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醫生不外傳的營養學
最新章節
- 第96章 附錄 常見47種食物的酸堿性匯總
- 第95章 消化不良需要的營養素和食療方
- 第94章 飲食讓你跟不良口氣說bye-bye
- 第93章 預防口腔潰瘍的食療小方
- 第92章 食療防近視,讓心靈之窗不再蒙塵
- 第91章 當心,有些過敏是吃出來的
第1章 前言
一個人一生大約需要從自然界攝取60噸食物、水和飲料,但是如果選擇的食物不新鮮不衛生或者吃不對,勢必會影響健康,從而引發各種慢性代謝疾病。因此,吃得不健康,人就不健康。
那么,食物為什么會帶來疾病呢?是食物中的致病因素,還是食物的相克?是食物中的添加劑,還是烹調加工中人為地引起的毒物?是食物不適合我們身體的需要,還是沒有找到更科學的吃法?
相信關于吃的營養與健康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在找到正確答案之前,我們先來看下面幾段文字:
如果食品中不添加防腐劑,會產生一種非常可怕的細菌叫“肉毒菌”,它能夠產生世界上最毒的物質——“肉毒素”,這種毒素只需1克便可以毒死200萬人。
有一項針對超市食品樣本的隨機調查發現:超市銷售的蔬菜和水果中,超過八成半含有農藥殘留,兩成半含非法農藥殘留。其中在某超市抽取的砂糖橘中更是檢出8種殘留農藥,包括3種禁用農藥。
有一項研究發現,有一位婦女死于輸過經微波爐加溫的血液。這一重大證據表明,用微波爐加熱物品對被加熱的物品的化學性質造成了根本性的破壞。
在煎炸食物時,如果油溫過高,或者超過200℃,食物就會分解出大量的雜環胺、多環芳烴類等強致癌物。
剛剛采收的新鮮蔬菜當中,亞硝酸鹽含量微乎其微。而蔬菜在室溫下儲藏1~3天時,其中的亞硝酸鹽的含量達到高峰;冷藏條件下3~5亞硝酸鹽的含量天達到高峰。
飲用水的溫度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最適宜的溫度是10~30℃。
相信看了這些數據和資料,你一定會觸目驚心。現在醫學證實:許多疾病都是由營養不均衡造成的。世界衛生組織在報告中指出,偏重于肉食和高蛋白、高膽固醇、高脂肪食品,卻不喜歡吃五谷雜糧;三餐的熱量分配不合理,飲食不規律、無節制,大吃大喝、暴飲暴食等不良飲食方式,正在或者已經在我們的體內埋下“定時炸彈”了。因此,“八成以上的病都是吃出來的”,這句話并不夸張。
的確,我們生活在一個飲食多樣化的時代,同時也生活在一個殺蟲劑、添加劑、催熟劑、膨大劑等橫行的時代,那么如何通過飲食做到獨善其身呢?
如果此時你正感到茫然,不妨看看這本《老醫生不外傳的營養學》,看看其中的飲食細節和營養觀念是如何帶給你健康的。
選擇了怎樣的膳食指導就等于選擇了怎樣的生活。本書以營養膳食為原則,貼近生活,將通俗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緊密結合,同時有機結合食療學、食品衛生學、烹調學等多門學科,從多個角度來闡述飲食的營養與健康的內在聯系。
愿本書能夠伴你吃出健康,吃出美麗,吃出長壽,吃出美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