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1評論第1章 01.人們對醫務行業的幾大誤解
又到過年過節時期,就又到醫學生裝傻充愣的時期,每逢過年,我最怕親戚串門,沒聊幾句話就是問你,她哪兒哪兒不舒服了,讓你給診斷一下……有沒有什么土方子……
在此,我再次鄭重聲明一下,我們學醫的,不會自制藥品,所以,不要問我會不會做烏雞白鳳丸,我真不會。六味地黃丸也不會,什么丸子都不會,別再問了。
本章就給大家澄清一下,人們對醫務工作者的幾大誤解,希望大家對穿白大褂在醫院上班的人們能有個正確的認知。
誤解一:“你們在醫院工作的,工資都很高吧!”
幾乎所有的親戚朋友都以為我僅僅在醫院實習,一個月實習工資就有五六千,我只想跟你再羅嗦一遍“沒有!”“沒有!”“收入是負增長!”不僅沒有工資還要往醫院交錢。
在中醫外科的時候,有一個剛入職的醫生,三十一二的年紀,基本上醫生都是三十一二歲才能正式入職,成為某家醫院的醫師,起初我也以為醫生的工資會很高,但事實情況出乎了我的預料。
他三十一二了,住院醫師,在上海的某醫院,跟他一邊干活,一邊聊天,無意間,他說他女朋友跟她分手了,我問他為什么,他苦笑道:“她一個月工資都一兩萬,我一個月的工資頂多就是她的零頭……”我問他,你一個月工資多少?“六七千,”他說,“你說這點錢在上海能干什么?”
為什么不轉行?
“都學到三十多歲了,你轉行,那你近乎十幾年的努力幾乎不能給你帶來物質上的回報,你三十多歲再轉行,和你差不多年紀的人已經在那個行業混得風生水起了,你進去還是個菜鳥。”他搖搖頭,“沒那個熱血了……”
三十多歲,你還能有多少激情和挑戰,再走向一個對你來說未知而空白的行業?
很多在醫院混日子的醫生都是這個心態:我都已經學了這么多年了,再轉行,那我學這么多年豈不是在浪費時間?
對啊,就是在浪費時間呀,你都不從事這一行你何必要學這么多年呢?
所以,我奉勸各位剛剛踏入醫療行業的同學們,能轉行的盡量轉行,不要等到你無法跳出去的時候再苦惱懊悔。
很多人就又會問了,你們現在剛起步工資不高,以后等到老了,工資不就很高了嘛……啊呸,你剛起步就等著老,那中間這么多年怎么辦?喝西北風嗎?
那等你熬到高級職稱不就有錢了嗎?
呸,你們不要再用“有錢”來侮辱我們!
主任的工資確實是多,但是一個病區,主任副主任頂多一兩個,哪兒來那么多高級職稱?
學醫是一條又窮又苦的路,只適合對醫學和奉獻有滿腔熱血和抱負的人來學。
我學醫之后,我從不勸人學醫,我怕被劈死,但是你會說,大家都不學醫了,天下蒼生怎么辦?誰去治病救人?
我告訴你,會有的,會有以人類健康和百姓疾苦為奮斗目標的人,反而我覺得我們都不去學醫給他們這樣的人去學醫更好,這樣不會給醫療行業帶來太多無用的泡沫,一百個醫學生當中能有一兩個濟世救人的走向工作崗位的就很不錯了,剩下的九十多位都是泡沫。
我也是,但我想是一個彩色的泡沫。
誤解二:“你們在醫院工作多好,沒有日曬雨淋的,工作環境也是干干凈凈的。”
這句話,除了沒有日曬雨淋是對的以外,其余都是錯的,醫院的工作環境相當的臟,ICU有個醫生,家中父親生病臥床不起,有三四年了,后來痰培養顯示有銅綠假單胞菌感染,這種細菌一般在醫院里比較常見,尤其是ICU,那請問,他家里為什么會有銅綠假單胞菌?
還不是他下班回家,把細菌帶回去的嘛。
醫院干凈嗎?
當你在給艾滋、梅毒、乙肝的病人做侵入性操作的時候,你是不是暴露在一個危險的環境當中?醫院呼吸科,你在給飛沫傳染的病人清理呼吸道,你還能說環境有多干凈?接觸傳染、飛沫傳染的疾病這么多,你的工作環境就是如此。
干凈嗎?
病人的引流物、大小便、嘔吐物都會捧過來給你看,你甚至是剛吃過飯,你覺得干凈嗎?
所以,醫院除了風吹不到,太陽曬不到以外,工作環境是極其惡劣的,因為你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去清理這些污物,把它從病人身上清理掉,給他健康潔凈。
其實,醫務人員,換一個更貼切的稱呼,就是清潔工、管理員,清潔患者身上的疾病,管理病人的健康。
干凈整齊的東西還需要清理嗎?當然不需要,所以,醫務人員的工作和生存環境就是臟亂差,這一點希望大家能夠更正自己原本對醫務行業的曲解,醫務人員的工作和生存環境都不是整潔干凈的,他們的生活是充滿著各種污染物和細菌的。
上班幾乎沒有正常的點,不存在朝九晚五,因為醫院24小時工作,醫務人員沒有節假日,因為沒有哪個病人會因為節假日就不生病了。
誤解三:“你看電視劇、韓劇上的醫療片,怎樣怎樣……”
我現在只想把那些披著醫療劇外皮,演著偶像肥皂劇的電視編劇和導演給統統拽到醫院里面當義工,挨千刀的,你們讓多少人誤解了醫務行業?包括我。
在我沒有真正接觸到醫務行業之前,我仍以為醫務人員就是電視劇里拍的那樣,女的化著精美的妝,踩著細長的高跟鞋上班,男的穿著筆挺的西裝,瀟灑闊步地走在醫院的走廊里……
談著小資階級的愛情和浪漫……
挨千刀的,出來讓我捅你幾刀,就特么會騙我。
醫院里沒見過不禿頂的醫生,沒見過一米八的醫生,都是一挫挫高、一撮撮毛……我沒見過醫院里哪位老師化過妝,更沒見過誰上班踩著高跟鞋,就連我的膚色,也從純牛奶也變成了黃豆腐。
韓劇太害人了。
我著實對身邊三十多還單身的禿頭大哥們提不起興趣,柳時鎮和姜暮煙只有電視劇里才有,現實生活中的醫生和護士都是蓬頭垢面、面色蠟黃的……
每每當我在醫院里上著夜班的時候,我就覺得心悸難以自控,還有些室性早搏的“咯噔”感,我跟老師說,病人沒死,我可能會先死過去了,記得救我。
誤解四:“你們醫生還要吃中午飯,還要生孩子的啊?醫院允許嗎?”
那天一個懷著二胎的女醫生上門診,我旁聽,這句話就是某個病人的原話,他是上午最后一個排隊看病的病人,我跟我老師正準備回科室吃飯,他推門進來,老師說,還好你來得巧,來遲一點我們就去吃飯了,“你們醫生還要吃中午飯啊?”他脫口而出,難道醫院里所有人都必須一心撲在病人身上,廢寢忘食啊?憑什么?
他這句話一出,我跟我老師都很無語。中午拖了很久,“不然你下午一點半以后再來吧。”我提議道,“因為我們老師現在也是二胎,體力可能不太好,上午門診時間已經過了。”我說。
他驚訝道,“你們醫生還要生孩子啊?醫院允許嗎?”
什么鬼?什么鬼?!
都是什么無知愚昧的思想?醫生護士也是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的普通人好么?憑什么吃飯不能按點,生孩子不能按意愿?
你們總是以一種不公平的視角去對待醫務人員,總是把疾病給你帶來痛苦和怨氣轉化到醫務人員的身上,他們不是導致你生病的助推者,也不是希望你生病的禱告人,你沒有任何理由把你的怨氣撒在他們身上。
原來在急診也是,經常有打架外傷的人過來看病,急診外科醫生經常要忍受病人的邪火,“艸!你看看我這里都被他打出血了!”剛打過架的病人還在怒氣沖沖地勁頭兒上,吼著對我們急診外科醫生說,一般外科的醫務人員脾氣都比較急躁,“靠!又特么不是我打的你,你對我吼什么吼?!”楊醫生吼回去。
他們只是看病的,在家里也是為人子女,為人父為人母,你生病跟他一點關系都沒有,看病的時候,不要帶那么多莫名其妙地怨氣,醫院不是酒店,醫務人員也不是服務員,請尊重一點,生而為人,不要讓我為你覺得抱歉。
誤解五:“你們學醫的,雖然辛苦,但是以后的發展好啊。”
這里我只想更正一句:任何行業都是金字塔,站在頂端的人,只有那么一點點,大部分的人努力奮斗一生……
也只能做一個彩色的泡沫……
你別數落我負能量或是如何,現實真正的情況就是如此,不要對你自己的能力抱有過高的估計,社會比你想象中的要復雜得多。
誤解六:“你們以后再醫院工作,工作穩定,對象一定很好找。”
來來來,組團過來,醫院還有大批大批快三十還沒對象的老師,來呀,誰敢說這樣的話,我就帶誰去相親,讓你們嘗一嘗什么叫守活寡的滋味。
學醫的人,幾乎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奉獻給醫院了,哪兒還有時間去找對象?學醫的,能找到對象就不錯了,還要什么自行車?
所以很多醫院工作的人,要么就是以前初中高中談好了的對象,然后結婚,要么就是醫院內部消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