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青樓頭牌之爭
貞觀三年,八月十五。
長安城,立政殿。
“陛下,這……”長孫無忌小心翼翼地抬起頭,看著面前的李世民。
“如果同意,那五姓七望……”
“哼!”李世民聞言冷哼一聲。
“五姓七望?除了趙郡李氏之外,他們之中還有誰在乎朕?就連隴西李氏都開始慢慢疏遠朕了,更何況其他人?”
“還有趙郡李氏也是,若非他們是五姓七望中實力最弱的,妄圖借朕之手更進一步,他們會比其他人更早疏遠朕!”
“最起碼,這十八萬石的糧食是能夠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有了這些糧食,最少能解朕心頭之憂!”
“可是……”長孫無忌還是有些猶豫。
“若是接納了馮家,那以后……”
“無忌啊……”李世民聞言長嘆一聲。
“什么都留在手中,最后的可能就是抱著這一堆東西獨自哀嘆。”
“你覺得,就算是不與馮家合作,五姓七望還會與朕合作嗎?”
“哪怕是一個委曲求全的趙郡李氏,也不愿意接受朕的聯姻,其他幾家呢?”
長孫無忌聞言語塞。
……
其實,李氏皇族和五姓七望之間,就好比后世的備胎和女神。
備胎盡心盡力,但是女神仍舊只是把他當做備胎。
不僅如此,備胎還不敢和任何異性有接觸,因為他擔心女神知道了之后直接將他踢出備胎行列。
李氏皇族現在就是這樣。
五姓七望是當世名門,但凡是有點兒身份的,都以娶五姓女為榮,甚至就連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房玄齡也是如此。
房家嫡次子為何能夠迎娶李世民最寵愛的女兒高陽公主?就是因為李世民本想將高陽公主嫁給房家嫡長子房遺直,但房玄齡想給嫡長子娶個五姓女。
最終,兩邊不討好的房玄齡既沒能給兒子娶上五姓女,面對老板的責怪還不得不讓嫡次子娶了高陽公主。
……
“行了,先這樣吧。”李世民輕嘆一聲。
“朕知道,你是為了朕好,但是短期之內,朕看不到任何的希望,與其如此,倒不如接受馮家的提議。”
“馮家那小子現在到哪兒了?”
“昨天日暮時分進的京城,不過沒有去鴻臚客館,而是去了菅玉樓,是今天早上才去了鴻臚客館。”
“唔……”李世民聞言微微點頭。
……
鴻臚客館,其實就是唐朝時期接待外賓的地方,至于菅玉樓……
是長安城中最大的青樓。
“明天吧,明天朕再召見他。”李世民聞言輕嘆一聲。
雖然在這個時代,青樓不是什么腌臜之地,甚至有無數的士子、才子乃至達官貴人都經常光顧,但李世民心中還是有些不快。
但是,李世民的不快不是因為青樓,而是擔心他口中的人玩物喪志。
畢竟,歷史證明,這樣的人到最后一般都會成為所謂的紈绔子弟。
-----------------
菅玉樓內,馮智彧并不知道他已經被李世民和長孫無忌分析一遍了,只是看著下面二樓的杜荷,滿臉期待。
他是高州馮家嫡三子,此前的二十二年人生一直都在高州度過,可以說是順順風順水,除了他的父親和兩個兄長外,沒有任何人敢惹他不高興。
因為在嶺南,尤其是嶺南東部,馮智彧的父親馮盎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土皇帝。
想想看,一個有著三十個兒子,府中侍女多達三千人的存在,不是土皇帝又是什么?
二樓。
杜荷仍舊不依不饒地看著面前的鴇母:“菅玉樓這是店大欺客嗎?”
“整個長安城都知道你們的都知馮雪卿今日出閨,鴇母你推出來花榜和花吟糊弄誰?”
“杜公子……”鴇母心里苦,但卻又不能說,只能盡力安慰杜荷。
“您也知道,雪卿這閨女的事情我做不了主,我們菅玉樓只能管她見不見客,至于見誰,又是誰能夠成為她的入幕之賓,我們說了不算的。”
……
都知、花榜和花吟,其實都是青樓里的用詞。
這三個詞其實都是指花娘,也就是妓女,只不過被包裝的高級了起來。
花榜是頭牌,也就是這座青樓外貌、姿態和才學最好的人,而花吟則是花榜之下,也就是第二。
都知算是一個特殊的存在,說好聽點兒不是妓女,說難聽點兒就是既要錢還要臉。
都知平日里不接客,接客的時候還要挑客,甚至就連青樓的鴇母也只有在都知每月接客不達次數的時候才能說兩句。
沒錯,妓女還挑剔客人。
但是唐朝時期就是如此,而且人們還對此趨之若鶩,不僅那些士子,甚至就連達官貴族都經常流連于青樓。
因為這樣的……嗯,算是追捧吧,終唐一朝,誕生了無數如顏令賓、鄭舉舉、楊妙兒、王團兒這樣的都知,也就是青樓名妓。
……
“杜老二。”杜荷身邊的房遺愛有些看不下去了,伸手扯了扯杜荷的衣角。
“別丟人了,你是真的不怕給你爹氣出個好歹來?”
房遺愛的一番話讓杜荷瞬間冷靜了下來。
如今的杜家,不比從前。
今年年初,他的父親杜如晦突然病倒,也因此辭去了尚書左仆射,也就是宰相的職位。
如今的杜家雖然仍舊是長孫家之下第一臣,但前提是杜如晦能夠好好的活著。
……
冷靜下來的杜荷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他雖然是二代,但不是沒腦子,甚至恰恰相反,杜荷聰明的很。
其實也很好理解,杜荷是杜如晦的嫡次子,雖然按照嫡庶有別、長幼有序的傳統來說,杜荷不是杜家的第一繼承人,但卻是保險。
什么是保險?
很簡單,在在這個感冒都能致死的時代,誰敢保證你的嫡長子就能夠順利長大,繼承家業?
更別說這種層次的人所面對的明槍暗箭可謂是數不勝數了。
思及至此,杜荷朝著房遺愛投去了一個感激的眼神。
其實他平日里來青樓的次數并不多,因為作為杜家保險的他,每日也是得學習的,只是強度沒有他大哥高罷了。
今日也正是因為他父親的病久未見好,再加上房遺愛邀請,所以才來這青樓解解悶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