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所謂教化
- 以四夷之血,成就恢弘盛唐
- 三悔人生
- 2062字
- 2024-11-20 00:06:00
以功抵過,柴紹的結局算是比較好的了。
因為北伐有功,柴紹被改封為譙國公,遷鎮軍大將軍,但因為私殺頡利,左衛大將軍被擼掉了。
當然了,這是大白話,對外則稱馮智彧生擒頡利,但柴紹未做嘗試便將頡利斬殺,有失圣望。
也……說得過去。
畢竟,以馮智彧的理論來說,頡利被擒必然會引得突厥全力營救,但誰都知道活著的頡利遠比死了的頡利價值更大。
為了大唐的利益著想,你總得試著把頡利活著押送回京吧?若是后續被突厥追到逼不得已再殺了,那就沒辦法說什么了,可你試都不試直接殺了就不對了。
當然了,這一切都是對外的宣稱,實際上……
就特么的是公報私仇!
……
立政殿。
承天門退朝之后,所有人都離開了,唯獨馮智彧和柴紹被留了下來。
“嗣昌。”李世民看著自己的姐夫,沉聲說道。
“無論是以頡利的頭顱祭祀,讓姐姐在九泉之下得以安心,還是此番子游面對孔穎達,保全你柴家的官職和爵位,皆仰賴子游。”
“你我二人,皆欠子游人情啊……”
“陛下說的是。”柴紹抬起了頭,先是對著李世民躬身行禮,然后轉頭看向了馮智彧,投去了一個感激的眼神。
“若非子游,微臣夙愿亦無解。”
“陛下,霍……哦不,是譙國公。”馮智彧聞言趕忙擺了擺手,一副受不起的模樣。
“還是算了,這樣的話,臣聽不來。”
“臣只是覺得人都是有感情的,想要依靠無情的律法來完全管束那是不可能的,律法不僅有懲罰不到的地方,也有懲罰過重的地方。”
“當然了,臣會這么說不是說咱們大唐的律法不對,而是律法這種不應該摻雜感情,但在量罰的時候卻需要考慮感情因素的東西是不可能完善的。”
“不應該摻雜感情,卻需要考慮感情……”李世民聽了馮智彧的話后,低頭陷入了沉思。
其實,以李世民的思考能力可以說是立刻就明白了馮智彧想說的是什么,畢竟如今眼前的柴紹就是一個例子。
“子游……”沉思良久,李世民抬起頭看向了馮智彧,目光灼灼。
“你覺得……孔……孔穎達的想法,是錯的嗎?”
……
李世民此言一出,馮智彧和柴紹都陷入了沉默。
不難猜測,李世民想說的是……孔圣人的想法是不是錯的。
但是,由于孔圣人在封建時代超然的地位,讓李世民也不得不再三斟酌言辭。
“陛下。”短暫的沉默之后,馮智彧抬起頭,臉上露出了笑容。
“孔圣人的理念并沒有錯,錯的……是時代。”
“孔圣人所在的時代與現在相比,那些所謂的國與國到現在都成了一家人,皆為唐人。”
“雖有南越蠻夷等說法,但畢竟都是唐人。”
“而現在我們所面對的國與國之間,以突厥為例,兄終弟及、父死子繼的傳統,微臣覺得……怕是孔圣人在世,也得罵一句有違人倫吧?”
“更何況,教化二字,遠遠不是簡單的兩個字就能說得清楚的。”
“以微臣愚見,所謂教化和教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是一件事,只是方法有區別。”
“教育,是讓孩子學習知識和人倫綱常,讓其成長為一個知書達禮、堅守人倫且有學識的人。”
“而教化,則是讓一個已經有了固定人倫綱常和道德理念的成年人,放棄自己原有的這些,接受我大唐的人倫綱常和道德理念。”
“甚至,還有更難以改變的本能。”
“還是以突厥為例,若要教化突厥,首先就要讓他們放棄兄終弟及、父死子繼這一套,這是人倫綱常。”
“其次,微臣曾聽聞,突厥在遭遇暴風雪的時候會和動物一樣聚集起來抵御,但他們卻是讓青壯在最中心,其次是孩子,然后是婦女,最外面則是老人。”
“且不說孩子與婦女,單單只說老人這一點,就有違我大唐的孝道。”
“而這些問題,微臣認為可以綜合起來結為一點。”
“那就是教育相對簡單,畢竟孩子遠比成年人更加聽話,而教化……首先要對方聽我們教化,才能進行教化。”
“進行教化之后,也得對方愿意接受我們的教化,才算是進行了教化。”
“最后,對方將我們的教化落實到一言一行,甚至是本能,才能算是教化成功。”
“這又何談容易呢?”
……
馮智彧的話,說不上是什么高談闊論,甚至是有些淺顯,但卻通俗易懂。
可有些時候,越是淺顯的道理,就越是能夠引人深思。
關鍵在于,對象是誰。
李世民是通過玄武門之變才得以登基繼位的,所以,對于李世民來說,得位不正四個字宛如夢魘一般,時時刻刻的縈繞在他的腦海。
甚至,他的一生都在圍繞著得位不正四個字在進行。
……
“陛下。”見李世民陷入沉思,馮智彧再次開口說道。
“微臣有一支船隊,曾到過很多地方,有一次船隊返回的時候,微臣曾聽船隊里的人提起一首打油詩。”
“這首打油詩或許過于淺顯,但微臣卻覺得很有道理。”
“哦?”李世民聞言抬起頭,語氣中帶著些許的好奇。
“說來聽聽。”
“其實這首打油詩聽起來很長,但其實也很簡單,通篇就只講了兩個字。”馮智彧笑著說道。
“終日奔波只為饑,方才一飽便思衣。
衣食兩般皆俱足,又思嬌娥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
良田置的多廣闊,出門又嫌少馬騎。
槽頭扣了騾和馬,恐無官職被人欺。
七品縣官還嫌小,又想朝中掛紫衣。
一品當朝為宰相,還想山河奪帝基。
心滿意足為天子,又想長生不老期。
一旦求得長生藥,再跟天帝論高低。
不足不足不知足,人生人生奈若何?
若要世人心滿足,除非南柯一夢兮。”
……
一首打油詩,說的李世民低頭沉默。
其實,從馮智彧第一句說出來的時候,李世民就猜到了馮智彧所說這首打油詩通篇所講的兩個字是什么了。
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