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烹:烹飪如何連接自然與文明(飲食覺醒系列)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3評論第1章 推薦序 飯桌的寬度
無論飯桌是圓是方,是大是小,面對飯桌上的食物是每個人的日常,卻又肯定超出了食物本身。拿中國的飯局文化舉例,從古至今,這哪是一桌子的菜,這明明就是一桌子的人情世故,你來我往。房內人話天下事,由眼前美食引發(fā)心中感悟,一頓飯下來,吃沒吃飽沒關系,重要的是食者的關系。這還不夠,如果我們將目光再放久遠一些:現代社會中的食品是如何生產出來的?速食、慢食、各種吃的革命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在錯綜復雜的食品產業(yè)鏈中,我們是如何被欺騙,被拋棄,被迫反抗?
邁克爾·波倫讓我們看到了一張浩瀚的桌面,這個飯桌的桌面從食物延伸到世界連鎖企業(yè)、政治體制、歷史習俗等更為廣闊的維度,將幾個人的飯桌擴大為整個人類的語境,從社會學、哲學的諸多角度讓我們明白:從“吃”出發(fā),我們能夠看到的畫面竟如此豐富。這位叱咤食評界多年的老江湖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幅恢宏的畫卷:食品健康安全、社會權力結構、資本主義中的各類關系……頂級吃貨吃飯的嘴了得,說話的嘴更了得。
近來,我參加的飯局比吃的飯多。面對各式各樣的美食,桌上人常常幾句“好吃”敷衍帶過。依我看,不認真吃是小事,不認真看待吃則是大事。因此,“今天去哪兒吃,吃什么”一定是一個哲學問題,我沒有開玩笑。
知名媒體人、暢銷書作家 韓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