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8章 04.“傷筋動骨一百天”,到底是幾個一百天?

跟老師坐一天門診,碰見了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因為脖子不舒服,頭暈、脖子僵,很難受,脖子僵得厲害,每次一僵都會伴有頭暈,老師讓他去排了一個X光,X線顯示他頸部的韌帶骨化長成了一個小骨頭。

“有什么辦法嗎?醫(yī)生?”他擔憂得不得了。

“這能有什么辦法?你不要長期低頭,注意活動。”門診的醫(yī)生如是說,“不吃什么藥嗎?”病人問。

“你這個怎么吃藥?”

病人被問得啞口無言,“那我這個是什么情況?”男子很是擔心自己的情況。

“就是由于你長期低頭導致的韌帶骨化,盯手機、看電腦造成的,”小伙子又問,“能開刀解決嗎?”

很多人對手術治療抱有奇跡化的心態(tài),覺得任何手段治不好的毛病,開個刀就行了,但是這樣想就萬萬錯了,做任何手術都是有手術指征,達到手術指征才能做手術,因為手術本身就是一種傷害。

“這個開刀不劃算的,再說,怎么開刀?”

男子聽后思索了一會兒,然后欲言又止,“沒什么問題就出去吧,下一位。”男子便起身離開,似乎有些不甘心。

這一章我們就講兩個知識點:一個是骨折的愈合過程,骨折后,骨頭是怎么樣一點點長好的;第二個講一下骨折比較常見的并發(fā)癥。

順口提一下,骨折固定的幾個比較常見的方式,再普及一下“骨密度”這個概念。

“骨密度”是用來判斷骨質疏松的一個比較常用的標準,其實骨密度測出來的數值我們不直接用,我們看骨密度的相對值,相對值在-1到1都是正常范圍內的,小于-1那就是骨質疏松了,看你這個相對值有多小,來看你的骨質疏松有多嚴重。

如果有骨質疏松,在日常生活起居一定要注意,不要摔倒或者磕著絆著,不然骨頭就不是碎碎平安,而是碎成渣渣了。

常用的骨折固定方法,大類上分成內固定和外固定,顧名思義,內固定就是在體內的固定方法,外固定就是在體外的固定方法。

外固定有小夾板、石膏繃帶、頸部及外展支具、持續(xù)牽引(牽引又有好幾種類型,皮膚牽引、骨牽引、兜帶牽引等,骨牽引要打鋼針進骨頭里)、外固定器(也要用到長鋼針固定的一種方法,外觀上看上去像鋼鐵人似的),類似骨牽引、外固定器固定的這種方式,一定要注意平日日常活動不要碰到打鋼針的地方,針眼感染很麻煩的。

內固定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骨科手術上鋼釘鋼板,過一段時間等骨折線愈合之后再二次手術取出體內的鋼釘鋼板。

說到骨折愈合,大家常說“傷筋動骨一百天”,若是要仔細算一下,不止一百天,接下來大家跟我一起算一下,一個骨折想要愈合究竟需要多少天,機體經過哪些變化?

“哐”,骨折發(fā)生了,骨折之后的6-8小時骨折的地方會形成血腫凝塊,這個時候骨折就已經錯過手術最佳時間段了,因為肉已經腫起來了,手術把肉劃開也扒不到骨頭,太腫了,所以當骨折發(fā)生超過6個小時基本上就得等兩個星期再進行手術了。

這個就是骨折的第一個階段,血腫炎癥機化期,講通俗一點就是,骨折的地方形成血腫了,機體把血腫凝結成的血塊當做炎癥來處理,叫來炎性細胞把血凝塊都吃掉了,然后這些血腫的凝塊被炎性細胞吃掉之后變成了肉芽組織,肉芽組織長著長著就纖維化了,變成了纖維結締組織,用來連接骨折的兩端,所以這個時候,腫也消了,纖維結締組織又能粘得住骨頭了,這個時候做手術就最好了。

血腫炎癥機化期,大概需要2個星期。

然后就是原始骨痂形成期,這個時候就開始長骨痂了,開始骨化了,當骨痂不斷鈣化加強,也就是說,當骨痂長得足夠硬,硬得能夠扛得住你肌肉的活動就達到了臨床愈合,這個時期拍X線還是能隱約看到骨折線,以及清晰的骨痂陰影,但這并不是我們所謂的骨折愈合。

原始骨痂形成期,需要12-24個星期。

之后是骨痂改造塑形期,說白了就是骨痂變成了堅硬的骨頭,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骨折線(骨折之后,兩個斷骨吻合的線,說骨折縫可能比較好理解,專業(yè)名詞是骨折線),骨折線處,死骨清除和新骨形成,這兩者慢慢爬行替代的過程。

骨痂改造塑形期,需要1-2年。

好了,我們來計算一下骨折愈合總共需要多長時間,如果按照最快的來算:血腫炎癥機化期2個星期是固定不變的+原始骨痂形成期,最快12個星期+骨痂改造塑形期,最快需要1年,結果=14個星期+1年=14*7+365=98+365=463天,所以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可不止一百天,最快還得463天呢!

再算一下骨折愈合最慢需要多少天:血腫炎癥機化期2個星期+原始骨痂形成期,最慢24個星期+骨痂改造塑形期,最慢需要2年,結果=26個星期+2年=26*7+2*365=182+730=912天,大約兩年半,一個骨折才基本愈合。

讓我們大聲說出,“傷筋動骨一百天”到底是幾個一百天?

463天到912天,好幾個一百天呢。

臨床上骨折愈合分為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一期愈合拍片子看不到明顯的骨痂,愈合得非常漂亮,二期愈合拍片子能看到骨痂,沒有那么漂亮,大部分骨折愈合都是二期愈合,想要一期愈合要天時地利人和。

再簡單講一下,骨折常見的幾種并發(fā)癥,以及如何預防這些并發(fā)癥。

脂肪栓塞綜合征,主要見于成年人粗大的骨干骨折,形成的血腫張力過大,把脂肪滴擠壓到血管里面去了,如果要發(fā)生,通常在骨折后的48小時之內,也就是說,骨折之后兩天內,沒有發(fā)生后面也就不會發(fā)生了。

這個沒什么特別好的方法去預防,就是看運氣了,跟羊水栓塞是一個道理,典型的表現(xiàn)癥狀有進行性呼吸困難(就是呼吸困難越來越嚴重)、發(fā)紺、低氧血癥導致的煩躁不安、嗜睡、昏迷甚至死亡。

骨筋膜室綜合征,什么是骨筋膜室?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啃雞腿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雞腿上的肌肉不是一整塊,而是由好幾個被膜包裹著的肌肉條組合而成的,這個膜就是筋膜,肉有筋膜覆蓋,骨頭上也有膜,所以骨筋膜室就是骨、骨間膜、肌間隔以及深筋膜組成的一個體系,說白了就捆太緊了或者血腫壓迫,導致骨筋膜室的壓力增高,然后導致供應肌肉血液的小動脈關閉,形成缺血-水腫-缺血的惡性循環(huán),預防的方法,除了自身血腫壓迫,在骨折固定的時候不要捆太緊,也就行了。

骨筋膜室綜合征常見于小胳膊和小腿,主要的癥狀:肢體感覺異常+肌肉被動牽拉的時候痛+肌肉主動屈曲也痛+筋膜室有壓痛,就可以確診了。

還有一個常見的并發(fā)癥:下肢深靜脈血栓,說白了就是骨折之后,肢體長時間不活動,血液回流緩慢,加上骨折之后機體血液處于高凝結的狀態(tài),容易凝固形成血栓,血栓不動還好,血栓要是脫落了,隨著血液到處跑,不小心栓在肺里、腦子里就大事不妙了。

今天講的內容有點點多,但是都不難理解,大家回去消化一下啊,把我講的內容變成自己的知識。

下一章節(jié)講一下,骨折病人的搬運,和脊椎骨折病人(最常見的是腰椎骨折),腰椎骨折病人臥床休息的時候,如何在床上翻身(軸線翻身),【腰椎骨折第一反應就是躺到床上不要動,拉屎撒尿都在床上,不能下床!記住了啊!】

之后再補充一點腎病科的內容,咱們下章再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朔县| 彝良县| 兰溪市| 长兴县| 罗田县| 西平县| 济宁市| 卢氏县| 昌吉市| 精河县| 那坡县| 黄浦区| 汕头市| 上饶县| 顺昌县| 新营市| 六安市| 涞水县| 依兰县| 大化| 浮山县| 佛冈县| 保康县| 中超| 蒲城县| 司法| 任丘市| 西乌珠穆沁旗| 乐清市| 揭阳市| 眉山市| 平山县| 巩义市| 旌德县| 泽普县| 黔南| 抚州市| 慈利县| 永仁县| 湛江市| 永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