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驅(qū)虎吞狼(下)
- 以四夷之血,成就恢弘盛唐
- 三悔人生
- 2085字
- 2024-11-27 00:06:00
“你打算驅(qū)虎吞狼嗎?”柴紹一下子就猜到了馮智彧的想法。
“嗯。”馮智彧點點頭。
“突厥畢竟是我大唐的敵人,雖然我大唐已經(jīng)滅了東突厥,但人心不歸附,就還有反復的可能。”
“再加上隴西李氏的族地在西邊,如果是和草原做交易的話根本就不需要繞這么大個圈子。”
“所以,我打算先從西域開始入手。”
“西域那邊也有和草原差不多的困擾,雖然相對來說好一些,但從西域開始輻射到草原,想來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然后……”柴紹看著馮智彧說道。
“將這門生意交給趙郡李氏去做?”
“沒錯。”馮智彧點了點頭。
“五姓七望雖然不是鐵板一塊,但是在對外的時候,單單只有金錢上的利益是很難撬動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的。”
“茶葉這東西,如果事先不知道產(chǎn)量的話,您覺得會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唔……”柴紹的眉頭瞬間鎖緊。
“影響很大,甚至可能會讓突厥和西域諸國在面對你的時候都矮你一頭。”
“這……”見柴紹明白了,馮智彧也笑了起來。
“想來,這才是趙郡李氏想要的吧,而隴西李氏……恐怕也是拒絕不了的。”
“別說是他們了。”柴紹聞言苦笑道。
“恐怕就連清河、博陵二崔,太原王氏……甚至是陛下都會想著將其收入囊中吧?”
“只可惜啊……”說到這里的時候,柴紹的臉上浮現(xiàn)出惋惜之色。
“產(chǎn)量實在是太低了,若是產(chǎn)量足夠……不,多則無益,只要產(chǎn)量差不多即可,便能讓草原和西域諸國處處矮我們大唐一頭。”
“屆時,我大唐怕是就能夠成為當之無愧的天朝上國了……”
“這是不可能的,最起碼短期之內(nèi)不可能。”馮智彧聞言笑著擺了擺手。
“大唐前兩年的旱災和蝗災實在是太重了,如今我大唐的受災情況雖然有所緩解,但是之前民部尚書不還說了嗎,今年綿、始、利三州很可能還有旱災。”
“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是陛下想,也不可能為了茶葉放棄糧食,大規(guī)模的種植茶樹。”
“更何況,雖然茶樹每年都能夠采茶,但一株茶樹從種下到開始采收,這期間是需要三年,甚至是五年的時間的。”
“您想想看,三到五年的糧食沒了,還沒有茶葉的收入,陛下能愿意嗎?”
“是啊……”柴紹聞言也是感嘆了一聲。
“恐怕,也只能在豐收之年……不,光是豐收還不行,最起碼得連續(xù)幾年都是豐年,讓我大唐積累下足夠豐厚的家底,有足夠的底氣應對任何天災的時候,才能去考慮這茶葉吧。”
馮智彧聞言只是笑笑,并沒有多說什么。
柴紹的想法不對,但也沒錯。
作為穿越者,馮智彧很清楚茶馬互市的作用有多大。
打個比方,想要打得過一個人,你的體力和力量就得和對方差不多,而茶馬互市就相當于是給了你一件武器,讓你在體力和力量稍遜于對方的情況下也能有勝算。
只不過,茶馬互市雖好,但也需要有一定的實力作為基礎。
舉個例子。
在茶馬互市中,馬的價格不是固定的,而是按照上、中、下三等來劃分。
在宋徽宗的崇寧年間,一匹上等馬可換茶葉二百五十斤,一匹中等馬可換茶葉二百二十斤,一匹下等馬可換茶葉二百斤。
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年間,一匹上等馬可換茶葉四十斤,中等馬三十斤,下等馬二十斤。
雖然因為朝代的不同,茶葉的產(chǎn)量和價格都有所不同,但如此懸殊的差價足以說明王朝實力對茶馬價格的影響。
……
“行了,你既然有數(shù),那我就不做摻和了。”柴紹感慨了很久,但最終還是從美好的幻想中回過了神。
“今天來其實就是順便和你說說這事兒,實際上我是為了別的事情來的。”
“別的事情?”馮智彧聞言有些奇怪。
“還能有什么事情?”
“嗯?”柴紹聞言錯愕。
“你給太子殿下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就準備這么放著不管嗎?”
“為什么是我?”馮智彧也很是錯愕。
“這事兒難道不應該由齊國公負責嗎?”
“為什么是輔機?”柴紹聞言很是不解。
“計劃是你提出來的啊,讓輔機去不就搶了你的功勞嗎?你覺得陛下會做這種為了親近的臣子去搶別人功勞的事情?”
“這不是一回事。”馮智彧聞言搖頭。
“雖然我是太子的老師,但畢竟是個外人,齊國公就不同,他是太子殿下的舅舅。”
……
柴紹聞言沉默。
的確,這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
娘親舅大這個詞兒不是白來的,在封建時代,尤其是像李氏皇族這種皇室中,舅舅尤為重要。
打個比方。
假如李元吉還活著,他幫李承乾爭地位和皇位,最后李承乾還得擔心李元吉會不會取而代之。
但如果是長孫無忌的話,李承乾就不用顧慮這一點,因為長孫無忌雖然同樣是李家的親戚,但是不同姓。
李元吉取而代之,那只是簡單的換了個皇帝,但如果是長孫無忌取而代之,那就是改朝換代了,和滅隋建唐是一個級別的事情。
這兩件事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
馮智彧是個知道滿足的人,在這件事上他并沒有想著要得到太多東西,因為盈滿則溢。
單單只是為李承乾出謀劃策和鋪路,這份功勞就足夠馮智彧消化的了,因為他的起點已經(jīng)很高了。
長孫無忌這樣的人都需要擔心封無可封,甚至還為此向李世民請辭了尚書右仆射之職,他馮智彧憑什么?
憑他長得帥?還是憑他心大?
……
“你這……”沉默過后,柴紹點了點頭,隨后又搖了搖頭,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才好。
“這事兒我做不了主,就是陛下無暇抽身,又不想過多的催促你,所以讓我來問問你準備什么時候開始。”
“但是你這……我……”
“這事兒還是得陛下拿主意。”
“理應如此。”馮智彧聞言頗為贊同地說道。
“此事,您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
“而且吧……這齊國公,我也不知道他愿不愿意。”