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北 南 東
- 以四夷之血,成就恢弘盛唐
- 三悔人生
- 2053字
- 2024-12-17 23:08:26
馮智彧最終還是沒能從李世民的手里掏出什么好處來。
倒不是馮智彧的功勞不夠,茶葉和對抗五姓七望的計策,這兩件事哪怕是單獨拎出來都足夠有分量的,更何況還是一起。
也不是李世民吝嗇,現在的他可以說是求賢若渴,更別說還是馮智彧了,賞賜什么的他從來都不會吝嗇。
之所以會是這個結果,還是李世民認為不管是茶葉還是對抗五姓七望,眼下都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進展。
無功而賞,名不正言不順。
其實馮智彧也知道,他想要的其實就是一些保障,因為在對抗五姓七望的這條路上風險有些高,他想要提前收回一些成本。
但是很顯然,李世民是打算不見兔子不撒鷹了。
馮智彧也沒有再苛求。
初唐的皇帝其實還是比較尷尬的,在名不正言不順的情況下,哪怕是皇帝想要賞賜臣子都有可能會被群臣上諫,到時候為了朝野和平,李世民還是得退讓。
而那些不會被群臣上諫的也就只有錢財了,但馮智彧又不缺錢,他缺的是政治上的東西,所以也只能作罷。
不過,對于馮智彧來說,提醒到了,那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
在短暫的忙碌之后,馮智彧也是閑了下來,只不過這個閑也只是相對而言的。
因為他回京的時候是帶了一批木料的,而他當初可是為了建造英烈祠才去的南方。
英烈祠的重要性,可以說但凡是個在朝堂混的人都知道,也更知道李世民有多重視。
所以,打從馮智彧一回京,而且還帶來了第一批的木料和石料,很多人就在等著他了。
但是奈何馮智彧并沒有什么動靜,再加上這陣子拜訪馮智彧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所以馮智彧也沒騰出空。
工部和將作監的想法就很簡單了,他們不敢。
雖然皇命在那擺著,但他們畢竟只是英烈祠的建造者,而非指揮者,馮智彧不開口,他們怎么敢催促?
畢竟,馮智彧如今皇恩正隆,誰都能看得出來。
……
翌日。
馮智彧上了個早朝例行公事,然后跑到了李承乾的東宮瞇了一會兒,一直等到了臨近午時十分才醒過來。
“老師,您醒了。”見馮智彧醒了,李承乾也放下了手中的書本。
“呃……”馮智彧有些迷茫地擦了擦嘴角的口水,用了好一會兒才徹底清醒。
“太子用過午膳了嗎?”
“回老師,學生已經用過了。”李承乾很是乖巧地點頭回答,同時還不忘關切地詢問馮智彧。
“老師餓了嗎?要不要學生讓人準備一些飯食。”
“不用了……”馮智彧抻了個懶腰后站直了身體,同時伸手理了理身上衣服的褶皺。
“殿下吃過就好,我們走吧。”
“諾。”李承乾有些疑惑,但還是什么都沒問。
……
長安城外,城東皇家園林。
馮智彧看著面前被重兵把守的皇家園林,心情有些感慨。
這里……他來過。
最開始加入秦王集團的時候,長孫沖那些二代們開始對他釋放善意,當時長孫沖等人第一次約馮智彧出來游玩,就是在這皇家園林。
馮智彧還記得那天他們是為了登高賞菊而來的,因為當時正值九九重陽,只不過因為氣候溫暖,當時菊花還未開放。
如今,這里已經被劃作他用,皇家園林很快也就不復存在了。
“老師。”跟在馮智彧的身邊,李承乾好奇地問道。
“為什么您要選擇在這里建造英烈祠呢?”
“為了能讓英烈祠在地位上有所提高。”對于這個學生,馮智彧很少會藏著掖著。
“咱們漢人講究天地君親師,天與地是排在最前面的,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在地位上對于咱們漢人來說不亞于天地。”
“比如說父母的養育之恩,恩人的救命之恩等等。”
“但那都是對于個人來說的,對于其他人來說則是毫無意義的,但是英烈祠不同。”
“將士們在邊關戰場拋頭顱灑熱血,這對于大唐百姓,對于臣這種官員,甚至對于殿下和陛下,都是恩情。”
“或許有人會說,他們是為了軍功,為了爵位,為了晉升才在戰場上拼命的,但其實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沒有他們的拼命,就沒有大唐的安定。”
“君子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哪怕他們有私心,但我們仍舊是蒙受其恩,因此對于我們大唐的所有人來說,這些戰死在沙場的將士們都是救命的恩人。”
“殿下您去過邊關,應該還記得邊關百姓們的生活是個什么樣子的吧?”
“嗯……”李承乾聞言點了點頭,語氣有些沉重。
當初馮智彧在邊關買下了四個人,其中一男一女被馮智彧帶走,剩下的兩女被他帶回了東宮,留在身邊侍候自己。
但是沒過多久他的父親李世民就將那兩女要走了,給了一筆錢后將其送到了馮智彧的府上。
當時李承乾的心中有些不舒服,但在馮智彧的開解下也已經釋然了。
對于一個儲君來說,任何的私情都可能影響到他的決定,無論是親情、愛情、友情,甚至是……憐憫之情。
但是,馮智彧和李世民的教育是成功的,李承乾至今還記得邊關百姓賣女,甚至是賣自己求生的樣子。
……
“想想當年陛下與頡利在渭水畔斬白馬為盟。”馮智彧輕輕地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
“若是沒有那些將士,恐怕長安周遭也早已和邊關一個樣子了。”
“說句大不敬的話,若真是這樣,陛下與殿下您的生活也不見得有多好。”
“我大唐沿襲隋制,在長安城北方十四里處建圓丘以祭天,在長安城南方十四里處建方丘以祀地。”
“想來,坐落在長安城東方十四里的英烈祠,也會得到我大唐百姓對待天地一般的待遇。”
“原來是這樣……”聽了馮智彧的解釋,李承乾恍然地點了點頭,但同時也有了一點想法。
“北方、南方、東方……那西方……”
“這個為時尚早。”馮智彧聞言微微一笑,并未反駁,算是默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