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校有個挺牛氣的附屬省級精神病研究所。
有一次,我們臨床的學長學姐們去那個研究所里面見習。
精神病研究所,說白了就是,精神病??漆t院,他們去那里見習,僅僅一天里,卻也發生了一些表面聽上去挺好笑,但是細思考起來挺悲涼的事情。
事情是這樣,學長他們一群人跟在醫院的帶教老師后面,聽老師講精神病病人的各種臨床癥型,講著講著,一個女病人從圍觀的人群中擠了上來,拉住了我們其中的一個學長,問他能不能和她結婚。
你們沒有去過精神病醫院,可能不太清楚精神病醫院里面的情況,在精神病院里面,除了病情特別嚴重的患者是穿病號服的,其他病人穿的都是自己的衣服,所以以至于,你也看不出來誰是精神病,誰是正常人。
然后,學長就禮貌地笑笑,婉言拒絕了。
那個女患者失落地走開了,學長繼續跟著老師后面學習,沒過一會兒,女病人又纏過來,不肯死心地問學長:“你為什么不能和我結婚?”
醫院里面的帶教老師看學長一眼,見怪不怪地繼續解說,學長被女病人拉到一邊,糾纏著他,不讓他走,弄得學長也沒有辦法繼續見習了。
一上午的時間里,其他同學花了三個多小時見習,學長他花了三個多小時跟女病人解釋:為什么不能和她結婚。
學長從精神病醫院回來之后,學校里的實訓老師讓他們寫見習報告,他暗自笑笑,不知該怎如何下筆,心里郁悶,也很無奈,于是,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一個人躺在床上,把這件事發到學校的墻墻上,傾訴一下,來緩解一下內心的郁結。
我覺得他應該是一個細心的男生,不然也不會花三個多小時去和精神病患者解釋為什么不能和她結婚。
兩個月之后,學長他們又去見習。
見習的過程進展得很順利,學長心里長舒一口氣,心想:這次終于能學到一些臨床的知識了,非常的很開心。
見習課程大概講到一半的時候,從人群中貿然沖出來一個女病人,一把拉住那個學長的胳膊,很委屈地說道:“老公,你怎么兩個月都不回家?”
“你去哪兒了?”
老師看著她拉著學長,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恍然大悟說道:“哦……”“難怪我讓她出院她一直不愿出院,”解釋道,“還跟我說她在等她老公回來?!?
老師司空見慣的語氣讓學長既為難又無奈,然后,這次已經不是三個小時的事情了,他花了一下午的時間去跟她解釋他不是她老公。
“你怎么不是我老公呢?”、“你就是我老公?。 币幌挛绲臅r間里,就在這兩個問題當中繞來繞去,學長還不能刺激到她。
等到學長回校拿見習報告要寫的時候,學長都快要哭了:這該怎么寫啊……
另外,類似的事情還有一個學姐,她去的是市四院,市四院也是精神病院,學姐她說,她見習的這一天里,和聯合國秘書長以及齊天大圣聊了一天。
總有人幻想自己是金針菇,發病的這位病人誰也不理睬,就一直念叨自己是金針菇,還有人認為自己是個爆米花,在病房里嘴里面模仿“bong bong bong”爆米花爆炸的聲音,明明是大夏天,總有人覺得自己冷,不停地穿衣服,穿上棉衣厚褲子,套上羽絨服。
精神病院,好像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個關押瘋子的監獄,可是你仔細想想,她們生的病不是犯的錯,我們為什么非要給她們帶上枷鎖?
導致她們精神世界天崩地裂的人,不是她們自己,很大程度上來說是她們身邊,她在乎而對方不在乎她的人,甚至給她帶來傷害的人。
精神病,有一半都是被生活里心存惡念的人逼出來的。
你無法去窺探她們的精神世界,你當然可以因為內心對精神疾病的害怕,或者出于自我保護的意識,而不去關愛他們,但請一定要記?。嚎梢圆魂P愛,但是千萬別傷害。
不要對精神病患者心存偏見,偏執的無法理解:這個世界這么快樂,你怎么就有精神病呢?
就像你和一個有哮喘的人說,周圍空氣這么好,你怎么就呼吸困難呢?
人,最愚蠢的做法就是用自己的感覺去衡量別人的感覺,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衡量別人的思維方式,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標準,太愚蠢,你不過也只是蕓蕓眾生中最為普通的一個,你怎么有得知他人感受的能力?
他們都是心靈的天使,可以不關愛她們,但請一定記住千萬不要傷害。
“我這么開心,你怎么就不開心呢?”
這句話很傻,也很沒有邏輯,同樣,也是一句錯誤的話,不可以被理解,所以不要說出口。
最近,抑郁癥鬧出來的事情比較多,我們來聊聊吧。
抑郁癥,究竟如何評定?這并不是一個三言兩語就可以說得清楚的病癥。
(在后面的章節里,我有詳細描述各種類型的抑郁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留心翻閱一下)
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患有抑郁癥的人,他們/她們都是心思細膩的天使,她們很善良,而往往容易受傷害的人,卻又總是善良的人,就是因為太善良了,她總覺得所有問題都是來自于她本人,總是從自身去找毛病,過度自我批判、過度自我否定,害怕讓別人失望而勉強自己去做一些內心里并不喜歡的事情,產生的負面情緒一直積壓在心里,然后這些負面情緒就開始慢慢腐蝕一顆心臟里明媚的陽光,吃掉了她們心中的光亮,讓她們時常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黑色漩渦里,無助又恐懼。
在我的認知里,我覺得,抑郁不僅是一種病,更是一種狀態。
你可能沒有得過抑郁癥,但是我不相信你活了這么大,沒有遇到過一件讓你覺得抑郁的事情,亦或是說,沒有經歷或一段讓你情緒、心情非常低落絕望、讓你抑郁的時間段。
只不過有些人的抑郁狀態,持續的時間要長一些。
誰都不想把抑郁和不開心掛在嘴邊,你愿意接觸一個整天負面情緒很嚴重的人嗎?反正我不會,因為生活本來就很累,誰都喜歡和一個讓你感覺輕松有趣的人相處。
她們當然也明白這些道理,因此,她們不會天天把負面情緒掛在嘴邊,她們不想身邊的人離她而去,不想失去你們之間的關系。
所以說,有很多抑郁癥患者,平時看上去一點都不像有抑郁癥的樣子,嘻嘻哈哈,笑容滿面,甚至比外向的人還外向,你可能會感覺,他怎么可能有抑郁癥?無病呻吟吧。小題大做吧。
其實,不在外人面前表現出來的抑郁癥,才是最可怕的抑郁癥,因為她們很善良,不愿意在你面前表現出不開心的樣子,怕影響你的心情,不想讓你變得和她們一樣不開心,也怕你們誤會你們之間友好的關系,和你相處很開心,你是一個很好的人,她們害怕失去和你的關系,很珍視你。
她們只想把悲痛和難過藏起來,在角落里,一個人慢慢消化,不想把消極的情緒帶給他人。
還有另外一個可能,就是她感覺身邊沒有能夠理解他憂慮和痛苦的人。
所以,抑郁癥患者大多數都是自我封閉的,你永遠無法得知,在他的眼中,這個世界,是怎樣的。
倘若有一天,你身邊有人無意間跟你說了一些你一時間覺得無法理解,甚至可笑的話,千萬不要無所謂,或許你的一句話,一個理解,就可以挽救一條善良的生命。
如果他們向你發出信號,請不要嘲笑甚者譏諷,只要安慰道“換做是我,我也會難過不舒服”,讓他們知道,其實,難過是正常的。
抑郁不僅是一種病,更是一種狀態。
任何一種精神病癥都不僅僅是病,更是一種生活狀態,每個人都會有焦慮、抑郁的狀態,只不過有些人抑郁的狀態會持續得長一些。
還是那句話,你可以不幫助,但是千萬不要再傷害。
一個真實事件。
幾年前,市四院里住了一個女病人——躁狂病人,病情比較嚴重了,被單獨隔離住在一個病房里,因為她有攻擊傾向,所有她住的病房里基本上什么都沒有,因為除了躁狂她還有精神分裂,總覺得所有人都要謀害她,甚至她覺得,她爸爸媽媽一天到晚背地里都在商量怎么弄死她,她覺得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主動出擊,所以她就主動攻擊她身邊所有“要謀害”她的人,因此她的房間里才不被允許放任何東西,她能用任何細小的東西當作兇器,去傷害他人。
后來有一次,她爸爸給她沖奶粉,剪奶粉袋子的小剪刀忘了帶走,落在桌子上了,她伸手奪過去,在她爸爸的臉上用剪刀畫了一個大叉叉,他老爸立馬被拉去縫針,縫了十多針。傷口還留了疤,可以說是毀容了,一個大叉叉,從上畫到下,遍布了整張臉。
很難想象,究竟是多大的精神壓力才壓崩了她?
悲涼的是她們的父母,而造成她們現在這樣情況的人,是她們生活的觀眾,也是兇手,這些人當中,也很可能包括她們的父母。
很多堅持治療的家長,他們堅持治療的初心,或許就是出于對孩子造成傷害的愧疚。
這世上很多身份、很多資質都需要通過學習和考試才能擁有,但是唯一一個不需要考核就可以獲得資質的身份,那就是父母。
不要把你曾經受過的傷害都發泄在你的孩子身上,請內心強大一點,終止惡性循環。
我希望,所有你我,曾經受過的傷害和痛苦,都能變成你我現在的溫柔和善良。
容易和精神病搞混的疾病就屬神經病,換一方式來解釋,不用專業的角度來解釋,就像便秘,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功能性便秘,大腸的功能(暫時儲存和排除便便)出現了問題,就是你最近可能水果蔬菜吃少了、熬夜了、上火了等等,另一種是器質性便秘,臟器的實質發生了病變,就是腸子里長了一些不該長的東西堵住了便便的路,比如說息肉、腫瘤等等。
神經病,就是我們身體的器質性病變,是存在病變灶的,比如說,長在顳葉海馬附近的腫瘤會壓到嗅神經,壓時間長了,嗅神經就壞掉了,這個時候,你就會總是聞到一股臭雞蛋或者燒膠皮的味道,叫做幻嗅,其實并沒有臭雞蛋或者燒膠皮的味道,可你總是能聞到,這個就是神經病。
神經病和精神病很多人都不能很好的區分,簡單地來說,神經病,是器質性病變,是身體某個神經(你可以理解成肉,反正在你眼中不管是神經還是血管、血液、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筋膜、脂肪組織等等,都是你身上的肉肉,姑且這么理解吧)發生了實在的病變(壓迫、壞死、功能障礙之類),而精神病不是,可以理解是心理上的疾病,身上沒有病變的地方。
有些神經病,會有精神上的一些癥狀,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比如說多發性硬化(神經系統白質炎性脫髓鞘病變),會出現吟詩樣語言,就是說話跟詩朗誦一樣。
在《醫學生實習手記中》最后一卷是寫精神分裂病區的內容,有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翻閱一下。
不說了,明天我得起大早去忙我幾百萬……
不是錢啦,是幾百萬字的內外婦兒專業書的復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