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7章 03.暈厥 窒息的應對方法【急性創傷應對方法2】

這天,又到了我值大夜班的時間,晚上11點交班,我10點40多從宿舍出發,宿舍和醫院就隔一個馬路,踏著夜色和昏黃的路燈光,我獨自趕到病房,更衣室里換好衣服。

“怎么一個人都沒有?”護士站、值班室一個老師和同學都沒有,“她們都去哪兒了?”我不禁納悶。

算了,找不到人,我就先兜一圈病房吧,窗外已是靜謐的夜,屋里病人皆已入睡,我本以為今夜會是一個平安夜,沒曾想到剛走到6號病房門口,便看到不安寧的場景:

靠里面床位的21床男病人,他面目猙獰、角弓反張、張牙舞爪、全身痙攣、四肢扭曲而死,兩位老師都驚呆了,因為她們發現的時候,21床已經死了,而且尸體都已經涼了、也僵硬了。

病房入夜,很多病人都喜歡拉上床幃睡覺,我們夜里是兩個小時兜一次病房,因為兜病房的時候,會把那些睡眠比較淺的病人弄醒,所以那些睡眠淺的病人就很厭惡我們夜里去病房查看。

而21床隔壁的20床的大爺就是這樣的一個老頭子,所以6號房間老師們兜病房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在門口望一眼,就走了,不然20床大爺察覺到了,那就整個病房都睡不了了。

21床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大叔,此次是因為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才入院調養治療,誰沒有想到他會夜里在病房猝死,因為他除了腰椎間盤突出,還有點中年肥胖,身上沒有其他毛病。

兩位老師的臉都被驚得煞白,這要是報上去,病人院內猝死,科室領導怕是要批死她們吧,果不其然,這件事情上報之后,科室領導挨了院領導的輪番批評教育,回科室之后惡抓我們的急救措施。

“以后晚上睡覺,誰都不許拉簾子!”領導黑著臉,語氣很是嚴肅,“這就是醫院規定!不允許晚上拉著簾子睡覺,我們夜里必須兩小時巡視一次病房!”

領導諷刺地笑著對我們說道:“昨天晚上,你們出事情了,第一反應是給我打電話,我即使趕過來了,那也是半個小時之后的事情了。”

“在醫院里面發生病人猝死,病人都死了你們才發現,別說病人家屬有意見,換做是我,我也有意見,你看看那個死相,多么猙獰?!!病人整個身體都是痙攣扭曲的,他的死相太可怕,太暴露了,你們做什么搶救措施了?”醫院里面挨批,我都已經習慣了。

“這么猙獰的死相,就已經暴露了你們沒有做任何急救反應措施,還在醫院工作?說出去都讓人笑話。”后面省去長達半個多小時的思想教育……

然后每天早交班的抽查內容就是,各種搶救演繹和急救藥品的提問,CPR做了一個星期,都快做吐了。

如果在醫院內發生了病人猝倒,白天的話,猝倒在大廳或者其他公共場所,三級甲等醫院基本上都有急救小組,會在5分鐘之內帶著急救藥物和儀器趕到病人身邊,這個你們就放心好了,急救小組的速度都是演練過很多遍的,每一遍都掐表。

但如果病人猝倒發生在病房,那就是該科室的事情了,第一反應人就是科室里面的醫生和護士,誰也沒有想到今年院里第一場病人猝死發生在骨傷科,因為骨傷病人實在離猝死有點遠,像心血管內科這樣的科室才是猝死的高危科室,越是離猝死遙遠的科室,醫護人員對猝死的警惕性越低,反應速度越慢。

我們先來說說如果在病房里病人發生猝死,醫護人員應該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英文簡稱:CPR),具體步驟參照《心肺復蘇》那一章節的內容,唯一要注意一點的是,做胸外按壓的時候,一定要確保患者是躺在在堅實平坦的地方,最好就是直接將患者從床上搬到地上進行胸外按壓,因為基本上,不管是家里的床還是醫院的病床,都是軟床,這年頭誰還睡硬板床?

如果胸外按壓在軟床上進行,那么不管你用多大的勁兒,病人也只是隨著你的按壓在床上上下浮動而已,并沒有達到胸廓擠壓心臟的效果,邁克爾·杰克遜當時在床上睡覺,發生心搏驟停的時候,他的家庭醫生沒有立即把他拖到地上進行心肺復蘇,而是直接在床上進行胸外按壓,所以他的胸外按壓是完全無效的。

如果說患者體重過重,搬不動,醫院里面有專門用來心肺復蘇的復蘇板,復蘇板的大小跟后背大小差不多,硬度跟門板差不多,大多數都是塑料制品,比較輕,方便攜帶,所以在病房里面,除非病人直接躺在地上,不然做心肺復蘇第一個步驟就是在患者身下墊上心肺復蘇板,否則后面忙什么都是空。

那么在戶外突然看到有人猝倒或者暈厥,我們該怎么辦?

我說個實在的,這年頭,輕易救人都可能有風險,我們在施善心的前提保證是我們自己的安危,前幾天高鐵上醫生救人被索要行醫資格證的事件,真是令人太寒心了,我救你乃是我的慈悲,可你卻對我處處提防和戒備。別說那位老師有行醫資格證,即使沒有但是會救人就不可救人了嗎?那我們發生猝倒、暈厥,除了等死就沒什么辦法了嗎?那我就建議大家回去把自家的房子都賣了,大家都搬到醫院住吧,也別出遠門坐高鐵了。

仿佛善良和純真的品行放在這個社會都變得荒唐、可笑,究竟是大家都變壞了,還是白衣天使太好了?

當然上面的可能是個別現象,我上次坐火車去重慶的時候,列車也發生了旅客緊急情況,我跟老鄒去重慶窮游,舍不得坐高鐵,我倆就買的綠皮火車票,而且還是硬座,二十多個小時的火車,大概坐到十五個小時的時候,我們已經精疲力盡了,列車突然廣播找醫生,三號車廂有旅客發生意外,廣播了好幾遍,我心想,那這輛車上可能就沒有醫生護士了,不然不至于播報這么多遍。

我叫醒坐著睡著的老鄒,“去不去?”老鄒一臉睡意朦朧:“嗯?”“到站了?”我解釋,“你聽……”

“親愛的旅客朋友們,你們好,現在列車三號車廂突發旅客緊急情況,需要醫生護士的幫忙,請問列上有醫務人員嗎?麻煩聽到廣播后,速至三號車廂,謝謝。”

老鄒看了我兩眼,“走吧。”我起身,那段時間正好結束急診實習,大搶救見得太多了,老鄒默不吭聲地跟著我急匆匆地往前面三號車廂去。

后來,趕去的時候,其實是一個三個月的小嬰兒胃腸道感染有點腹瀉,可能拉多了,有點精神不振,家人看著感覺孩子蔫蔫的,心里就很擔心了,這才求助乘務員。

要是問我,下次再發生什么緊急情況,你還救不救?我的回答是,我可能需要考慮一下,因為我有一顆善良的玻璃心。

我做了好事,可以不被表揚,但是一定不可以被懷疑,因為我有一顆善良的玻璃心。

說回在戶外、野外,看到別人突然猝倒、暈厥,我們該怎么辦:

第一,防止別人訛詐我們,要取得他人見證,錄音、錄像都可以,突然猝倒暈厥的人身邊有家屬或者朋友陪伴的話,你的搶救一定要征求到他家屬或者朋友的同意,不然喪失親人的悲痛,很可能會演變成對施救者的憤怒和猜測。

人性的冷漠讓伸出的援手都變得小心翼翼。

我不是不救你,而是不敢。

第二步,判斷猝倒者的情況,最關鍵的兩點!

一:他有沒有心跳;二:他有沒有呼吸!心跳和呼吸是人活著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怎么去判斷他的心跳和呼吸呢?我又沒有學過醫。

那我告訴你判斷心跳的三個很簡單的方法:

最簡單的一個就是趴在他左邊胸口去聽,咱們聽到的心跳聲,其實是心臟瓣膜打開、關閉的聲音;其次簡單的是搭脈搏,位置大概在大拇指掌根的地方,用你的食指和中指搭脈搏,不要用大拇指(因為我們大拇指也有動脈搏動,這樣你就分不清,搭到的搏動是他的,還是你自己的了。);較為專業的是搭頸動脈搏動,位置大概在脖子上1/4,中間往外兩三厘米的地方,你食指中指放在這個地方的附近就能感受到頸動脈的搏動。

為什么搭勁動脈,不搭別的動脈呢?

因為勁動脈、股動脈的搏動都比較淺表,容易感受到,動脈一般都藏在肉里面,比較深,靜脈就在皮下,位置都比較淺表,不搭股動脈的原因是股動脈在大腿根,得脫褲子,不然怎么摸?所以,有方便的地方,為什么要弄麻煩的地方?

判斷呼吸的兩個簡單的方法:

最簡單的就是手放在他鼻子下面,能不能感受到他的呼氣吸氣;其次簡單的就是俯下身看看他胸口有沒有呼吸的起伏。

沒有心跳對應的急救措施是胸外按壓,沒有呼吸對應的急救措施是人工呼吸,如果沒有心跳、也沒有呼吸,那就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胸外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復蘇效果評估)。

簡潔記憶法:

沒有心跳→胸外按壓;

沒有呼吸→人工呼吸;

心跳、呼吸都沒有→心肺復蘇(胸外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復蘇效果評估)。

但是一般情況,沒有心跳之后,呼吸也會停止,所以,上面三種情況,前兩種都不常見,基本上很難遇到,最常見的就是心跳和呼吸都消失的情況。

《心肺復蘇》那一章節里面,心肺復蘇的具體步驟都已經寫得很具體了,但是沒有具體說復蘇效果的評估,簡單地來說,就是看你的心肺復蘇是否有效。

第一,判斷心跳是否恢復,判斷方法參照上面所述;第二,判斷呼吸是否恢復,方法看上面的內容;第三,判斷意識情況,睜眼了沒?能說話不?能不能回答自己叫什么名字?第四,看看他是不是缺氧,可以看口唇、指甲(專業叫甲床)的顏色,是不是變紅潤了,要是發紫發黑,那就是缺氧的表現,專業名詞叫“發紺”。

早點睡吧,朋友們,這年頭,猝死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徘徊,從未走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化州市| 盐城市| 宁波市| 姜堰市| 桂平市| 游戏| 保靖县| 循化| 三台县| 常熟市| 淳化县| 台北市| 大田县| 曲靖市| 邢台县| 当雄县| 红桥区| 同仁县| 濮阳县| 平远县| 监利县| 咸丰县| 沂源县| 长武县| 桂阳县| 玉门市| 绥中县| 香河县| 福建省| 五莲县| 张家港市| 汉沽区| 德令哈市| 林甸县| 阜平县| 英德市| 云南省| 泾阳县| 德钦县| 和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