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君子不重則不威

  • 論語演義(一)
  • 劉君祖
  • 1906字
  • 2018-11-28 17:50:32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學而篇》(1.8)

白話試譯

孔子說:“君子不自重就沒有威信,多方面學習就不會固陋。把忠信作為主導自己做事做人的原則,永遠都可以從自己交往的朋友身上學到東西。有了過錯,就勇敢地去改正?!?

講評

“不重則不威”,重即自重,不是重量,如果是重量的話豈不是說瘦子就沒有威儀了,至少要九十公斤才有威儀?“威儀”是自然而然地出來的,因為自重,就不輕浮,不亂講話,不亂做事。要贏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巴辈皇菄佬叹?,而是自重自然就會產生那種威儀,別人就不敢冒犯?!兑捉洝返募胰素缘牡谖遑持v信修睦,爻辭稱“厥孚交如,威如,吉”,說的都是這種情況。人只要不輕賤自己,威儀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在群眾中就有威望,講話自然就有力量。如果不自重,靠任何外在的修飾,威儀也很難表現出來,更別說影響人了。這種情形,我們在社會上能看到很多。

《禮記·學記》中有一句話“師嚴然后道尊”,“嚴”是嚴以律己,也就是自重。意思是對自己要求嚴格的老師說的話,才會被學生所重視。有些人真的是“望之儼然”,站在臺上,不用講話,你都知道他是可以信賴的。有些人則拼命包裝自己,即使上了臺,你還是會覺得他像在耍猴把戲,壓不住陣腳。這一點我覺得值得一再強調,因為現在的自由、民主常常被誤解、被濫用,有一些大人物,包括大官、大商人,甚至學者,常常為了表演與民同樂,在聚會的時候扮小丑,覺得這樣做是在與群眾拉近距離,其實完全把自己弄得威儀全無,這就是“不重”。中國的傳統文化里絕對沒有這一套,千萬不要靠這種方式去親民,親民不是這種親法,只會讓人覺得不自重。

“學則不固”,指君子雖然自重但絕對不固陋,不是老頑固?!蹲雍逼份d:“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笨鬃油耆珱]有這四種毛病?!肮獭笔侵溉说南敕ㄒ桓?,牢牢抓住一個東西,不懂變通。人是要堅持一些東西,但一定要懂得開闊視野、擴展胸襟,不斷更新自己,活學活用,這就是“學則不固”。《禮記·學記》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如果學習中缺乏朋友之間的交流切磋,就必然會導致知識面狹隘,見識短淺。所以,多學習,多與人交流,自然而然就不會固執?!兑捉洝は缔o傳》說“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說的就是人要活潑靈動地學習,不能一成不變。可見,這一章還是在討論學習。

我們先看“過則勿憚改”,人生不可能不犯錯,犯了錯,最重要的是不要不好意思改過,就是犯了錯也要勇于面對。有的人犯錯會覺得不好意思,想掩飾自己的過錯,那就意味著你不會再成長了?!兑捉洝非缘谌持械摹熬咏K日乾乾”,就是不斷地改過,不斷地調整。說白了,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犯錯、不斷改過的過程。可見,“過則勿憚改”,是一種謙虛的精神,真心承認是人就會犯錯,但是懂得改過,如果能像顏回那樣可以做到“不貳過”,那就很了不起了,一定會不斷成長。學習不就是這樣嗎?

“主忠信”,就是以忠信作為自己做事做人的主導原則。盡己之謂忠,與朋友交之謂信。那么“無友不如己者”是什么意思呢?這又有點麻煩了,后來的解釋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指不要交那些不如自己的朋友,因為他會拖累你,只有跟高手交朋友,彼此互相學習,你才會獲得成長。也就是說,人不能取法乎下,不能和各方面都不如你的人交朋友,那樣的話,將來沒有任何成長學習的機會,這就叫“無友不如己者”。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大家想想看我們的社會關系會不會很奇怪?假使每一個人都本著“無友不如己者”的原則交朋友,最后你能交到什么朋友?每個人都盡量去交比自己水平高的、地位高的人,那水平低的、地位低的人說:你怎么不跟我交往?你回答:因為你不如我。那麻煩了,社會關系會因為這種典型的傲慢而變得一團糟。

那另外一種說法呢?就是這個人的很謙虛,認為所交的朋友沒有不如自己的,任何朋友身上都有某些方面是值得自己學習,甚至說就算自己哪方面都比他強,也還是可以從他身上學到一些東西。也就是說,人的一生可以向任何對象學習,教和學還可以相長呢。這是一種謙德,表示我從宇宙萬物那里都可以學到東西,沒有任何我交往的對象是不如我的。這種解釋就明顯好多了。這才是善于學習。老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者,這話是不錯,但韓愈也說:“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后?!蹦阏娴哪艽_定自己什么地方都比別人強,完全不需要跟別人學了嗎?如果一個人如此傲慢,就會跟整個的社會體系發生沖突??梢姡丝梢韵虼蟊妼W習,可以向自然界的山水學習,可以向愚夫愚婦學習,就算是菜市場也可以找到值得學習的地方。這才是真正的“無友不如己者”。換句話說,我永遠都可以從周遭學到東西,包括正面的、反面的,這樣一來“學習”的意思一下子就變得很廣闊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观塘区| 菏泽市| 奉化市| 咸阳市| 花莲县| 威海市| 诸暨市| 安吉县| 桂平市| 高碑店市| 克东县| 历史| 昭苏县| 浦北县| 崇仁县| 泗洪县| 铁力市| 辽中县| 怀柔区| 名山县| 丹东市| 准格尔旗| 昌吉市| 乌鲁木齐市| 彭山县| 西昌市| 毕节市| 合阳县| 九台市| 林西县| 北京市| 罗城| 芜湖县| 正镶白旗| 洪湖市| 淮阳县| 庐江县| 嘉峪关市| 隆子县| 长葛市| 嵊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