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儒心流泉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論語·述而篇》

《論語》可說是中國第一書,華人社會從孩提起即深受其影響,八歲讀觸動情思,八十歲時再讀仍覺雋永無窮。人生在世,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二十章一萬六千多字幾乎談遍,句句精練到位,若能虛懷體悟,真誠實踐,確可身心受益。舊社會高度崇尚,近代西化浪潮沖擊,多所輕慢忽視,當代世變酷烈,人心失守,不少人又重新探究審理。然而,《論語》智慧的真相一般人依舊未明。

《論語》為四書之首,以孔子思想為核心,義理涵蓋曾子整理的《大學》、子思傳述的《中庸》,并啟發后續的《孟子》思想。由于匯編的方式為語錄問答體,似無嚴謹的論述體系與結構,古今的讀者多難一以貫之。其實,孔子晚年刪定《五經》,其究竟圓融的思想在《詩》、《書》、《禮》、《易》、《春秋》中有完整展現,尤其《易經》與《春秋》為孔學微言大義的根柢。不通《五經》,不會真正了解《論語》所言為何,孔子那些因機觸發、自然流露之語,若熟悉經旨,便可知其所謂,豁然貫通矣。

有鑒于此,《論語》為論道之語,也是代表孔圣思想的結論之語。孔子集華夏文化思想之大成,又深悟與時創新的重要,孟子譽其為“圣之時者”。《學而篇》開宗明義即宣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鄉黨篇》最末記師徒出游,山梁雌雉見機而作,夫子嘆曰:“時哉!時哉!”前后對照,終始一貫。今本《易傳》中處處引用“子曰”,強調時機時勢的重要,時舍時行,時用之義大矣哉!引《易》印證《論語》,必有助于全面而深入理解孔子思想的真相。

本書特色之一,即將《四書》、《五經》融會貫通,尤重以《易》證論,依孔解孔。《論語》的生命智慧活潑透達,易理博大精深,本書以明白曉暢的演說方式細細講述,希望讀者能真正受益。孔子為儒家思想的大宗師,弟子三千人,成才者七十二賢,堪承教化衣缽的顏回又英年早逝,孔子去世后儒分為八,說好是處處開花,其實也是學團的內訌分裂。這段弘法傳道的歷程值得省思研究,供仁人志士鑒往知來。本書另一特色即從《論語》章句中分析孔門諸賢言行,嘗試勾勒一二歷史情境。司馬遷《史記》有《孔子世家》與《仲尼弟子列傳》,錢穆《懷舊游》有文曰“當年齊魯衣冠”,皆情致動人。本書花不少篇幅傳述孔門人物,立意宏深,期各方讀者善思體會。

一般多認為孔門弟子匯編《論語》,只是以類相從,篇章間并無多大邏輯關系,是又不然。上論以時習時行始終,下論以先進介紹孔門十杰始,以《堯曰》承繼中華道統終,都見編輯巧思與深意。《學而第一》勉勵人終生學習,《為政第二》教人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八佾第三》將學、行落實于禮法制度,《里仁第四》強調仁為禮本,勿殉名失實,《公冶長第五》、《雍也第六》起,依前述內圣外王的標準展開人物評論。這些刪、訂、贊、修的編纂深意,本書皆予闡發說明。

人類文明跨世紀以來,天災人禍不斷,真正是亂世或佛教所謂的末法時期景觀,令人凜然生懼。要擺脫文明發展的困境,華夏文化的王道理念與淑世情懷確能提供出路。《易》卦排序困,井卦所論即返本開新,鑿井及泉汲引往上,可紓解地表亢旱水荒之困,取之不盡,用之不絕。《論語》知人論世,真摯懇切,我視之為昏昏亂世的“儒心流泉”,本書略作汲引以饗當世,期仁人君子裁量焉。

劉君祖 于夏歷甲午年三月

品牌:愛智達人
上架時間:2018-11-28 17:49:09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本書數字版權由愛智達人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壁市| 右玉县| 左贡县| 邹城市| 岫岩| 枣庄市| 沅陵县| 三门县| 托里县| 宁强县| 垫江县| 祁门县| 华宁县| 芮城县| 天门市| 房产| 恩平市| 漳平市| 旬邑县| 沙坪坝区| 阿拉善盟| 南澳县| 宁波市| 荣成市| 桐柏县| 丁青县| 台南市| 富阳市| 乐安县| 庆云县| 封开县| 册亨县| 仁布县| 裕民县| 兴隆县| 额济纳旗| 长子县| 南康市| 安宁市| 古丈县| 苏尼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