涂瘡。如瘡干,以麻油調涂。
眼疳第四
《龍木論》治小兒疳眼外障。此眼初患時,皆因腦頭上有瘡,或因經日多時,瀉痢潛沖,疼痛淚出難開,膈間伏熱,氣肝風入眼。初患此疳時,癢澀揉眉,咬甲致令翳生赤腫疼痛、淚出難開,瞼硬白睛遮滿,怕日合面臥,不喜抬頭,此疾不宜燒灸頭面,恐損眼也。切忌點藥,宜服殺疳散、退翳丸(方并見本門。)《圣惠》論肝開竅于目,目者肝之候,若小兒內有疳氣,肌體瘦羸而臟腑挾于風熱癰滯不得宣通,因其乳食過多,胸膈痰結,邪熱之氣上攻于目則令腦熱目癢,或赤爛生瘡,或生障翳漸漸遮睛,久而不瘥,損于眼目,故號眼疳也。
《玉訣》小兒眼疳生翳歌∶搖頭揉目熱生疳,愛暗憎明不奈觀。雀目每因風氣盛,斑瘡腑熱翳侵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