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磨合
- 從四九城到雪原小知青的囤貨年代
- 老林子把頭
- 1743字
- 2025-07-16 08:27:25
陳衛國并沒有急于去山里搞“大家伙”。
任何一臺新機器,都需要磨合期。他這個草創的團隊,更是如此。他需要通過一次小規模的行動,來檢驗許大茂和傻柱的執行力,以及他們之間那脆弱的“合作關系”。
周末的深夜,福祥胡同甲十三號。
這是許大茂和傻柱第一次在這個院子里碰頭。
氣氛尷尬得能擰出水來。
許大茂斜眼看著傻柱,嘴角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譏諷。而傻柱則抱著胳膊,把頭扭向一邊,連看都懶得看他一眼。
“咳。”陳衛國從正房里走出來,打破了沉默。
他沒有理會兩人之間暗流涌動的敵意,而是將兩個用麻繩捆扎結實的麻袋,扔在了院子中央。
“這里面,是三只兔子,兩只野雞。”陳衛國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里,“傻柱,你的任務,是把它們處理干凈。皮毛不能破,內臟全部分類放好。給你一個小時。”
“許大茂,你的任務,是把這些東西,送到三個不同的地方。”陳衛國遞給許大茂一張紙條,“地址和接頭人,我都寫在上面了。這些都是崔老道線下的‘小客戶’,第一次打交道,你要機靈點,把‘鄉下親戚貨多,吃不完拿來換點油鹽錢’的戲碼做足了。”
“現在,開始。”
陳衛國一聲令下,傻柱二話不說,拎起一個麻袋就走進了東廂房的廚房。那里,陳衛國已經為他準備好了一切工具:鋒利的尖刀、刮毛的鐵片、大小不一的盆子,甚至還有一桶滾燙的熱水。
“鏘!”的一聲,菜刀出鞘,廚房里很快便傳來了利刃破風和骨肉分離的細微聲響。傻柱一旦進入狀態,就變成了那個一絲不茍的庖丁,他所有的情緒,都融入了手中的刀里。
院子里,許大茂看著傻柱的背影,撇了撇嘴,然后拿起紙條湊到燈下仔細看著。
陳衛國靠在門框上,默默觀察著一切。
他要看的,不僅僅是傻柱的刀功和許大茂的演技。他更要看,這兩個人,在沒有他直接監督的情況下,如何自處。
不到一個小時,傻柱就從廚房里出來了。
五個處理得干干凈凈的“凈貨”用荷葉包好,整齊地擺放在一個竹籃里。旁邊,幾張完整的兔皮和野雞皮毛也疊放得整整齊齊。
“好了。”傻柱擦了擦手,言簡意賅。
陳衛國走上前檢查了一遍,滿意地點了點頭。傻柱的手藝,確實名不虛傳,無論是開膛還是剝皮,都堪稱藝術,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獵物的價值。
“許大茂,到你了。”
許大茂接過竹籃,看了一眼傻柱,眼神復雜。他雖然瞧不上傻柱,但不得不承認,這孫子在廚藝上的本事,確實無人能及。
“放心吧,衛國哥。”許大茂拍了拍胸脯,推著那輛專門用來送貨的破舊自行車,消失在夜色中。
院子里,又只剩下陳衛國和傻柱。
“柱子哥,辛苦了。”陳衛國從口袋里掏出兩塊五毛錢,遞給傻柱,“三只兔子一塊五,兩只野雞一塊錢,一共兩塊五。”
傻柱看著手里的錢,心里熱乎乎的。這錢來得干凈利落,比在食堂看人臉色強多了。
“衛國兄弟,你這……太客氣了。”他嘴上客套著,手卻把錢攥得緊緊的。
“一碼歸一碼。”陳衛國笑了笑,將那些皮毛和內臟收了起來,“這些,才是這次真正的‘利潤’。”
傻柱看著陳衛國熟練地處理那些他眼中的“下水料”,心里對他更是高看了一眼。這年輕人,門兒清。
兩個小時后,許大茂滿頭大汗地回來了。
他一進院子,就興奮地把一個布袋扔在桌上:“衛國哥,全賣出去了!一分錢沒少,還多得了二斤全國糧票和半尺布票!”
他將三家客戶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向陳衛告做了匯報。哪家爽快,哪家愛盤問,哪家可以發展成長期客戶,他都分析得頭頭是道。
陳衛國靜靜地聽著,不住地點頭。
許大茂在人情世故上的精明,此刻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天生就適合干這個。
“很好。”陳衛國等他說完,從布袋里拿出錢和票,當著兩人的面,分出了三成給了許大茂。
“這是你應得的。”
許大茂看著手里的錢票,再看看一旁面無表情的傻柱,第一次沒有了炫耀的心思。他隱隱感覺到,他們三個人,正在被擰成一股繩。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陳衛國拍了拍手,“第一次合作,你們都做得很好。記住,我們是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把你們那點舊恩怨先放一放,現在,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掙錢!”
“都回去吧,嘴都嚴實點。”
許大茂和傻柱對視了一眼,第一次沒有針鋒相對,而是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然后一前一后地走出了小院。
看著他們消失的背影,陳衛國嘴角微微上揚。
機器,已經開始運轉了。
第一次磨合雖然有些生澀,但齒輪已經開始咬合。他知道,用不了多久,這臺由他親手打造的、名為“財富”的機器,就會在這座城市地下,發出隆隆的轟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