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42章 傻柱歸來,恩怨分明
- 第141章 走出四合院,踏入新門庭
- 第140章 風波后的漣漪與無聲的聯盟
- 第139章 墻倒眾人推,雪上再加霜
- 第138章 黎明前的槍聲與自投羅網
- 第137章 毒藥的發作與獵人的耐心
第1章 京城,1961,一碗清湯**
“嘿……醒了?”
一個沙啞又透著股精明算計的嗓音在耳邊響起,像生銹的鋸條拉過木頭。
陳衛國費勁地掀開眼皮,視線從一片模糊逐漸聚焦。映入眼簾的,是幾根熏得發黑的房梁,蛛網在角落里若隱若現。空氣里彌漫著一股子潮濕的霉味兒,混雜著淡淡的煤煙子氣。
不對勁兒。
他明明記得自個兒是在2024年BJ亮堂堂的出租屋里,為了一個項目報告熬了個通宵,剛趴桌上瞇會兒……怎么一睜眼,天花板都變樣了?
“醒了就應一聲兒,省得大伙兒為你提心吊膽的。”那聲音又響起來,帶著點不耐煩。
陳衛國扭過頭,看見一個五十來歲、穿著舊干部服的男人正皺著眉看他。這人身板不壯,但挺著個肚子,官架子端得十足。
記憶的碎片猛地涌入腦海,像決堤的洪水,沖得他頭疼欲裂。
1961年,BJ,南鑼鼓巷,前院兒。他叫陳衛國,十九歲,軋鋼廠學徒,父母去年冬天沒了。自個兒前兩天染了風寒,發高燒,沒藥沒好吃的,就這么……挺過去了?
不,是沒挺過去。現在這個殼子里的,是2024年的陳衛國。
“李……李科長。”他張了張干裂的嘴,嗓子眼兒里跟冒火似的。
眼前的男人,是院兒里的管事兒大爺之一,軋鋼廠后勤科的副科長,劉海中——不對,在這個世界,他叫李建軍,大家都叫他李科長[[4]]。
李科長見他開口,眉頭松了點,腔調卻依舊拿捏著:“嗯,醒了就好。你這病,院兒里可都惦記著呢。閻老師家特地給你勻了半勺棒子面,秦淮茹……秦姐,給你熬了碗清湯。趕緊喝了,暖暖身子。”
說著,他讓開半步,露出身后一個端著粗瓷碗的女人。女人三十出頭,面容清秀,但眼角的疲憊和生活的重壓讓她顯得有些憔悴。她穿著洗得發白的藍布褂子,補丁摞著補丁。這就是秦姐了。
秦姐把碗遞過來,眼神里帶著三分同情,七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衛國,趁熱喝。你這孩子,命苦。”
陳衛國掙扎著坐起來,接過碗。碗里是渾濁的米湯,稀得能照出人影兒,上面飄著兩三粒米。這年頭,這就算是天大的恩惠了。
他沒立刻喝,而是看向李科長,又掃了一眼門口探頭探腦的幾張臉。有中院的閻老師,揣著手,鏡片后面的眼睛滴溜溜轉,活像在計算這碗米湯值多少錢糧票[[4]]。
“謝謝李科長,謝謝秦姐,謝謝院兒里各位大爺大媽惦記。”陳衛國啞著嗓子,話說得很慢,但很清晰。他知道,這時候得說場面話。
李科長滿意地點點頭,清了清嗓子,擺出領導作總結的架勢:“行了,既然沒事兒,大伙兒就都散了吧。衛國啊,你自個兒也爭點氣,趕緊好利索了回報社會,回報國家。別老讓街坊鄰居跟著操心。”
說完,他背著手,邁著四方步走了。其他人也三三兩兩地散了,只有秦姐還站在原地,欲言又止。
“秦姐,還有事兒?”
秦姐搓著衣角,臉上擠出個笑:“沒事兒……就是看你好點兒了,我這心里也踏實。那什么,我先回了,家里棒梗他們還等著我呢。”
陳衛國點點頭,目送她離開。他端著那碗清湯,心里門兒清。這碗湯,不是白喝的。在這人人肚子里缺油水的年頭,一分一毫的人情債,都得拿東西來還。他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能拿什么還?
等人徹底走光了,他才把門從里面插上。屋子不大,家徒四壁都不足以形容。一口冷灶,一張破桌子,再就是身下這張硬板床。米缸早就空了,墻角的老鼠洞都落了灰。
肚子里傳來一陣劇烈的絞痛,那是餓的。他端起碗,聞了聞那點可憐的米香,然后一飲而盡。溫熱的液體滑過喉嚨,讓他稍微活過來一點。
但這點熱量,杯水車薪。
他躺回床上,閉上眼,意識沉入那片混亂的記憶。原主就是餓著肚子發高燒,一口氣沒上來……
等等!
陳衛國的意識猛地一頓。他“看”到了一個地方。一個和他出租屋差不多大的空間,灰蒙蒙的,四周像是無盡的虛空。空間正中央,靜靜地漂浮著一個……登山包?
那不是他2024年為了去京郊徒步,剛收拾好的那個包嗎!
他心里一動,念頭集中在那個包上。下一秒,一個沉甸甸的登山包“啪”的一下掉在了他身旁的被子上,沒發出太大聲響。
真的……跟過來了!
陳衛國的心臟瘋狂地跳動起來。他哆嗦著手,拉開背包的拉鏈。
里面的東西一樣沒少。瑞士軍刀、打火機、一小瓶醫用酒精……他的目光,最后死死地盯住了一塊用錫箔紙包著的、巴掌大的黑巧克力[[10]]。
在2024年,這是補充體力的廉價零食。但在1961年,在這饑荒年,這玩意兒不啻于仙丹!
他撕開包裝,一股濃郁香甜的可可味兒瞬間鉆進鼻孔,讓他差點流下淚來。他沒敢多吃,小心翼翼地掰下一小塊,放進嘴里。
那股久違的、絲滑的、帶著微苦的甜味在舌尖融化,化作一股純粹的熱流沖向四肢百骸。身體里每一個饑餓的細胞都在歡呼雀?pad?。
滿足感!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陳衛國靠在床頭,慢慢地咀嚼著那塊巧克力,眼睛里閃著光。他看著這個破敗的小屋,聽著窗外呼嘯的北風和院子里隱約傳來的爭吵聲,心里卻一片火熱。
1961年,饑荒,物資匱乏,人情冷暖,危機四伏。
但,怕什么?
他,陳衛國,有來自六十多年后的知識和見識,還有一個能囤積海量物資的儲物空間!
整座北京城,乃至整片華夏大地,都將成為他的“獵場”。而這一切,就從囤滿這個小小的儲物空間開始。
他把剩下的巧克力和登山包重新收回空間,摸了摸依舊饑餓但已不再絞痛的肚子,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當務之急,是把身體養好。然后,得想辦法去一趟傳說中的“鴿子市”,用手里的現代小玩意兒,換回能讓他活下去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